一葉驚秋的意思 一葉知秋美文欣賞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葉驚秋的意思 一葉知秋美文欣賞篇一
只是轉眼間,夏末已在蓮花零落的殘香中漸漸隱去,凝眸處,露濃霜冷,漸漸芳草也無碧。瓊枝綠暗,清喉重鎖,光陰移箭冷愁濃,殘荷倦柳,窈窕了幾許濃濃淡淡的輕愁,在清秋回歸的路上,握這把淡淡輕愁,任惆悵在葉散花落中疼痛的`肆意綿延長成。凝霜的眉眼里,看這一場盛世繁華終零落成一地的蕭瑟煙涼,花與葉哀婉的飄零終被秋風梳理成天地間最壯觀的凄美蒼冷!
嘆一曲秋歌,清韻悠長,蒼涼之音在蒼穹上空繚繞至滿山曠野中。
秋風搖曳,雨落成愁,軒窗外,秋雨用一種孤獨的方式,在靜夜里飄搖飛揚,雨絲細密,敲窗柔綿,共一縷幽婉的心弦,執一抹淺淺的輕愁,在秋風秋雨里傾情舞動著憂傷,心事隨片片飄零,憶亂靡飛,一任思緒在凄涼的翰墨詩詞中沉浮,那些雨打芭蕉的情懷,那些雨打殘荷癡怨,那些梧桐疏雨的愁腸,在幽幽的暗夜里都化為靜默聲聲的絕唱。窗外滴滴雨聲相和,顫動著凄涼的幽夢,攪拌著敏感的心靈,那些憂傷,那些清愁,在綿綿細雨中靜靜蔓延,最終散落成一地碎碎的憂傷
秋風卷簾,凋零了春夏兩季的繁華,秋雨殘漏,裊裊寒煙升起,灑落一地的愁思,埋葬了殘花枯葉的悲冷。
一葉知秋涼,卻道天涼好個秋,欲說還休夢已闌,青青的草兒也將不再綠茵,秋雨瀟滴池波皺,枯葉辭枝頭,呈現了一季的蕭條畫卷,詮釋著芳華終蕭瑟,染指了滄桑,渲染了離愁。
一抹淺淺的微涼,撫過這個淡淡的冷秋靜夜,秋在寒風中搖曳,瑟瑟作響,一切都籠罩在淡淡的月光當中,一片清輝。一行歸雁,掠過高高的星空,向銀河飛去,夜深闌,驚醒一簾幽夢,蕩漾了一地的閑愁,一絲絲幽柔的憂傷悄然襲來,讓萬千縷思緒在這靜謐的秋夜中隨風飛揚。彌漫著的落寞,正在悄悄地渲染我的靈魂,凄迷的癡思,謝了夏日的熱情熾焰,如今惹來了秋的冷涼。
一個人獨守的秋天,一樣的醉意朦朧,絲絲縷縷的纏綿,曼妙著所有的曼妙,只是不再傾心的聆聽,只是不再是迷人的淪陷,以一種孑然的姿勢為愛的逝去而悵惋,一念碎,落葉黃,蕭瑟金秋涼。
一葉驚秋的意思 一葉知秋美文欣賞篇二
秋雨的催促和秋風的拽扯使得這一片黃葉帶著眷戀悠然落下。
已經是秋天鳴金收兵的時候,很冷的氣息四處擴散著。曾經夏日里縱橫馳騁的云也偃旗息鼓,看不到當初的霸氣。太陽依舊溫暖,只是在云里翻滾的身影有些疲憊,目光與以往相比,也慘淡了許多。曾經黛色籠罩的山脈此時變得單調寂寞,因為氣候的調節不由使它很無奈地脫去了盎然的綠衣,還原了冷峻的灰青色,偶然,看見山坳里有一團霜后的紅葉還在妖嬈,卻是那么的孤獨和悲戚。
葉子打了一個旋,飄忽的眼神看見了它的來世當初,冰消雪融的春季情景又在它的面前投影般的展示著。春雨泡軟了緊綁的樹皮,春風吹開了捂在頭頂的芽痂,灼妖的桃花刺痛了它的眼瞼,溫暖的陽光呵去了四周的寒意,穿著紳士服的燕子一遍遍的呼喚它,而那一群娃娃喋喋不休的“春天來了”的嫩聲嫩氣令它不由心動,于是它按耐不住,一縱身就到了這個陌生的世界里。
轉眼就進入了夏季。鮮花如繽紛的毯子裹擁了它,知了也常常來為它放聲歌唱,柳枝也拉它隨舞。在這個季節里,它是歡快的。電閃雷鳴曾經令它的心房顫動,暴雨狂瀉令它的激情滂湃。熾熱的陽光讓它感受豪情萬丈,橫掃的狂風讓它感受萬馬奔騰。它很在意這種享受,認為就此度過一生。
秋天很容易的拉它入懷,盡觀它對夏天戀戀不舍。時間沒有多長,它就逐漸適應了秋的金黃和豐碩,因為這是一個豐收的展覽臺。沉甸甸的果實給它欣喜,金燦燦的秋色讓它舒眼。撫摸這些,成就自豪的感覺就在它的血液里穿梭。秋的天高氣爽、秋的金碧輝煌、秋的詩情畫意讓它愜意,讓它舒暢。
如今,冬的使者就在前面不遠處等它。
盡觀大雁曾經給它描述了冬天的場景,它仍然是惶恐的。對未來的不確定使它頗為躊躇,但是更多的是莫名的刺激與興奮感覺。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這些很生動的描寫引誘了它邁開腳步移動前行,然而由寒冷侵襲變得低垂的菊花還是給了它警告,前些日子一擁而上的蜜蜂無跡可尋,濃烈的花香如今已經氣若游絲,所以,遲疑和猶豫在它的身邊環繞著,沒有離意。
冬,真的具有令人恐慌的面目嗎?
一聲咯咯的笑聲從葉子的腳下傳上來,哦,是一個踉蹌學步的孩子。一位老人跟在后面,關愛呵護的神情可以猜到他們是祖孫。輕微劈啪作響的樹葉不斷的被風吹落,繼而在地上隨風沙沙起舞,孩子顯然被這個場景所吸引,歪歪扭扭的步伐就是為它而來。突然之間孩子滑到在地,揪心的哭聲和爺爺的安慰聲就攪在一起喧囂開來,爺爺手指遠處對孩子幾句耳語,葉子猜測不外乎鼓勵的話,但是很湊效,孩子便停止了哭泣,繼續踉踉蹌蹌的朝前走去。
葉子怔怔間看孩子已經走出老遠,忽然心動,踩上風尖攆去。
一葉驚秋的意思 一葉知秋美文欣賞篇三
早上上班路過樓下樹蔭時,猶覺秋風颯颯,幾片落葉應風而下。一片不偏不倚正好打在臉頰上,硬撅撅的,像老嫗粗糙的手掌,刮著生疼。再看地上,已鋪上薄薄的一層黃色。一絲絲涼風撲打身上,禁不住打了個寒顫,真后悔出門時沒帶上一件外衣。
在南方,四季不太分明,不見北方那種蕭條的落葉景象,但南方這種深秋里略帶點凋零意味的場景還是會讓人感到冷冬即將到來的恐懼。
昨天還暖陽如初的,今天就突然陰沉轉涼了,變臉一樣快,令人冷不及防。
一切還未準備好。壓在箱底的厚衣服要拿出來晾曬了,被子該入好了;原來打算添買一些衣服鞋襪的,現在也只是紙上談兵;應該打個電話問候下家里的兩老了,叮嚀一下要注意這種突然急轉的氣候,飲食要均衡,多喝水,充分休息好——唯恐調整不及,病倒變得無可避免。說來慚愧,人是高等智慧動物,竟連螞蟻會儲存食物過冬、候鳥懂得適應季節而遷徙這樣的生存技巧也不如。
翻看日歷,驚覺這個季節最后一個節氣“霜降”已過,“立冬”也將幾天后悄然而至。人仿佛一下子情緒有點低落,還不知所措。日子過得太快,彈指揮間過了中秋節,又要掰著手指頭數過年了。回想年初信誓旦旦的計劃如今成了空頭支票,一事無成,挫敗感油然而生,在這個最是容易情緒化的季節里,更添傷感了。
秋天似乎自古就是個多愁善感的季節,一定是藝術家與文人墨客們靈感源泉的圣地吧?尤其是深秋更能把“生死離別”這樣莊嚴的主題渲染得淋漓盡致與刻骨銘心。無論愛情、友情、親情還是思鄉情,都能體會特別時節里抽絲剝繭那種痛切心扉。譚詠麟的《愛在深秋》更比張學友的《分手總要在雨天》來得哀愁、悲涼。“如果命里早注定分手,無需為我假意挽留”“以后讓我倚在深秋,回憶逝去的愛在心頭,回憶在記憶中的我,今天曾淚流……”,滿腔的思念、不舍、愁腸百結盡在時下,催人淚下!
同樣在深秋,夜晚幽靜的山谷中,詩人李商隱對遠方的友人抒發了深深的懷念之情。“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本來凋謝的枯荷是無可寄處的,無奈在萬物蕭條又逢飛霜的秋夜里,也只有聽著雨水拍打干枯的荷葉來宣泄我無盡的懷念之情了,道盡了詩人因相隔不能重逢的無限哀思與苦悶。
王維則在九月九日重陽節發出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嘆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不知成了慰藉古今多少游子思念親友的寄語。
晏幾道在《阮郎歸》里描寫到,由重陽節的一場歌舞會聯想到遙遠的故鄉,“天邊金掌露成霜,云隨雁字長”。在人人都“蘭佩紫,菊簪黃”的節日里,自己卻“欲將沉醉換悲涼”。最后一句“清歌莫斷腸”硬是把詞人遠離家鄉而不能歸家的心酸與無奈思緒推至窒息的境地。
我本以為文人筆下的“秋”都是蒼涼、壓抑的悲秋,卻偏有人要說:“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在詩人劉禹錫的眼里秋天竟然勝過繁花似錦的春天,多么別致、多么獨具匠心的豁達情懷!或許在大多數人眼里“秋天”并不是那么嬌媚的,起碼在農民眼中應該是樸實無華的吧。它代表收獲、代表喜慶,實實在在的,沒有半點矯情。
可以說秋天在每人心中感受都是不一樣的,她總是以多姿態呈現在你面前,豐富你的感官。而在我的心里,她就像一個立體感十足的幽靈,盤據在我心頭,不時幻變成各種角色,觸動著心弦。化作一本書,耐人尋味;變成一首詩,意韻十足;化作一盞茶,清冽芬芳;變成一杯無糖咖啡,則苦澀難咽。有時如老人,時而滄桑,時而凄苦,時而又和藹可親如循循善誘的長輩;有時如詩人,或浪漫,或悲壯,或慷慨激昂如奏響一曲《高山流水》;有時如女子,時而端莊秀麗,時而內斂含蓄,時而又熱情奔放如漫山遍野的楓葉,既溫文爾雅又活潑生動,既難以捉摸又真情流露,既風情萬種又清純如一。苦澀、傷感、悲涼、憂思、遲暮、悸動、失落、凝重、期待、甜蜜、喜悅……五味雜陳,百感交集,這就是秋天,這就是人生!
我鐘情于秋天!
一葉驚秋的意思 一葉知秋美文欣賞篇四
秋風吹起,落葉鋪滿了地面,輕輕地走在這林蔭小道上,看著腳邊一片又一片凋零的枯葉,像一個個折翼的天使,靜靜地躺在地上,蜷縮著自己小小的身體,蕭瑟在陣陣涼風中。
拾起地上的一片落葉,凝望著,只見這片葉子略大,零零星星、大小不一的黑色斑點,剩下的空隙則被鵝黃般的色彩填充著,一條筆直的葉柄靜靜地躺在葉面上,從下到上,逐漸變得越來越細,到最后只剩下若隱若現的痕跡。而在葉柄的兩側,一束束綠色迸濺在它的兩旁,好似空中的煙花,綻放著它的美麗。
忽然,眼中一閃而過,手驟然將葉子舉向天空,發現葉子的最前端,微微隱藏著一個小小的尖尖的葉端,它的身一子略向后也難怪為何剛才沒有尋見它的身影,這樣看上去,倒也像是一個害羞的孩子,不愿意讓別人看見它。
絲絲涼意吹向我的臉頰,手中拾起的葉子也飄飄然,心里頭涌起一股好奇感,匆忙翻過葉子的背面,只見這一面沒有前面難么復雜一交錯,只有淡淡的黃燦色,使得葉面上的條紋也愈見明顯。一條緊依著一條,排列整齊,好像是樂器中的五線譜一樣。遠遠望去,這葉子的背面既如夕陽西下時的那縷縷光芒;又好似秋天的獨特色彩,帶著一絲絲神秘感,纏繞在我的身旁。我情不自禁地用鼻子嗅了嗅葉子,頓感一股清清甘甘的氣息縈繞在我的鼻尖,充滿了大自然的氣息,好似仙露瓊漿一般,令人久久不能回望。
我伸出手,撫一摸一著這片躺在我手中的葉子,有些粗糙,就好似母親那雙因操勞變得粗糙的手。抬頭望望空中飄零的落葉,我仿佛看到了他們以前的生命歷程:春天來臨,它們從原本干枯的枝干上冒出了嫩綠的小芽,在接受了春雨的滋潤和陽光的普照后開始茁一壯成長,雖然有時候會遇上暴風雨,但他們依然挺一立自己的身軀,面向天空,頑強地生長著,延續著自己的生命。漸漸地,從一片小小的嫩芽長成了碩一大的葉子,在經歷了春夏的洗禮后也即將走向生命凋零的路程。明知道到了秋天它們就會死亡,卻依然甘愿在自己的生命中忍受各種磨難,綻放出自己平凡而又偉大的生命,奉獻一夏的碧綠。我的心不禁陷入了沉思……
細看一片淡黃的落葉在空中悠悠飄蕩,這個過程是極慢且輕的,它大多是呈現的是一種曲線的方式,如同有一只輕靈、細膩的手在把持著它,不忍心見它離去。我不知道這種落是對生命之重的公然漠視和背叛,還是對造物者不滿的逃避和宣泄,體現在每一個過程、每一瞬間的變動,我們都會感悟到人生的起伏跌宕。朋友說,不用觀看所有的落葉,“一葉就足以驚秋”的,這個觀點我十分贊同。一葉驚秋,這片落葉一定是樹的靈魂,是秋的精髓,它的言說必定是一種大道。這片落葉在枝端飲垂露、沐風雨,這是一種生命之重,可它最終卻交付于泥土作為歸宿,零落入泥便又承接起地氣的滋養。我想從枝間落下的整個過程中,這片驚秋的落葉都是在以平常心來面對的吧!
什么是平常心呢?這是一種平靜的心態 、無聲的心態,看透了自己的本來面目、本來真我的心態!
是啊,還有什么會比秋天的一片落葉更能振奮人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