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做最好的老師》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摘抄
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那么心得感悟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感悟范文大全,供大家借鑒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摘抄篇一
作為一個教育者,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把自己看作或者當作一個孩子,從孩子們的角度去多思考,去聆聽,去探索,去散發出自己的情感,這樣才能與孩子們的思維和情感保持一致,更好的和孩子們相處與交流,也能讓孩子們對老師更加的親切和熱愛!
我覺得要做最好的老師:
首先,要有自己的思想并且要善于思考。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品質,同時也能培養出學生這樣的品質。想要培養出這樣的品質就必須對我們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要有創新的意思和豐厚的文學底蘊。因此李鎮西老師將“讀書、教書、寫書”看作是自己生活中不可少的部分。我們要學習老師的這種精神,用自己的空余時間去過學習,把這個養成一種習慣。作為老師我們要以身作則,作為學生的榜樣,去引導和督促學生多看書,多學習。把這些培養成自己和學生的一種習慣,讓自己和學生們都體會到讀書和自己寫作的樂趣,并且分享給大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有人問我,生活中什么是最主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猶豫地回答說‘愛孩子’”,因此對待學生要有奉獻、理解、平等的。教師首先要點亮學生心中的那盞燈讓它不斷的照亮,直到照亮整個自己。同時用嚴格的紀律和道德規范去要求兒童,并注重通過集體教育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
然后,要做最好的老師。每個老師都有過作為一個偉人巨匠的夢想,但是想成功并沒有那么容易。怎么才能成為一個最好的老師呢,需要我們一點點的積累,發揚水滴石穿的精神,慢慢的積累,最終定會成為一個最好的自己,也是最好的老師。要不停的拿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做對比,對比今天有沒有進步?有沒提高?今天有沒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對?要不斷的自我思考,這樣才能進步。每天都進步一點點,經久累月之后你會發現前進的便是一大步。我們要對做最好的老師這個目標充滿著激情,同時也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和敬畏的態度。因為你不僅要做自己心中最好的老師,也要做學生心中最好的老師。也許沒有最好,但是我相信未來總能夠越來越好,成為自己心中最好的教師,讓自己以后在教育的生涯之中做最好的自己,也不枉費以后桃李滿天下的自己。
最后,作為一個老師應該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要有對教育的熱愛和獻身教育事業的精神,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責任感,要將自己的生命融于人類和民族的發展之中,不斷提高自己,警醒自己。同時,教師要具有修身意識,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師要處處嚴于律己,要有言行一致的人格風范,讓學生以自己為榜樣,為人師表,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要以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和崇高的敬業精神,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感化和教育學生。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摘抄篇二
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樂于保持一顆童心,善于在某種意義上把自己變成一個兒童,這不但是教師最基本的素質之一,而且是教師對學生產生真誠情感的心理基礎——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甚至把童心視為師愛之源。我們應努力使自己與學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諧一致,學會用兒童的眼睛去觀察,用兒童的耳朵去傾聽,用兒童的興趣去探尋,用兒童的情感去熱愛!
教師的童心意味著懷有兒童般的情感。能夠自然的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為知心朋友。有些在成人看來不可理解的感情,在兒童看來卻是非常自然的。而變“不可理解”為“非常自然”,正是不少優秀教師贏得學生心靈的可貴之處。
教師的童心意味著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教師當然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與學生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但教師的職業卻要求我們應該保持一點兒童的興趣。“只要人們沒有做到以童年的歡樂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歡欣的激情,只要他沒有沉醉于孩子氣的頑皮活動之中,我們就沒有權利談論什么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你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當學生發現老師帶她們去郊游并不僅僅是為了學生們的愿望,而更多的是出于老師自己的興趣時,他們會不知不覺地把老師當做朋友。在與學生嬉戲游戲時,老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教師的童心意味著具有兒童般的思維。孩子們總是懷著善良的美好的動機去做事,渴望得到周圍人的贊揚、尋求心理滿足。但是,他們生理心理發育還不成熟,考慮事情欠周到,常常把好事做成了壞事,這是很自然的。因此,我們把孩子們做的動機好效果壞的蠢事,稱之為“可愛的缺點”。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只有學會“兒童思維”,教師才能夠發現學生缺點中的可愛之處,甚至是智慧之處。
教師的童心意味著有兒童般的純真。童心,表現為純樸、真誠、自然、率直,而這些正是中小學教師應具備的品質。對真善美的執著追求,對假惡丑的毫不妥協,火熱的激情,正直的情懷,永遠是教育者的人格力量!作為社會人,教師也許會有幾幅面孔,但面對學生,教育者只能有唯一的面孔,誠實!須知真誠只能用真誠來喚起,正直只能以正直來鑄造!
童心于教育彌足珍貴!沒有教育者的童心,就沒有完美的教育!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摘抄篇三
前不久,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25年的經驗與收獲,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讀后,使我受益匪淺。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同時,使我這個頗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這里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從李老師成長的印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從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的方法。它讓我明確了作為一名教師的目標,那就是成為一位勇于自我批評、善于積累、善于反思、有愛心、勇于挑戰、有目標的老師!
有人說,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溫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冬日的陽,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正是證明了這一點。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傾注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25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譜寫著一幕幕愛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大家庭里,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
對照李鎮西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著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于急于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發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使學生對我敬而遠之,師生之間缺乏代溝。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對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太遠了,這哪是愛學生?反思后才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于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為愛,冰雪會消融;因為愛,枯木會逢春;因為愛,希望綻放華彩,因為愛,能撥云見日,未來永值得期待;因為愛,所有的生命才收獲了圓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決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為榜樣,以“愛”為己任,在今后的工作中,積極進取,顧大局,識大體,努力按照上級的要求,按學校要求,高標準要求自己,樹立競爭意識,不但要自己思想過硬,品行端正,業務水平高,樂于敬業,端正態度,明確責任,勇創佳績,還應想方設法投入到學校集體的建設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為校增光、添彩。自覺維護學校利益,遵守規章制度,服從安排,舍小家顧大家,潔身自好,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甘為人梯,愛生如子。
最后,借著名教育家鎮西小語作為我的座右銘,“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鞭策自己,激勵自己,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師在學習中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