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的啟示》讀后感50字 《釣魚的啟示》讀后感400字
“讀后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么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讀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釣魚的啟示》讀后感50字 《釣魚的啟示》讀后感400字篇一
作者講到:“在人生的旅程中,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這句話讓我感同身受,不由地想起去年發生的一件事情。
有一天,我上課時無意間發現同桌有一支很引人注目的新筆芯。課間,我看見同桌出去了,便拿出他的筆芯欣賞起來。嗯,模樣漂亮,還帶著淡淡的香味,要是我的多好啊!怎么辦,怎么辦,這誘人的筆芯!
周圍聲音很吵,沒人在乎我在干什么,也沒人知道我想干什么。我冒出了一個大膽的念頭,讓好朋友為我掩護,把同桌和我的筆芯換了過來。我的心咚咚咚直跳,又欣喜又緊張。同桌很快回來了,我都不敢正視他。但發現他并沒在意,我的心慢慢放了下來。
過了幾天,我越來越覺得這事做得不夠光明正大,于是將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同桌。他聽了后生氣地說:“哎呀,你怎能這樣呢?”我不想當面示弱,對他說:“已經這樣了,你說個解決的辦法!”同桌說:“要不然,把你那個新筆筒給我,咱倆做個交易!”我爽快地說:“好吧,成交!”看到同桌高興地用上新筆筒,我心中的大石頭終于消失了。
一年過去了,那個偷換筆芯的女孩又長大了一些。每當我看到誘人的“魚”,都會做出收與放的正確選擇。
《釣魚的啟示》讀后感50字 《釣魚的啟示》讀后感400字篇二
今天,我們學了《釣魚的啟示》這一篇課文,我學了之后,深有感觸。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三十四年前作者和父親去小島上釣魚,我釣到了一條從未見過的大鱸魚,可是此時距離鱸魚捕撈開放日還有兩小時,父親經過思考,讓兒子把大鱸魚放回湖中,無論兒子如何乞求,父親也不答應,使他明白了一個大道理。
讀完了這個之后,我受益匪淺,因為我明白了一個大道理:道德認識是很簡單的,人人都知道一件事的對與錯,但是實踐道德卻很難。如果一個人從小就能嚴格要求自己,做事從不違反道德準則,那么當他在面臨道德決擇的時候,就會有足夠的力量戰勝自我,抵抗誘惑。并且,我們不能去對金錢、榮譽等等,包括一些方便與好處,產生欲望。
我不僅對這條道理十分明確,而且我以前也遇到過這樣的道德決擇呢!
有一次,媽媽不在家,給我布置了許多的作業,說我完成之后就可以玩一會電腦,我便十分急促地開始寫了起來。這時我突然發現媽媽忘記將答案收起來,我立刻拿出他,這時我突然停下了,我心中好似出了兩個人。一個說:“看吧,馬上就能玩電腦了”;一個說:“不能看,那樣的話無法達到效果,還會受到良心的譴責,不能看。”我最后還是沒有看答案,我寧可少玩一會電腦,也不想受到良心的譴責。
我學習這篇課文之后明白了很多道理,看了這一課,我仿佛勝讀三日書。
《釣魚的啟示》讀后感50字 《釣魚的啟示》讀后感400字篇三
居里夫人說過一句話‘人要有毅力,否則將一事無成;今天老師就讓我們寫一篇讀后感,于是,我就決定寫《釣魚的啟示》的讀后感。
這篇課文講的是一位小男孩和她的父親一起去釣魚。
那是捕撈鱸魚開放日的前一個晚上。小男孩好不容易釣到一條大的鱸魚,可是離捕撈鱸魚的時間就剩下兩個小時了,父親卻硬要她把鱸魚放到湖中,但小男孩還是戀戀不舍,特別想把那美味的魚帶回家,但最后還是聽父親的話把這條美味的鱸魚給放了,三十年后,男孩長大了,知道了一個意志堅強的人,需要克服種種誘惑。
我們的成長歷程也和這個小男孩一樣,會遇到許多誘惑的時候,但我們一定要學會放棄個人利益,要鍛煉中間的毅力,這樣才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而我們身邊的有些同學卻經不過一個物品的誘惑,而讓別人崇拜自己。
下課了,同學們都出去玩了自己作業沒寫完,不能等寫完再出去玩嗎?下學了,我們都高高興興地背著書包回家,自己無意中撿到10元錢,可以買自己喜歡的玩具還是交給老師呢?該睡覺了,是讓母親一邊一邊的喊著還是自己主動關掉電腦呢?呢?如果我們能抵擋住誘惑,那你將是一個有毅力的人。
抵擋誘惑,就需要有毅力,而毅力就需要堅持,希望你們都能成為一個有毅力的人,在磨難中快樂,堅強成長。
《釣魚的啟示》讀后感50字 《釣魚的啟示》讀后感400字篇四
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題目是《釣魚的啟示》,主要講的是父親和“我”離釣魚開放日還有兩個小時的時候,“我”釣到了一條大鱸魚,父親讓“我”把釣到的大鱸魚給放生了,“我”萬分不情愿,但最后“我”還是聽話的把大鱸魚放生了。最終“我”成了著名的建筑設計師,沒有父親從小對“我”的教導,“我”就成不了著名的建筑設計師。
我讀了這篇文章,我非常父親,他非常遵守道德,在某個細節中,可以體現出父親肥美的大魚,也進行了激烈的思想斗爭。我也十分“我”,“我”非常聽話,小小年紀就能克服的欲望,他的源自于父親從小到大的嚴格要求。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遵守道德的標準,嚴格約束,做個正直守紀的人。
人生中,我遇到過很多誘惑我的“魚”。記得有一次,考試我考了全班第一,我高興的不得了。可是,我發現了一道題,給我批錯了,我應該考98分,可我沒勇氣給說。這時,一個正義的小人說:“告訴老師改過來吧!”一個邪惡的小人說:“告訴老師,你就不是第一名啦!”經過思想斗爭,我決定告訴老師,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老師對我說:“錯誤不可怕,一錯再錯才可怕!”
人生的路很長,也許會遇到很多誘惑我的“魚”,我都要用道德的標準嚴格約束自己,做一個正直守紀的人。
《釣魚的啟示》讀后感50字 《釣魚的啟示》讀后感400字篇五
如果你發現有眼前的利益,你是欣然接受,還是默默離開我想,讀了《釣魚的啟示》這篇文章,你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文章主要寫了一個小男孩和他的父親一起去釣魚。小男孩釣到了一條很大的鱸魚,但當天剛好是鱸魚禁釣的最后一天。附近也沒有人,小男孩就央求爸爸把鱸魚帶回家,結果爸爸斬釘截鐵反對,小男孩只好把鱸魚放生了。
這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道德問題,但是我想很多人都會像小男孩一樣,舍不得放棄到手的“大魚”。假如真的把大魚帶回了家,那不是昧著良心不守規則的表現嗎?
“當我長大了,遇到了很多利益,就像當年的那條大魚。”這句話是作者當年那件事的感悟。
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面對一些道德的選擇,有時候你雖然放棄了舍不得的“大魚”,可是你得到的卻是更高尚的品質。如果接受了這條“大魚”,但卻失去一份珍貴的誠信。
我也遇到過這樣的經歷。四年級下半學期期末考試的時候,坐在我旁邊的同學乘監考老師不注意,把頭伸過來悄悄地問我“曹正冉,求求你,把第一道思考題的算式告訴我吧!只要告訴我,我就送一本你最愛看的書。”我很喜歡看書,尤其是課外書。一想到能得到最愛看的書,我差點就把算式寫出來給他了。可是我又轉念一想,這是考試,如果我告訴他的話,就等于幫助他作弊,反而害了他,于是我義正言辭地拒絕了他。
在面臨道德考驗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能違背良心和人格,這就是《釣魚的啟示》這篇文章告訴我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