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平凡的世界讀后感 平凡世界讀后感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后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篇一
在路遙的筆下,在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敢于奮進,勇于進取的年輕人,代表了那個時代的聲音。書里是對于新農村的全景式的描寫,突出了從以前的農業模式向新的經濟形式的轉變,是改革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涌現了孫少平,孫少安,金波,田潤生,田曉霞等許許多多各具特點的青年人,他們是整個時代的代表,是整個時代的主人公。
《平凡的世界》它響亮的提出,人,無論在什么位置,無論多么貧寒,只要有一顆火熱的心在,只要熱愛生活,上帝對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勞動者,不把不幸當作負擔,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誠的心去體驗,畢竟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這是一部用生命來寫成的書。在亙古的大地與蒼涼的宇宙間,有一種平凡的聲音,蕩氣回腸。
在《平凡的世界》里,孫少平是一個極富正義感的青年。在和包工頭胡永州的斗爭過程中,他表現的是一種正義,不畏邪惡的正義。他幫助了小翠,可是小翠已經墮落了,因為她的家里,也因為她的自身原因,她已經深陷而不能自拔。即使孫少平一次兩次可以幫助他,可是如果一個人不能自救,那么別人給予他的再大幫助也是徒然。作者路遙對于小翠也許真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任何人都要樹立一個自尊自強的信念,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失掉人的最寶貴的品格。即使是出淤泥也要不染。心中一定要有一個聲音,不斷提醒自己,要自強,不要破罐破摔。
書中的孫少安也是一個典型的人物形象,他從十三歲起挑起了全家的重擔,他又是一個有抱負的人,在改革了之后,他首先建了一個磚窯廠,用自己勤勞的雙水打下了一片事業,他身上的許多優點和少平很相像。
但是他卻收獲了愛情,他和潤葉最終還是走在了一起。總之,少安是一個勤勞,敢于前進,勇于挑戰的青年,和他弟少平一樣都是好男兒。
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愛情堪稱是一段美好并且經典的愛情,相信感動了閱讀的每一個人。他們相互之間有太多的共同點,從相識到相知到相愛,充滿了知識分子心心相吸的感覺。他們是思想領域的好伴侶,現實生活中也相互體貼。田曉霞欣賞孫少平的上進和好學,還有思想上的獨具想法,不盲從,有自己的原則和信念,執著的精神,不屈的意志。而孫少平喜歡田曉霞的真,既是真實的真,也是真誠的真,在那個年代,一顆溫暖的心溫暖了另外的一顆心。田曉霞對于少平的幫助很大,借給了少平很多的書,可以說,在思想的世界里,他們都是彼此的支柱。田曉霞從來沒有嫌棄過少平的攬工漢身份,相反,她和少平的感情在一步步加深。后來到了煤礦,田曉霞去看望少平一段。將他們之間的愛情寫得很細致。在麻雀山上,那個夕陽的傍晚,一切的記憶仿佛都在提醒讀者,這是一段最美的回憶。后來田曉霞因公殉職,少平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這段感情的結局是所有人不愿看到的,那就讓我們將它深深的留在心底吧。每個人都想找到自己的田曉霞,只是在很多時候,我們都擦身而過,把握現在,珍惜現在。
孫少平是一個責任心很重的青年。他對惠英和明明是一種責任,所以后來他回到了煤礦。至于金秀對于他的愛情,他心里清楚,這只是一種由類似兄妹感情過渡來的愛情,所以他選擇拒絕。我覺得這是少平的原則,也是他的責任,他不會去接受這一段感情,正如他不會忘記田曉霞一樣,這都是一種責任,做人的責任。
我們生存的現實年代,每一時刻都在告別貧困的困擾,可生存環境的改變,面對層出不窮的新事物,面對不段涌現的新課題,在普通人的視線里,生活似乎也不是那么平坦得一馬平川。面對新的困難,一樣會有新的無奈;面對新的理想,一定會新的彷徨;面對新的世界,也一樣會有新的自卑心理在作怪,人人類在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旅途中,只有在困難和挑戰面前,積極的去面對,才會有發展,才會有未來。困境里的自卑,無奈中的反抗,積極中的進取都是社會文明進步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激勵因素。
在這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的一生,更要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有執著的追求和渴望,我們就應該像孫少平那樣,學會在逆境中歷練心智,在自卑中尋找堅強,戰勝自我,找一個堅強的理由讓人奮進。
有人說:“人生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那么人性里的自卑并不可怕,為理想而拼搏的路上,有這樣的自卑陪伴,我們并不會失落,只要正確的面對它,轉為堅強的動力,那么,自卑中的所得都是勝利和擁有的感覺,自卑里的堅強都是催人奮進的凱歌,戰勝自我,自卑也堅強!就如薩迦格言所說的“火把雖然下垂,火舌卻一直向上燃燒”一樣哪怕在平凡的人也應為其所生活的世界奮斗。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篇二
黃土高原上的一戶人家,演繹了史詩般的大地上的生活的存在。孫少安,田潤葉,賀秀蓮,孫少平,田曉霞,惠英等等,每個人物都是都好像從我們的生活之中,走出來,小說的魅力就在于此,在于能夠將我們身邊的真實的質樸的人,凝結在一起。起初我是不喜歡讀小說的,認為小說都是虛構的情節,沒有真實可言,那時的自己可謂真是太淺薄了,經過現在的學習,才深深地領悟到,小說是藝術地加工提煉,小說是由千千萬萬個真實的人凝結成的,它要比現實的生活更可貴,更有典型性。
平凡的世界中,這些平凡的人,或許我就能夠在他們的人的身上找到似曾相識的生活的原型。
這本書真是愛不釋手,在讀到孫少安和田潤葉的愛情的時候,兩個不同的家庭背景,造成了兩個人愛情的悲劇,這樣的愛情在我們這個時代也是有的,甚至自己的愛情也或許就有孫和田愛情的樣子,不可能就是不可能,命運就是命運,生活就是生活。當兩人的愛情注定走不到一起的時候,當少安結婚之后,而且娶了適合自己的老婆,過上了自己規劃中的生活。其實,這個時候我一直為潤葉揪著心,一念之差,受到外界的迫使嫁給了自己不愛的李向前,她的未來的生活會是怎樣的?我在內心之中一直為潤葉懸著心,生活不會饒過誰,你的一次決定會影響你的人生的走向,你的生活會因為你的決定而懸殊差別。
后來的生活沒有給潤葉一個美好的人生,名存實亡,有名無實的夫妻生活,最后注定是悲劇的結局,向前悲劇的車禍是早就已經埋下的禍根,因為開始就注定了不完美的結局。一念之差,一生的命運,你的決定太重要了。
孫少平起初我是不怎么喜歡這樣一個人物,認為這個弟弟沒有主見,總是在哥哥少安的光環之下生活,窩窩囊囊的,再加上對電視劇袁弘飾演的少平的影響,總覺得不夠灑脫。但是,這個人物卻是一個后起之秀,當少平從雙水村出來的時候,就注定他人格和精神的獨立,從攬工漢,到挖煤工人,在苦難的生活面前,更多的是一種悲愴的尊嚴,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傷疤是他最驕傲的勛章。”怪不得田曉霞會如此喜愛這個“挖煤的丈夫”。當看到田曉霞犧牲的消息時,我幾乎是淚流滿面,太過于悲愴,為什么這么美妙的愛情會在頃刻間煙消云散,生活啊生活,總是帶給人驚喜,又是驚嚇。當美好在你面前摧毀,這是何等的悲愴,痛心。
或許這就是生活,最平凡的生活!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篇三
筆尖流淌出題目,腦海中忽的回響起書頁翻閱的沙沙聲,蕩漾出那個黃土高原上小山村里幾家人的人生沉浮。在這本百萬字著作里,每個字都注入了路遙先生的情感與血液,感嘆自己的文墨底蘊的卑微,也害怕自己笨拙的文字誤解了路遙先生的本意。
我一共讀了三遍的《平凡的世界》。每一次都是接近癡狂狀態地去感悟,就像是少平在陰暗潮濕的未建成的樓里,伴著扭動的燭焰暢游書海一樣,那種身臨其境更能感受到路遙先生所傳遞的情感。每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感觸,給予我不同成長階段的心靈的洗滌和思維的升華,在無形中讓我接受了它對生活的詮釋,讓我品味生活的感動,人生的無常,人情的冷暖。它沖擊著我的思想,讓我認識到: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生活,卻隱含著某種不平凡。
很喜歡作者路遙先生,感覺他是就像是蹲著與讀者聊天的老伯,伴隨著那些文字仿佛大家一起與主人公經受精神上、物質上的磨難。他燃燒著生命融進自己的作品,作品也就被賦予了鮮活的生命力!在十年的廣闊背景上,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的眾多普通平凡人的形象,成功的塑造了孫少平等這些為生活默默承受著人生苦難的人們。在這里,人性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苦難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的交織纏繞,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讀來自然令人蕩氣回腸,不忍釋卷。
如此看來,平凡的世界亦暗含著不平凡的人生,其實路遙先生給我們解釋過。他曾說:只有不喪失勞動者的感覺,才能把握社會歷史的進程的主流,才能創造出真正有價值的藝術品。路遙先生是在告誡我們去執著的追求,無論是改善生存環境還是提升思想維度,認定了自己的目標后,哪怕只會有一點點的改變,那也是我們勇往直前最堅固的支撐點。少安少平兩兄弟為創造出符合主流的藝術品所做的努力,提示我們燃燒生命去做不凡的事,而不是不凡的人,后者會暴露你的世俗淺薄,而前者將見證你的精彩一生,在平凡的世界里體驗不平凡的人生,最后得到渴求的收獲!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篇四
《平凡的世界》被譽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問世二十多年來,一直被視為改變千萬青年命運的不朽經典。它同時也是一部具有恢宏氣勢和史詩品格的長篇小說。雖然這部著作字數達百萬之巨,但卻絲毫不影響廣大讀者尤其是青年讀者對它的喜愛,這從《平凡的世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以及可觀的、持續的發行量可以得到印證。
作為一個淺薄的讀者,以往讀書,對于無關人物活動的自然環境描寫總是習慣性的淺嘗輒止,一掃而過。但看《平凡的世界》,感受卻不一樣。路遙用寫實的風格將黃土高原四季的萬千面貌洋洋灑灑的展現在我們面前,像釘子般扎進我們的思緒,即便是簡單的幾筆描摹也極為可感和真切。而在人物故事描寫方面,他寫少安經營磚窯廠起起落落的喜和悲、寫少平和郝紅梅總是最后出現在操場拿黑饃、吃丙菜的自卑,寫少平與田曉霞彼此愛慕的深情和少安與潤葉命運的苦情,寫金波的可愛、蘭香的懂事……所以這些,路遙都寫的情真意切,平實自然,分離而不雜亂,具有極強的可讀性和極高的藝術性。再結合當時食不果腹的生活環境,人物的悲喜歡樂往往讓我們耳熱心酸,珠淚潸然。
生活的殘忍之處在于:它使你在許多方面不如人,它使你覺著活得辛苦,甚至活得沒有尊嚴;但卻又給你一種別人沒有的東西或是能力,它足夠值得你去夸耀、自我安慰和茍且地活下去。一直以來,一種宿命的觀點始終主宰著孫玉厚老漢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在大兒子少安的磚廠破產之后,他甚至認為老父親說的沒錯——孫家祖墳里埋進了窮鬼,因此窮命是不可更改的。積攢不久的光輝頓時煙消云散,幾代以來,他們過習慣了窮家薄業的日子,突然的"富貴"反倒消受不起。他不敢到人群中去——任憑闊氣人在上面唾沫星子亂飛,他只能干笑,蹲在一旁抽他的老旱煙,一句話也不敢說。他似乎有充分的理由不安茍活——沒有能力養活除去已經出嫁的大女兒之外的一家人六口人(當然他對大女兒也沒有任何能力幫扶),還有一顆時刻提到嗓子眼的、唯恐家里出一丁點災難的戰栗的心以及卑微至塵埃中去的尊嚴。但他還得活著!不單單像《活著》中福貴一樣"于苦難悲傷的極限處善待生命,默默地承受著生命之重而無怨無悔的活著",他還有精神寄托——他的好兒子、村里的好后生少安。為了幫襯這個家,兒子十三歲就輟學回家,沒有絲毫怨言。兒子還是種莊稼的好把勢,勞心勞力的生產隊長和一家老小深深的依賴。他是這個家的魂!一個人如果沒有精神寄托,實在無異于沒有靈魂的朽木。記得聽到過這樣一段話:《肖申克的救贖》里,安迪被關禁閉暗無天日三個月,人家問,你怎么能忍受得了?他回答,有莫扎特陪著我。
師長們經常教誨我們:知識改變命運。這在《平凡的世界》里也表現的淋漓盡致。孫少安上過高小,在村里也算是個"文化人",加之他處事能力強,考慮問題周密,毫無疑問地被推選為生產一隊隊長,帶領大家伙春播秋收,獲得一致認可。而在孫少平身上,表現的尤為明顯。高中畢業的他,無論是在黃原城攬活還是在大牙灣掏煤,都始終保持著讀書的習慣。這對于一個在生活上步履維艱的人來說是多么的難能可貴!也正是因為他上過高中,教過三年書,曹太太才憐惜他讓他做輕活,甚至想讓他做自己的女婿。正是因為知識,他更懂得勞動的意義,也才能在人群中發光,備受工友的尊重。更重要的是,也是因為田曉霞口中的他身上表現出來的非凡"氣質",讓他收獲了雖然短暫卻從來不敢想象的愛情。是的,我們從來不懷疑知識能夠賦予我們的裨益:理性、智慧、慈悲、運氣。
莫泊桑說,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平凡的世界》正貫穿了這句話的精神內涵。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篇五
也許是因為考試的原因,《平凡的世界》我沒有認真去看,好的作品總發著金光,期末考試完后,我就打開這本厚厚的書開始閱讀。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選擇都有所不同,高調、嚴謹、平凡,在這本書中,主人公孫少平選擇了平凡。
凄美的愛情,挖煤時的意外,這困難比我們所遇到的強幾百倍,是我們無法挺住的,但他勝我們一籌,他挺柱了。最后他童年時的玩伴,金波的妹妹向他表白,但他又拒絕了,他需要他自己的平凡生活。
一本本名著,帶來我們需要的知識,讓我們好好理解每一句話。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篇六
......人們驚異地發現,街頭和河岸邊的柳樹不知不覺到抽出綠絲;桃杏樹的枝頭也已經綴滿了粉紅的花蕾。如果留心細看,那向陽坡的枯草間,已經冒住了一些青草的嫩芽。同時,還有寫別的樹枝條也開始泛出鮮亮的活色,鼓起了青青的苞蕾,像剛開始發育的姑娘一樣令人悅目。
......遠遠近近的山巒,縱橫交錯的溝壑和川道,綠色已經開始漸漸濃重起來。玉米、高粱、谷子、向日葵......大部分的高桿作物都已經長了大半截。豆類作物在紛紛開花:雪白的黃豆花,金黃的蔓豆花......在綠叢中開得耀眼奪目。
隨著歲月的流逝,街頭的樹葉在秋風中枯黃了。黃原城周圍的山野,也在不知不覺被大片的黃色所覆蓋。古塔山上,有些樹葉被秋霜染成深紅,如同燃燒起一堆堆大火。天格外高遠而深邃,云彩像新棉一般潔白,黃源河不僅樟賽,而且變得清澈如鏡,映照出兩岸的山色秋光。
這季節,寒冬的山野顯得荒涼而又寂寞。山上或溝道,赤裸裸地再也沒有什么遮蓋。黃土地凍得像石板一樣堅硬,遠初的山坡上,偶爾有一攏高粱桿,被風吹得零零亂亂鋪在地上。山野和河邊的樹木全部掉光了葉子,在寒風中孤零零地站立著,植物的種子深埋在土地里作者悠長的冬日夢。地面上,一群群的烏鴉非來飛去,尋覓遺漏的顆粒,“呱呱”的叫聲里充滿了凄涼。
陶醉在這些美麗的描寫中,我漸漸進入了人物的角色。書中講述了改革開放前后中國天翻地覆的變化,一些普通的人在歷史轉換中所演繹的平凡的故事。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孫家兩兄弟。哥哥孫少安,性情樸實忠厚,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腦袋靈活開花,是改革的前驅者和先鋒者,勇于進取,敢于開拓,歷經重重磨難,克服種種困難,最后終于走向成功;在上學時就受盡苦難的弟弟孫少平,知識豐富,視野開闊,不甘淪落于農村,在艱苦非人的包攬活中煉就了吃苦耐勞倔強的精神,最終在煤炭事業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的性格各有差異,但有一個共同的優點,那就是出自農村的兄弟倆都有一顆溫柔善良的心,雖然出自貧寒的家庭,但正是這貧寒造就了他們的成熟和堅強。人常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們不要嫌棄貧窮,應該把它當作一種財富,“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只有經過苦難的磨礪,才能取得成就,這將給我們以后人生道路上帶來很大的益處。
人生啊!是這樣不可預測.沒有用永恒的痛苦,沒有永恒的幸福。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時是那么平展,有時又是那么曲折。
命運總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辛中才使人成熟起來,堅強起來,雖然這些東西在實際感受中給人帶來的并不都是歡樂。
偉大的生命,不論以何種形式,將會在宇宙間永存。我們這個小小星球上的人類,也將繼續繁衍和發展,直到遙遠的未來。可是生命對于我們來說有是那么的短暫,不論是誰,總有一天,都將會走向自己的終點。死亡這是偉人和凡人共同的最后歸宿。熱情的濤人高唱生命的戀歌,而冷靜的哲學家卻說:死亡是自然法則的勝利。
我們承認偉人在歷史進程中的貢獻。可人類生活的大廈從本質上說,是有多數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偉人們常常企圖用紀念碑或紀念堂來使自己永世流芳。真正萬古常青的卻是普通人的無名紀念碑——生生不息的人類生活自身。是的生活之樹常青。這就是我們對一個平凡世界的死者所能夠做的祭文。
讀了這些哲理性的語言,我心胸豁然開朗,所有對生活的迷惑和不解,都在這找到了答案,使我更深一層懂得了生活的真諦,過去曾經為自己不公的命運而怨天憂人,為自己悲慘的遭遇而傷痛,這些人生哲理讓我醒悟,給了我迷津,這是這本書給我的最大的體會.我們都是平凡人,但我們不能因為平凡而不去生活,我們要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勇敢的挑戰,努力的進取,在平凡中創造出不平凡。
那我們怎樣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境和磨難,我們首先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微笑生活,戰勝自己,在快樂中度過每一天,現實中的張海迪和桑蘭不是我們學習的最好榜樣嗎?他們身殘而志不殘,勇敢的和病魔做斗爭,在逆境中抗掙,其堅韌剛毅的性格永遠鼓勵著我們下一代。
我花了將近兩個月看完這本書,租費高達10元,但比起路遙的六年準備和寫作時間,那是微不足道的,我再也不能用受益非淺來總結我的感受,其中的收獲無法用一個恰當的詞語來表達。
我非常敬佩和崇拜作家路遙,他雖然已經不在人世了,但他留下的著作永遠在人世間流芳千古,《平凡的世界》永遠是矛盾文學獎作品上一顆璀璨的瑰星。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篇七
不同的人擁有著不同的世界,享受著不同的人生。人們或許會對平凡的人生感覺枯燥無味。但是,當我們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會倏然地發現,那些平凡的世界中的人們,看似平凡,實則卻在演繹著這世上最不平凡的事跡。20xx年寒假,我閱讀了路遙經典著作《平凡的世界》,這本書給予我一種來自靈魂的震撼,我開始用心去感悟這個世界。
我最敬佩的人是少安,對于家,他沒有一點點的自私。他盡忠盡孝去撫養老人,他是家中的頂梁柱,考慮到家里的經濟,他6歲開始干農活,13歲輟學當起了農民,為整個家庭出力掙錢。少安是一個負責任的男人,因為自己的家境問題不能給潤葉生活保證和他們家境之間的懸殊,因此他不敢談愛情。但是我們不會忘記他接到潤葉給他告白信時他的那種喜悅,甚至抓狂。再說到少安的事業,少安是一個很精明很勤勞并且思想很先進的人。他幾經坎坷,幾度起伏,最后發家致富。再一次說明了,付出才會收獲。
從每天兩個黑面饃如饑似渴的讀書到離開家不辭辛苦的搬磚,晚上用微弱的燭光看著書,少平給我最大的力量就是他對知識的渴望和他不畏艱辛的男子漢氣概。少平最成功之處是突破了時代局限性,他的思想更加開放。他和曉霞凄美的愛情故事深深地烙印在我心里。我最喜歡曉霞在日記里寫的一句話“真正的愛情不是利己的,而應該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與愛的人一起奮斗并不斷更新的過程。”曉霞與少平之間有共同的話題和價值觀,這使他們漸漸走在了一起。少平身上的男子漢氣概也是那些官員子弟所沒有的。
我最喜歡的是少平與曉霞的純真的愛情,當我看到曉霞的死亡時,眼眶不禁濕潤了。“在那洪水之中,慢慢消失的你,本來模糊的臉,竟然漸漸清晰。”我能感受失去愛人的痛苦,但我無法想象他那絕望的悲鳴。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都無法接受眼前的事實,認為這一切都是虛假的。因為無論你在干什么,她的臉龐和身影都會縈繞在你的腦海,揮之不去,越演越烈。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是一本好書,因為他的人物以及情節都刻畫的很真實。讓人仿佛置身于那個時代,體驗著那個時代的風風雨雨。作者文筆自然平實,讓人讀起來很地舒服,發人深省。作者在全書的描寫中始終能反映出一種強烈的昂揚向上的樂觀主義精神,可以說,《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人生奮斗的勵志書。讓我最深刻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它洋溢著的那種生生不息、執著進取的精神!
路遙先生用六年的青春、汗水,用生命打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平凡的世界》,它決不
會因時光流逝而失去光彩,因為它所凝練的思想、流露的真情、反映的生活、都具有永恒的魅力,吸引著一代又一代人一遍又一遍地從中汲取精神的養料,給人生以多方位的思考和詮釋。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篇八
1出了門,才知道外面并不是想像中的天堂。但一個男子漢,老守在咱雙水村那個土仡佬里,又有什么意思?人就得闖世事,安安穩穩活一輩子,還不如痛痛快快甩打幾下就死了!即使受點磨難,只要能多靜一些世事,死了也不后悔!
2這不是因為虛榮,而是不愿遭受虛榮者的嘲笑;我想默默地寧靜地走自己的路......
3著名作家“黑白”說:“唉,我現在最大的愿望是明年天暖后,帶著我老婆去逛一回省城!我要把她引到皇后往后的陵墓前,說:我老婆和你們一樣偉大!”
4時光靜悄悄地再流逝。世界上有些人因為忙而感到生活的沉重,也有些人因為閑而活得壓抑。人啊,都有自己一本難念的經;可是不同處境的人又很難理解別人的苦處。
5人的感情有時候真是不可思議,他也許對人是冷漠的,但可以對一個動物懷著永遠的眷戀。
6金波的心情稍稍有所起伏,因為終于有一個人傾聽了他內心的苦痛。往事不會像煙霧似的飄散,將永遠像鉛一般沉重地澆鑄在心靈的深處。不過,日常生活的紛繁不會讓人專注地沉湎于自己的不幸。即使人的心靈傷痕累累,也還得要去為現實中的生存和發展而掙扎。
7如果我們自己有過一些生活的閱歷和感情的經歷,我們就會深切地可憐和同情金波和向前在狂風怒號的夜晚,在荒無人煙的大沙漠里喝醉酒,一個在哭,一個在唱,就為了他們心愛的女人。也就理解他們這種瘋狂而絕望的痛苦.......
8潤葉之所以不跟向前一塊兒過,也許就只為了和少安的那段情,而向前死心塌地地不跟潤葉離婚,只因為他只愛潤葉,就愛潤葉,即使他知道她不愛他,愛情,就是這么捉弄人!潤葉,向前一生永遠的“主題”。
9直到向前因為車禍失去了雙腿,潤葉才開始反省自己作為妻子的失職。她突然一下子發現了向前對她的好,對她家人的好,于是她終于決定去醫院照顧此時生不如死的向前-----她有名無實的丈夫。雖然面對潤葉的冷漠和冷落,向前痛苦到曾經寧愿用生命來換取她的一丁點熱情。但是人為什么總是這樣折騰呢?潤葉非要等到向前截肢后才體會到向前的好,她偏要執著的沉湎于過去和少安的那段無緣的情啊!
10愛情啊,有可能是天堂之光,也有可能是地獄之火!但人又不能不去愛!是的,什么也別想阻止愛,不管這愛給人帶來的是幸福還是不幸。愛往往是不清醒的,尤其對某些人來說,常常像奔涌的火山熔巖,顧不得擇道而行,結果把自己也燒壞了......
11孫少平即使沒有田曉霞,他也要去走自己的道路!生活包含著更廣闊的意義,而不在于我們實際得到了什么;關鍵是我們的心靈是否充實。
12孫少平在見完小翠后,幾乎是橫沖直撞地穿過人群,他像一個精神失常的人,瘋瘋魔魔爬上了河對岸,撲倒在一片草叢里,出聲地痛苦起來;他把手中小翠給他的葵花籽撒在一片黑暗之中,一邊哭,一邊用拳頭瘋狂地捶打著草地......
孫少平現在完全又回到了他自己生活的這個世界里。一顆心不久前還沉浸在溫暖的幸福之中,現在卻又被生活中的不幸和苦難所淹沒了。在這短短的一天之中,他再一次品嘗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也許命運就注定讓他不斷在淚水和堿水里泡上一次又一次!
人的是生命力正事在這樣的煎熬中才強大起來的,想想看,當沙漠和荒原用它嚴酷的自然條件淘汰了大部分植物的時候,少女般秀麗的紅柳和勇士般強壯的牛蒡卻頑強地生長起來-----因此滿懷激情的詩人們才不厭其煩高歌低吟贊美它們!
生活的沉重感,有時大大沖淡了他對田曉霞的那種感情渴望,人處在幸福與不幸交織的矛盾之中,反而使內心有一種更為深刻的痛苦。看來盡在眼前的幸福而實際上又遠得相當渺茫,海市蜃樓,放不得抓不住,一腔難言的滋味。
啊,人哪!有時候還不如生活在純粹的清苦與孤獨之中,那種熱情如同爐火中拉出來的鐵塊,慢慢地冷卻下來了......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篇九
在路遙的筆下,在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敢于奮進,勇于進取的'年輕人,他們是平凡的世界里的一點不平凡,代表了那個時代的聲音。
孫少平是全書的主人公,是一個新時代有理想,有思想的青年。孫少平上學時,家境是艱苦的。高中時,每天吃不飽,穿不暖,但是生活上的艱苦,并沒有使他失去面對生活的勇氣,這個衣著不合體的高個學生,在精神上是富有的。他積極閱讀,在學習的同時,也樹立了初步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可以說是閱讀使得孫少平變得和其他的人不一樣,這不僅表現在他的處世態度上,也表現他的行為言語上。
孫少平有著鄉下人勤勞樸實的一面,又有著知識分子肯學上進的一面。他的身份雖然在變,可是他的思想卻一直沒有變。相比較,現在的人,對于信念的堅持很容易就受到外界的影響而改變,我們其實都在社會或者是周圍的影響下改變著什么。如果我們都能像孫少平一樣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不放棄追逐自己的理想,執著于完成自己既定的人生目標的話,我想許多人的人生一定會比現在好上很多。
在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處理上,孫少平也能拿捏得當。在親情上,他始終深知家中的疾苦,從不因為自己而給家中添加負擔。在友情上,少平有一個最好的朋友——金波,他們都深深地了解對方,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在愛情上,孫少平和田曉霞從相識到相知到相愛感動了無數人。
我一直在想,《平凡的世界》到底是什么地方吸引著我。孫少平的人格魅力,他的執著,他的愛情,無一不在牽動讀者的眼睛。這也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一個人吸引別人的是他的品格而不是外在的虛華或貧窮,無論怎樣都不能丟掉人最寶貴的品格,要堅持原來的那份美好,即使出淤泥,也要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