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家長對孩子考試后反思簡短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家長對孩子考試后反思簡短篇一
為什么父母付出了超常的心血,孩子卻不為所動?問題就出在部分家長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妥當。
一是過分保護。
過分保護是指父母對孩子一切都包辦代替。疊被子、洗襪子、削蘋果,幫孩子整理書包、做作業、檢查作業……其結果是孩子過分依賴父母,事事需要別人的指點與幫助,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束縛了孩子的個性發展和開拓精神,智力也因此受到了限制。
二是盲目討好。
使孩子最反感的是市儈式的“討好式”教育。急于求成,三言五語之后,只能講“你考慮一下得失”。孩子思想上不通,就誘之以物質利益,只求對方答應照辦。這種“教育”,后患無窮。次數多了,同喊“狼來了”的牧童一樣,再無人相信,說教者自己的人格也會受到孩子懷疑甚至鄙視。
三是粗暴懲罰。
嚴厲懲罰是指父母教育孩子態度生硬,言語粗暴,缺乏感情,甚至挖苦、打罵孩子,損傷孩子的自尊心。這種方式是家庭教育的大忌,是對孩子的心罰,摧毀孩子的自尊。其結果是造成孩子性格壓抑,心理自卑,自信心被打擊,智慧被扼殺,或者孩子就變得像父母一樣粗暴殘忍,謊話連篇。
四是越俎代庖。
過分限制孩子的言行,家長為孩子定調調,畫框框,使孩子的言行符合父母的意愿。如一些家長總是嘮叨和埋怨孩子:“今天只能穿什么衣服!”“怎么回家就看電視?”“就是玩有能耐!”或者偷看孩子日記、監聽電話等,有的家長限制孩子出去玩,學習考試一定要考多少分以上……總之,這樣不行,那樣也不可以,令孩子無所適從。過分干涉孩子的結果,使孩子變得小心謹慎,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也限制了孩子的個性健康發展,缺乏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
五是放任自流。
少數家長認為“樹大自然直”,放棄管理,不負責任。雖然孩子上了學,但很快要進入青春期,以后不需要像孩提時代那樣在衣食住行方面操更多的心,但是在心理層面則需要家長傾注更多的關懷。聰明的家長表面上好像“事事無心”,處處放手,實際上外松內緊。
孩子的任何問題都可以在家庭教育中找到一定的根源。學生交際能力差,不愛說話,必然與父母不敢放手讓孩子去接觸社會、接觸生活有關;孩子懦弱、不自信,必然與父母不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而一味地批評和指責孩子的缺點有關;孩子有暴力傾向,必然與家庭缺乏愛心、缺乏溫暖有關。如果存在以上問題不知道改變,必然導致家庭教育的失敗。那么,父母應該經常反思什么問題呢?
1、是否肯于加強學習?
教育孩子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不是無師自通,或道聽途說就可以做好的,家長應當學習一些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樹立正確的教子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同時還應建立與孩子共同學習、相互學習,自我改變、自我完善,一起成長的新理念。
2、是否做到了孩子的表率?
恐怕答案并不易于回答。孩子可以挑選學校,挑選老師,挑選班級,惟獨不能挑選父母。所以,為孩子做點犧牲,少玩一會,少看點無聊的馬拉松電視劇,讓孩子安心讀書,不應該嗎?家長對自己放任,不喜歡學習,打麻將、玩撲克,通宵達旦;有的迷戀跳舞、酗酒、賭博,徹夜不歸;夫妻同床異夢、貌合神離、家庭氣氛很糟糕。己不正,焉能正人?家長沒有上大學,千般理由,萬般理由。那是上年紀人的托詞,現在有電大函大夜大遠程教育,還有什么借口?不能說服孩子,孩子有理由問:為什么只要求我們用功?靜下心來,多做一點與自己的業務成長相關的事,必然會直接關系到孩子的發展。
3、是否實事求是的為孩子考慮?
大部分家長都會深信自己是愛孩子的,但是否所有的家長都為自己的孩子真正考慮了將來的出路呢?恐怕不那么簡單。很多家長的毛病是放不開,期望值高,但是抓不到點子上。盲目性充斥在家長的行為中。如和其他孩子盲目攀比,望子成龍;只問成果,不問過程,容易失望,于是搞“反面鼓勵”,又用不好激將法,便走向另一極端;心理暗示變成了濫施壓力,搞得孩子心懷不滿,敢怒而不敢言,以至精神恍惚,效果更差。家長不研究孩子學習不好的原因,只顧訓斥打罵,形成惡性循環。于是孩子采取破罐破摔的態度,形成嚴重對立。這就是因為家長沒有充分考慮自己孩子的實際,應該知道:只有切實可行的目標,才能夠對孩子起到督促和鼓舞的作用。相反,當一個孩子面臨父母規定的目標只能哀嘆自己的無能時,距離對這個孩子教育的失望也就不遠了。
4、是否真正尊重孩子?
現在大家都認為尊重孩子的心靈,尊重孩子的人格,是教育走向成功的標志之一。但一到現實卻變了“味兒”:孩子成了弱勢群體,沒有思考權,沒有發言權,沒有質疑權,沒有選擇權,結果就導致家長高高在上,而孩子低三下四,不斷承認錯誤和失敗。真正尊重孩子就體現在不以一次偶然的分數來判定學生,而著重于評價孩子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傳遞給他一種成功的信號。在教育中,永遠有比分數更重要的
家長對孩子考試后反思簡短篇二
從小沒有養成看書的習慣,也買了不少課外閱讀書,但沒有堅持督促孩子閱讀,導致孩子語感不強、字詞美句積累甚少,現在孩子的語文成績很差,因為初中考試大部分是課外知識,后悔啊,現在更沒時間看了,也沒有這個習慣。
反思:現在終于明白了——有了良好的讀書的習慣,進入初中語文再差也不會差哪去。
數學:
小學學了點奧數,但種種原因(個人的、社會的)沒有堅持學,導致初中擇校時什么好學校也沒考上。搖號進了不錯的學校,分班考試很多都是奧數類型題,只進了平行班。
現在的初中數學真是不一般,孩子的周考、月考a卷難題b卷大部分題型很多跟小學的奧數差不多,只是原來的數字改成現在的字母(現在終于明白升學擇校或分班要考奧數了,也明白所謂“禁奧”=放屁)。后悔啊,現在只有吃力地往前爬,花大把的金錢和時間去學。
反思:學過奧數即使沒拿到獎,進入初中再難的題也有解題的思路吧。
英語:
在小學自認為孩子的英語不錯,因小學英語每學期考試都是優,就沒上課外輔導班。現在初中英語雖然從字母學起,但進度很快,還沒消化又講新課,作業全是課外試卷,周末更是幾大張,大半的題不會(因很多單詞不知道),真不知道小學英語是怎么混過來的,還是小學英語老師不行或不重視。
我同事的孩子現在學到新概念2了,學英語很輕松,在小學感覺我的孩子和她的孩子成績一樣啊都是優啊。后悔啊,沒有學課外的。
反思:小學英語學得扎實點,學得多一點,進入初中英語學習也會輕松許多。
小學的家長啊,我真羨慕你們,你們有更多時間培養好自己的孩子,一定要重視早期培養啊。不要到時像我一樣后悔極了。
家長對孩子考試后反思簡短篇三
孩子上初中,第一次開的家長會,通過齊老師的介紹,我覺得學校平時對孩子的教育都是潛移默化的培養,讓我感到非常放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懂事,作為父母感到無限的欣慰。每次看到老師定時和我們家長溝通信息時,讓我們深深的體會到你們為此付出的心血,感到這是一群真正熱愛孩子的園丁,在這里首先我要感謝老師們!
在孩子剛剛起步的時候,讓他享受成長的快樂,學會與人真誠交往、關愛他人的習慣、正確的學習態度比什么都重要。我的孩子基礎不太好,學習努力的不夠,考試成績也不理想,學習時間長,但沒效率,可能學習辦法不對?還是?有時候課文沒背完,手里拿著書睡著了……看著很心痛的……第二天早上叫他起來背……但是學習成績上不去……當父母的心里很著急……可能我們家長做的不到位吧!今天開完家長會后我回來反思了很多……我覺得平時可能對孩子的要求不太高——孩子做完作業就讓他放松,沒有預習和復習的過程等……孩子的學習成績直接影響全家的“情緒”,但我很少責怪孩子,多在鼓勵他,使孩子樹立信心。只是埋怨自己平時關心的不夠…在這里我把聽到的優秀孩子家長的經驗和自己今天感受到的總結起來送給孩子,希望孩子能從中悟出幾分道理,有所進步。
第一、你所處的是一個競爭的社會,既然沒有辦法改變它,那么就只有去適應它。
第二、人生有起有伏,只有這樣才會成長,上帝安排給人的每一次挫折,不管有多難,有多痛苦,都是能承受得了的。
第三、淚水和汗水化學成分相似,但前者只能為你換來同情,后者可以為你贏得成功。
第四、超越自己比超越別人更困難,實在是支撐不住的時候,說聲“我好累”,但不能說“我不行”。
第五、如果你以前的成績不好,說明你做的不夠好,要從現在做起。
第六、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放棄。
第七、考試是最公平的競爭,只有知識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第八、人的一生有無數的風風雨雨在等著你,要學會承受風雨、學會堅強、學會做人、學會自己長大……
第九、人生就如同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在如夢短暫的生命中,只有自己展開了笑臉,才能說一切都是美好的。
老師和家長都是真心期望你能少一點煩惱,多一點開心,快快樂樂的健康成長,愿你放下包袱,下次考出好成績!
家長對孩子考試后反思簡短篇四
每位家長都會對孩子考試有所考慮。因為他們是自己的孩子,盼望孩子成龍成鳳是必然的。
但是,孩子考試考砸了怎么辦?因為各種原因,每個孩子都有考砸了的可能,我跟一些家長們探討過這個總是,家長們的說法大概能概括出以下幾種:
1.理解平淡型
既然孩子上學了,那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就像家長的任務是掙錢養家一樣。學校考試是天經地義的,他考砸了,就給他一個教訓,下回努力唄。
2.火冒三丈型
看到孩子舉著滿是叉子的卷子,就罵孩子不爭氣,沖孩子發火,尤其是有領導或者同事的孩子考得不錯的時候,或者有領導或同事在身邊的時候,家長更覺得下不來臺。
3.諷刺挖苦型
不正面評價孩子的試卷,反而將孩子以前的一些缺點、錯誤搬出來,諷刺挖苦孩子,什么:你不是挺捧嗎:挺傲氣的嗎?不是什么都知道嗎?一讓你看書,你就說會了,一讓你做題,你就說懂了。你是會了,你是懂了,考試考得不錯呀,差50多分就100分啦?弄得孩子尷尬,甚至無地自容。
4.軟釘子型
孩子拿回沒有考好的試卷,知道爸爸媽媽會不滿意,不高興,于是失去往日的天真、活潑,變得小心翼翼,不敢多說話,主動地幫助媽媽洗菜做飯干一些家務活,或幫爸爸媽媽沏茶倒水獻些殷勤,以表示慚愧,但有些家長還是說,行啦,算了吧,這些用不著你,下次考試多得幾分,比幫我干活更讓我高興。
當然,我這里介紹的只是些家長的不適宜的做法,為什么說這些做法不適宜呢?我們來簡單地剖析幾句。
1.理解平淡型的不適宜
孩子到學校上學,學習當然是他們的第一任務,為了檢查學生知識的程度,學校用統一的標準對學生進行考試,當然是天經地義的,但是這個類型的家長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嗎,考試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檢查孩子已經學過的知識掌握的程度,更是為了通過考試,讓孩子找出自己對知識掌握的薄弱環節,以利今后的進步。所以,家長不能認為考試是孩子的事情,由于孩子的年齡小,經驗少,他們還不能比較全面、客觀地分析自己考試失誤的原因,這就需要家長和孩子坐在一起,在和孩子溝通中,找出考試失誤的真正原因。(關于考試失誤原因,在后述中還有談到)
2.火冒三丈型的不適宜
這類家長的不適宜多在于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沒有認識到人是有差異的,就是說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人的身體條件、心理條件、環境條件、智力條件、家長條件等等,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甚至考試之前的情緒條件都有可能影響考試。
比如,早晨臨上學前,孩子跟家長要幾元錢買喜歡的畫冊,家長訓斥他:又要錢,你先去考試,考好了,咱們另說,考不好,沒門!孩子帶著不痛快的心情到學校考試,而這種不痛快的情緒,就會對考試產生心理影響。
可是,有些家長并不考慮這些因素,他們認為,孩子們都在一個學校上學,都是一個老師教的',學的又都是一樣的課本,孩子沒有考好,肯定是貪玩了,沒努力。這是一種主觀主義的錯誤,因為人是有差異的,很多條件都不同,所以孩子們之間沒有可比性。
另一個方面,是沒有把孩子擺正位置。這些家長沒有把孩子擺在孩子的位置,而是擺在了自己的臉上,孩子考好了,自己的臉上便生光。
如果孩子沒有考好,自己的臉上就生氣。所以遇到孩子沒有考好的時候,就火冒三丈,責備孩子不如某某,責罵孩子不努力。
3.諷刺挖苦型
對于諷刺挖苦型的家長,我想對他們說,應該學習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考試砸了,諷刺挖苦無濟于事,搬出以前的事來批評孩子更是不適宜。孩子以前所犯的錯誤,應該在當時解決,如果當時沒有重視,而拿到現在來說事,孩子就會產生爸爸媽媽秋收算賬的想法,而對家長產生戒備心理,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幫助孩子分析考試失誤的原因,不要讓孩子對家長產生不負責任的爸爸媽媽的想法。
4.給軟釘子的不適宜
孩子們是有自尊心的,他們看到別的同學拿著滿是紅對勾的考試卷子歡天喜地地回家,而自己卻沒考好,他們的心中已經忐忑不安,不知道爸爸媽媽的態度如何,是狂風還是暴雨。
所以,他們回到家后就會小心謹慎,怕自己什么地方再做得不好,更惹父母的不快。他們主動地幫父母干一些家務活的行動就說明他們已經認識到自己由于考試成績的不理想,可能會讓爸爸媽媽傷心。
所以,此時家長們,就應該因勢利導,順水推舟,和孩子一起分析失誤的原因,找到努力的方向,而那些“不用你干,下次考好點比什么都強”的話,也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