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學校師德演講稿 職業中學學校教師演講稿
演講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增多。好的演講稿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演講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職業學校師德演講稿 職業中學學校教師演講稿篇一
我縣教育系統掀起了深入學習貫徹新頒布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高潮。今天,我們為了配合全縣舉辦的“澧州師魂”演講大賽,全鄉中小學教師聚集在這里舉行師德師風演講初賽,具有特殊的意義,這也是我鄉教育系統以德為本,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又一重大舉措。
在這里,將有十五位教師以自己的親身體驗,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或行云流水或激情昂揚向我們講述一個個真實生動、感人肺腑的故事,向我們表達百名教師的心聲,體現了我們廣大教師對事業、對學生的摯愛,折射出他們高尚的師德,用愛心和責任全面展示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演講教師講述的事跡很平凡,但就是這些平凡的事跡、補實的語言,使我們的心靈受到一次次強烈的震憾,受到一次次生動而深刻的師德教育,在這里我代表宜萬中學支部和行政向十五名演講教師帶給我們精彩的演講表示感謝,并向全鄉默默奉獻在第一線的教師致以最真誠的問候。
教師是教育事業的第一資源,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教師的質量就是教育的質量,教育的差距歸根到底是教師的差距,而師資質量,又以師德為先,教書育人德為本,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學生學會做人,教師本人的師德修養至為重要,教師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師德,才能塑造學生良好的品德,“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思想、行為、作風、品質,每時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響學生,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在學生心靈上產生積極或消極和影響,有的甚至會影響他們的一生,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認為:“教師的道德個性對青少年心靈的影響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
國家教育部長周濟曾講過:“教師的人格力量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精神源泉”,這些教育名言說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的職業勞動是用人格培養人格,以靈魂塑造靈魂的勞動,加強教育道德修養,塑造良好教師形像,是我們所有教師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我們只有不斷學習,不斷的接受再教育,積極投身教育改革和實踐研究,不斷豐富的發展自己才能適應教育發展的需要,才能完成新世紀教育工作者的歷史使命。
今天我們宜萬中學在這里舉行“師之魂”演講比賽,就是要弘揚優良的師德師風,樹立良好的師德形像,希望全鄉中小學教師和廣大教育工作者要以那些具有良好師德師風的教師為榜樣,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大師德宣傳力度,深化師德承諾活動,力行師德規范,強化動力機制,優化制度環境,營造良好氛圍,進一步提高廣大教師的政治思想素質,職業道德水平,使每位教師常常以“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態度,自重、自省、自警、自厲,以德修身,以德立威,內鑄師魂,外塑師表,在教師這一平凡而又神圣的崗位上,努力做一名有愛心、有責任心的教師,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品德志趣高尚、風度氣質優雅的教師、人民滿意的教師。
老師們,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我們教育的宗旨;做人民滿意的教師,是我們追求的永恒;讓我們在優秀教師師德師風精神鼓舞下,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推進師德建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建設和諧文明的宜萬鄉中學,實現宜萬鄉經濟跨越式發展而努力奮斗!
謝謝大家!
職業學校師德演講稿 職業中學學校教師演講稿篇二
寒來暑往,又一個春天來臨。土地里微萌的草芽顯露出生命的綠意,自然生長的綠是那樣悅目。適時,窗外是金燦燦的陽光,偌大的教師空間里流淌著光明與溫暖。看著孩子們安靜的背影或頷首默讀或提筆沙沙,心中默然升騰而起的是許多溫暖與安寧。
然而工作中,像此時這樣悅耳悅目的片刻之閑卻并不常有,更多的則是辛勞的教,改批,輔。走上從教之路已近三年,其間不乏有山重水復的疑惑,但更多的卻是柳暗花明的喜悅,歲月日益將這份對教育的執守打磨的堅毅無悔。
回想起初登講臺,那種初為人師的喜悅與自豪依然清晰如昨。“教師,太陽底下最光輝職業”,“教師是春蠶,孜孜不倦,鞠躬盡瘁”,“教師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教師是孺子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種種有關教師的譽美之詞數不勝數。當年我就頂著這樣小小的喜悅與希翼靠近光環籠罩下的這項事業——教育。時光像一匹絲綢的長卷,輕輕慢慢的將我渡到了現實的彼岸。三年了,腳踏實地的工作終于讓我穿越了光環,看到了教師這一職業溫暖而樸素的面目。當一名教師,不容易;當一名好教師,更不容易。穿行于工作和生活中無數個瑣碎的時間里,我時常在想:我當初的選擇僅僅只是貪戀作為園丁的快感嗎?我,究竟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好教師呢?
在從教的路上,且思且行,我遇到一個個著實讓我欽佩的人物。他們也是普通人,卻在普通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情。胡安梅,一位出自我的家鄉十堰山區的人民教師,第六屆中國十大女杰,關于她的各種榮譽已經多的數不清了。當年,她年僅51歲的父親累倒在辛勤耕耘二十余年的講臺上,臨終留下的卻只有歷屆學生欠下的學雜費近千元。因為不忍心看著孩子們輟學無所事事的游蕩,初中畢業的她接過父親的教鞭走上了從教之路。孩子一個一個回來了,她自己的賬單上卻多出了一筆筆墊付的書雜費。她負債教書的事跡產生了影響,來自社會各界的鼓勵和幫助也紛至沓來,達到了數萬元之多。她用這些錢翻蓋了校舍的房頂,維修了學生的桌椅。剩下的三萬元全部用來成立了教育基金會,繼續資助孩子們讀書。我曾經有幸和她在一起學習過,可當我對她的行為表現出由衷的欽佩時,她卻不好意思了“我就是想讓山溝溝里的孩子有書讀。學生成才了,就是我的最高獎賞。”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參加了汪金權老師的先進事跡報告會。作為八十年代的華中師范大學畢業生,風華正茂的汪金權老師被分配到了當時全國有名的黃岡中學。為了回報鄉里,他申請調回了偏僻家鄉的蘄春四中。扎根山區二十多年,工資大多數用于資助貧困學生。社會各界的慰問金也總是被他標上日期來歷一一上交,要求用于建設學校或資助學生。他簡陋的宿舍,早白的華發都讓人不得不感動于他安貧樂道的教育精神。報告廳里座無虛席,感人的事跡,漸漸彌滿的淚眼如一眼清泉輕輕蕩滌著我們的靈魂。
古人云“不受曰廉,不污曰潔。”敬其行,感其德,這些德藝雙馨的師者以其巨大的道德影響力感染著我。他們正是以廉潔的品性擦亮了自己那塊師德的牌匾,成為師者天空里耀眼的明星。更多的為師者,堅守在自己平凡的崗位,踏踏實實的教學,雖沒有發出如他們般耀眼的光,卻總以這廉潔之風塑造著社會的靈魂。想想自己,同樣也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教師。沒有位高權重者的威儀,也沒有頤指氣使者的嬌嗔,但我也要接過這廉潔從教的接力棒,安貧樂道,勤懇工作,寫好屬于自己的師德二字。
總要有燈光,照亮前行的路;總要有陽光,驅走冬日的寒冷;總有一種精神,能引領我們向前。時代需要英雄,而我們需要榜樣。正如同土丘仰望高山,如溪流仰慕大海,為自己找一座精神的高峰去仰望,去敬畏,去學習,去攀援……我找到了!
地區的差異,使同學拿到三倍于我的薪資成為事實;行業的不同,使朋友出入的場合和接觸的人群層次要高許多。但如今,我不再羨慕同學在他方的高薪,也不再眼紅于朋友身上熠熠生輝的珠寶。因為我漸漸明白,珠玉裝飾的只能是身體,而師德高尚四個字裝點的卻是靈魂。只有從靈魂處透出的心香與書香才能浸透歲月,散發出歷久彌新的生命力。
天真童顏悅我目,瑯瑯書生悅我耳,悠悠書香悅我心。我越來越享受這份為師之樂。艾青有詩“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依樣而作,我也有詩“為什么我的面容常展笑顏,因為我對這樣事業愛的深沉。”讓這份愛在心里日漸沉淀,逐年累積。歲月靜好,心素如簡。師心如蓮,心境曠遠而清凈。
職業學校師德演講稿 職業中學學校教師演講稿篇三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師德》。
“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領著一群小鳥飛來飛去;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神氣,說上一句話來驚天動地。”歌聲激蕩著我的青春歲月,那時的我就仰慕于神圣的教師職業,希冀成為歌中那美麗的角色。于是,懷揣著滿腔熱情和赤誠,來一中登上三尺講臺,圓我的教師夢。工作不滿三年,在我們的一中,我不僅深深感受到為人師的艱辛和壓力,更多的還是艱辛壓力背后那無法釋懷的平凡和奉獻。正象歌里所唱,“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教室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塊黑板,寫下的是奉獻,擦去的是名利。”
如果說,教育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那么師德是教育的光輝;如果說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師德就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人梯,給求學的攀登者以無窮的幫助;師德是綠葉,襯托著千萬朵桃李之花盡情地開放;師德是渡船,搭送著求知者駛向成功的彼岸;師德是彩虹,是驛站,是理想之火,生命之光,是教師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
我為什么成為一名教師,我要做一名什么樣的教師?這是師德的實質。在物欲橫飛金錢至上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對金錢趨之若騖。人們總以一種功利目的看問題、做事情。而教師這一字眼使它自然呈出幾許平淡,原本就與世風格格不入。有人這樣形容教師的生活:吃的清淡,穿的素淡,出去辦事遭人冷淡,就象蠟燭,一生半明半暗。這種平淡與膨脹私欲的碰撞使污濁之風吹進了這方凈土,凡事講究利益,對付出片面地衡量回報,當學生不滿其意時,浮躁草率地敷衍應付,甚至粗暴極端地蠻橫處理。這怎與“教師”這神圣字眼相符合,怎能讓“師德”這沉沉的詞語所承受得了啊!
也許大家都有與我類似的經歷和感受,當我們挑燈苦熬,精心備課,辛辛苦苦傳授學生知識,有時卻發現他們的熱情不高,眼神不夠渴望;當我們認真投入對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卻發現這些調皮個性的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曾經,我的心一點點冷卻下去,甚至有說不出的惱火、傷心。但幾乎與此同時,這些孩子又能表現出讓人欲罷不能的欣慰和感動,又一次次地溫暖我的心田。一次,上晚自習,我剛坐到講臺上,一位男生緩緩走上來,遞給我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末尾還附了一張精美的笑臉的小貼圖。我莫名其妙,不知他因何事向我道歉。我笑著向他招手,他走到我面前帶著歉意說:“下午上課你給我們講周莊,說莊主是沈三萬,我當時大喊了一聲‘是沈萬三’,下課同學們都說我看你把老師說的,臉刷得就紅了,紅得象蘋果。我向你道歉。”一時間,一股暖融融的東西在我心中流淌,一種欣慰?一種感動?說不清楚。我微笑著說:“老師早忘這事了,幫老師糾正錯誤不是好事嗎?老師應該感謝你才是。老師再有說錯的地方,歡迎你大膽提出來,好嗎?”霎時間,我分明看到他眼中的驚詫和欣喜,他離開時,那眼神象是把我當作他一個親切的朋友,再后來的課上我感覺他聽得更專注了。也許大家都曾遇到過類似的事情,身為新時代的青年教師,與這些少男少女相處,你會漸漸感覺到他們的獨特的被賦予新時代特征的個性,也許他們的言語和表現少不了幾許執拗、鹵莽;也許他們的思維和行動欠缺幾分理性和沉穩,但只要用心發現,他們其實很想與你接近,他們以獨特的方式渴望著你的關注,企盼著你的關愛,在意你的關懷。如若身為教師的你忽略了這一點,縱然你有高深的學識,耀眼的才華,你在他心中也被打了一個大大的叉。化解這一叉的奧妙,便是“師德”中的一個字——愛。
教書育人是愛的事業,教師的愛與眾不同,它高于母愛,大于友愛,勝于情愛。母愛容易出現溺寵,友愛重在禮尚往來,情愛少了幾多嚴謹。而師愛是嚴與愛的巧妙結合,是理智的科學的愛,是主動積極的愛。精誠所致,金石為開。我們的愛不會付之東流,我們平淡的生活并不平凡:三尺講臺是我們思緒縱橫的絢麗舞臺,它面對的是將來的桃李滿天下;明凈課堂有我們燈火闌珊的徹悟境界,那里寫滿了學生點點滴滴的成長、充實。當我在課堂上傾心投入和孩子們教學相長的時候,當我和孩子們在辦公室敞開思想促膝談心的時候,當我在節日里收到學生溫馨的祝福和問候的時候,當我看到學生的成績明顯進步的時候,我和許多老師一樣,體會到了付出后的歡樂,這是教師所特有的快樂。擁有這些,我并不艷羨萬貫錢財,因為這是很大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燈如豆,四壁青輝。在物欲橫飛的年代,我甘愿守住一方凈土,安于三尺講臺,用愛寫好“師德”。
職業學校師德演講稿 職業中學學校教師演講稿篇四
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教師就像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著鮮花的嬌艷。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品德和素養是教師發展的一個前提,只有對“怎樣做一名好教師”這一問題有深刻的認識,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為:
首先,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曾經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他不幸患上了強直性脊椎炎,頸不能轉,腰不能彎,腿不能曲,上課時整個身體全靠雙拐支撐著。但他不悲觀、不憂傷,憑著對人民教育事業的赤誠之心,依然頑強地堅守在講臺上。學生看著他忍著劇痛、冒著冷汗在那里講課,都感動得落淚。他深情地說:“我的知識是人民給的,我要珍惜這有限的時光,把知識獻給人民。”古今中外無數事例證明,育人單憑熱情和干勁是不夠的,還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甘為人梯,像“春蠶”吐盡青絲,像“蠟燭”化成灰燼,把畢生獻給事業,獻給學生。
其次,規范本明行為。教師工作的“示范性”和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占有非常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再次,關愛每位學生。熱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于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20年時間,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性格,這就要求教師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
史煙飄過,回看今天。師者為師亦為范,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因此,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培養,教育,更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職業學校師德演講稿 職業中學學校教師演講稿篇五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很榮幸能站在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演講——《以身立教,為人師表,塑造學生健康人格》。
“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是古今中外所有教育者應秉承的教育教學理念,可謂是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學的立足之本。我國當代教育宗師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育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由此可見,“為人師表”是何其重要,教育者的一言一行都要足以成為受教育者的模范。如果教育者自己都不能實踐,又如何來要求受教育者呢?
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即使是在最細微處也要彰顯“為人師表”的風范。
曾看過這樣一則故事,故事中教師在課堂上一個細小的動作讓我記憶到如今。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老師走進教室,在講臺上站定,剛翻開教案本,一抬頭看見一個男孩子用棉衣袖口抹了一下鼻涕。全班學生都等待著她開口講課,可她沒聲音,她從口袋里掏出疊得整齊的一塊手帕,兩手慢慢展開,方形的,干凈潔白。
她用手帕輕輕地擦了擦自已的鼻子,然后疊好,小心地放進口袋里。她取、擦、疊、放手帕的全過程,很慢很慢,教室里很靜很靜,孩子眼睛瞪得很圓很圓,好像在欣賞一組電影慢鏡頭,畫面很美很美。這時那個用袖子擦鼻涕的小男生,他歪了歪頭,也許是他不好意思的流露吧。老師的新課開始了。
如今,我也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可是故事中那個老師的動作細節卻永遠的烙在了我的腦海中,一直與我的教師生涯相伴相隨。現在我對“師表”這個概念理解得越來越具體。作為一名教師,面對的是心靈純真的孩子,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成為一個重要的教育因素潛移默化地發生著作用。這時,請不要忘記“為人師表”這個詞,因為我們的言行正被學生關注著。我們無意的一句話、一個舉動,也許正影響了學生的一生。
我是一名年輕教師,卻時刻謹記著要“以身立教、為人師表”。在課堂上,我規范自己的行為,關注每位學生,培養他們健康的品德修養。在校車上,我以身作則,主動關愛學生,塑造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
師表,展示的是教師的崇高人格;師表,向學生傳遞的是最豐富的信息;師表,在教育中釋放的是最大的能量。
各位老師,讓我們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用崇高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用高尚的情操去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激發他們的對人類的愛心,激發他們對社會責任,激發他們釋放出身上高尚、純潔的潛能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