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好孩子》讀后感12篇
《我要做好孩子》讀后感12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要做好孩子》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要做好孩子》讀后感1
孩子很喜歡閱讀,但我始終沒有閑下來能親子共讀,享受探討閱讀帶來的樂趣。今天信手從書架上拿了一本由中國著名作家黃蓓佳傾情所著的長篇小說《我要做好孩子》,感受頗深。只言片語,希望給日后的自己起到鞭策作用。
書中的主人公金鈴,是一名小學即將畢業的學生。她是一個活潑可愛、善良正直,可是學習卻馬馬虎虎、成績中等。特別是她的數學,因為粗心,計算一直是最頭痛的問題,導致成績不理想。她的母親文科出生,是一位雜志社的編輯,她望女成鳳,一心盼望著孩子能考入當地重點中學——外國語學校。為了女兒的學習,她絞盡腦汁,想盡各種辦法,但女兒的成績都未能如愿。在金鈴的想象中,因學習好而被老師夸獎,受家長喜愛的好孩子就是貓,而那些學習一般,不被看重的孩子自然就是老鼠了。不幸的是,金鈴是這樣一只老鼠,而且還是一只“胖老鼠”。金鈴為了做一個讓家長、老師滿意的“好孩子”,她作了種種努力,并為了保留心中那一份天真、純潔,和家長、老師作了許多“抗爭”。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金鈴碰到了一位當地著名的退休教師,在她暗暗地幫助下,她樹立自信。最后,和同學們一起充滿信心地走進升學考試的考場……
在現實生活中,書中的金鈴不是我家孩子的真實寫照嗎?貪玩、馬虎、有始無終地學習態度嚴重影響了學習成績。但家長往往追求分數,一味地批評孩子的缺點,使本應充滿童真的孩子增加了幾分對分數的徨恐。有時,孩子并不無知,他們幼小的心靈也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他們也追求上進,只是沒有足夠的自信與毅力,導致學習不能出類拔萃。靜下心來的時候與孩子溝通,或許會欣喜地發現,孩子的內心世界也是十分美好的。只要父母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與幫助,相信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學習道路上獲得更多的知識。
給孩子多一份鼓勵,多一份信任,多多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在父母的共同努力下,展翅翱翔。
《我要做好孩子》讀后感2
《我要做好孩子》這本書描寫了一個學習成績中等,但機敏、善良、正直的小女孩——金鈴。
金鈴是一個身高只有1米55卻又胖胖的女孩,可以說是人見人愛。成績雖然不是名列前茅,卻依然自信滿滿;雖然屢戰屢敗,卻毫不氣餒;面對老師,不加畏懼的述說自己心中的想法……
書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故事是《好孩子壞孩子》。金鈴無意揭密補課的事,引起一場“扔墊子”事件并被老師冤枉。金鈴沒有委屈,而是沉著冷靜的解決了這件事,還贏得了老師的信任。因為這件事,金鈴發誓要做一個好孩子,看到這里,我忍不住想對金鈴說:“金鈴,加油!你一定行的,我相信你一定會成為一個乖巧可愛的好孩子!”
書中金鈴的媽媽趙卉紫有一次問金鈴:“你喜歡貓還是老鼠呢?”金鈴卻出人意料地喜歡老鼠,并說:“我就像這只老鼠,而樓上的文鋒就是貓。”我有時候也會覺得自己就像一只卑微的小老鼠,不被人看重,在生活中處處被更優秀的“貓”壓迫,沒有立足之地。不過,我要告訴金鈴:“我們雖然是不起眼的老鼠,但是也不能氣餒,我們要振作,向著好的方向去努力,做‘貓’中的佼佼者,成為老師家長眼中的尖子生,好孩子!”
“跑吧,孩子,沖刺吧!”最后這一句簡單的話語,卻深深觸動了我柔軟的心扉。金鈴的媽媽從內心里相信了金鈴,相信金鈴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績。我為金鈴感到由衷的欣慰。
生活中,每一次考試都是嚴峻的考驗,是父母的重視給了我們太大的壓力。但是后來,金鈴懂得了任何一件事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獲得成功。我決定向這個天真可愛的女孩學習,學習她的認真執著,學習她的上進心。她執著而又堅定的信念令我感動,自卑而又委屈的話語令我心酸。金鈴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我的心。有時,我看著看著就脫口而出:“這不就是我嗎?”相信就讀小學的朋友們都有這樣的感受。
當我讀完這本書后,便下定決心要做一個好孩子,一個不用父母操心的好孩子,一個讓老師欣慰的好孩子!
《我要做好孩子》讀后感3
“媽媽,我要做一個好孩子!”這是小主人公金鈴對媽媽說的一句話。這句話雖短,卻體現出金鈴很有志氣。
對,每個人都想做一個好孩子,主人公金鈴也不例外,她之所以會想做一個好孩子是因為只有是一個好孩子,在學習等各個方面都能得到好處。《我要做好孩子》這本書主要寫的是六年級學生金鈴在升學考試這一年中所發生的事,真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都是人意想不到的事。
我覺得小主人公是一個具有反抗精神的人,她善良,曾把一個從未相識的妹妹像對待自己妹妹一樣對待她,精心呵護她,培育她;她正直,敢把副班長做一切壞事都抖出來;她孝順,當老師生病的時候,她第一個去看老師,主動幫老師做一些事情;同時她也懶惰,總想偷工減料,就是這樣一個人,需人細心揣摩。
人人都想做好孩子,可又談何容易?我們必須克服自身的缺點,發揚自己的長處,這樣才達到基本線。好孩子有好幾種:有學習上的,工作上的,生活上的……要想做所有的好孩子是不可能的,因為人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不過我們可以其一方面做起,一點一點地做,努力做得更好,爭取做得最好。我認為做一個好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有責任心,如果什么事都是馬馬虎虎,不負責任的話,就算你學習成績再好,也成不了什么大事,如果你有責任心,做什么事都以一顆熱情心去面對,即使你現在學習成績不是班上的佼佼者,只要持之以恒,成功最終會與你握手。
我希望我能做各方面的好孩子,我會做好孩子,做班上的佼佼者,做老師的好幫手,做同學們的榜樣!
《我要做好孩子》讀后感4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些名言時刻激勵著我讀書。正巧,上個星期,我從茫茫書海中找到了這本《我要做好孩子》的書,接下來的幾天,我認認真真、一絲不茍地讀完了這本書。
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小學六年級學生金鈴,是一個學習成績中等,但機敏、善良、正直的女孩子。為了做一個讓家長、老師滿意的“好孩子”,她作了種種努力,但她又為保留心中那一份天真、純潔,和家長、老師作了許多抗爭。就這樣,每一次,“好孩子”的稱號就和她擦肩而過了。最后,她和同學們一起充滿信心和期待地進入了升學考試的考場。
本書作者黃蓓佳以小說藝術成功地塑造了金鈴、尚海、于胖兒、楊小麗、胡梅、倪志偉等小學生,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我們應當熱愛生活、熱愛學習,但也不要對父母百依百順,而父母也不應該強迫我們去做某事。我們應當保留心中的天真和純潔,要勇敢地對父母說:“請允許我們有一個秘密!”同時,我們的學習也不能像金鈴媽媽所說的“5分鐘熱度”一樣。
這本書的主人公金鈴雖然不是我,但也和我的經歷息息相關:我也因為同學陷害而背過黑鍋,也因為爸爸幫忙而得到過大魚,也對數學厭倦過,我們的老師也生病過,我們也求教無門過。
從《好孩子,壞孩子》中,我明白了:有錯就認是勇敢,堅持真理也是勇敢,這比前一種勇敢還要偉大。和,好學生100分再多,三好生再多,人格上卻只有0分,也不行!
只要我們像主人公金鈴一樣,就一定會成功升入高等初中的。
《我要做好孩子》讀后感5
快樂的暑假生活剛剛開始,我就結識了一個新朋友,她就是《我要做好孩子》里面的主人公,一個正在讀小學六年級的小女孩——金玲。
金玲的性格讓我欣賞。她最大的特點是跟誰都能“自來熟”,無論男女老幼或者尊卑貴賤,她一概都能搭得上話,聊得上共同的話題,時不時還把對方逗得哈哈大笑。和金玲相比,我覺得自己的性格實在太內向了,我從小就不敢和別人交流,更不敢向別人發表自己的觀點,遇到不熟悉的小朋友就更是感覺拘謹而無話可說。
金玲的善良令我感動。她天生就有小母親的意識,喜歡保護一切比她弱小的人。面對失去爺爺而無家可歸的幸幸,金玲十分同情,一再懇求媽媽暫時收留幸幸。就這樣,還是個孩子的金玲照顧起了比自己更弱小的幸幸。她還是一個有正義感的女孩,只要有人欺侮了身體瘦弱的尚海,金玲就橫眉怒目地站出來,肩膀一扛把那人撞出去。我也和金玲一樣,是個有愛心的女孩子,但是每當看到有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雖然很想伸出自己的手但是卻沒有勇氣,也許是我太內向不敢和別人交流的緣故吧。
金玲的機智使我佩服。在補課期間發生的“扔墊子”事件本來和金玲、尚海毫無關系,可是因為于胖對那些“好孩子”的怯懦使他對老師撒了謊。面對于胖的誣陷,金玲表現得非常鎮靜,她找到于胖,推心置腹地和他談心,又不動聲色地用話語恐嚇他,讓于胖乖乖對邢老師說了實話。而我在受到冤枉或別人誤解的時候,只會在一旁生悶氣或向爸爸媽媽告狀,卻從不敢和別人理論,更談不上能不動聲色地把事情處理好。
金玲一直在努力著,努力去做一個好孩子,可難道每天只知道學習,成績優秀就是好孩子嗎?難道對老師和父母的話百依百順就是好孩子嗎?我覺得好孩子的內涵十分豐富,它不全是由一百分組成的,真正的好孩子應該活潑開朗,有同情心和正義感,心地善良,懂得為父母和家庭分憂……
金玲,你就是我心目中的好孩子。
《我要做好孩子》讀后感6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名叫:《我要做好孩子》。這本書出自黃倍佳之手,生動的描寫了一個學習成績中等,但機敏、善良、正直的女孩子。為了做一個讓家長、老師滿意的“好孩子”,她作了種種努力,并為保留心中那一份天真、純潔,和家長、老師作了許多“抗爭”。最后,她和同學們一起充滿信心地走進升學考試的考場的故事。雖然她講得是一個六年級的學生,但與我的生活息息相關。
這本書的主人公叫金玲。很可愛的名字,一聽就覺得她一定是個很活潑的小女孩。她最大的特點是跟誰都能夠“自來熟”,男女老幼尊卑貴賤,她一概都能搭得上話、聊得上共同的話題,時不時還把對方逗得哈哈大笑。(有點像我)金玲的媽媽對孩子的成績看的很重要,而她的爸爸卻只希望孩子每天快樂就好。
在學校,金玲的成績一般。數學一塌糊涂,語文、英語還行,總的來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因為她思維敏捷,愛動腦筋,所以在上課時常常能受到老師的表揚,她的作文也能時不時寫出讓人耳目一新的精彩。可她有個最大的毛病,粗心。錯字連天,明明會寫但總是粗心寫錯。但這一切在一件事情發生后出現了改變。那一次上提高班,因為老師要晚來,大家就玩開了。金玲和她同桌畫畫,另外三個女生在玩枕頭大戰,不小心把枕頭打壞了。后來老師問起,就因為那三個女生是好學生,大家怕得罪她們就冤枉是金玲她們那些中差生干的。這讓金玲氣憤不已,下定決心要做個好孩子,不再讓別人欺負。后來在她的努力下,學習進步很大,并改掉了很多壞習慣,最終考出了好成績。
這本書告訴我們,只要愿意改變并加上努力沒有什么是是做不到的。
《我要做好孩子》讀后感7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讀課外書又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讀課外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開拓我們的眼界,一句名言說的好:讀萬卷書,行千里路。
暑假里我讀了許多課外書,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要做個好孩子》這本書。《我要做個好孩子》這本書是一個真實生活小說,講述了真、善、美,它就像一盒巧克力,濃濃的、淡淡的、甜甜的,苦苦的,它們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間。
剛剛看到這本書的封面時我很不解,因為書封面上的這個小女孩要做那么多的作業,她卻很開心的樣子,這是為什么呢?就這樣我帶著好奇心翻開了這本書。原來,圖上的這個女孩叫金鈴,是這本書的主人翁,她是一個胖嘟嘟的小女孩,在她爸爸媽媽眼中金鈴不是一個好學生,因為金鈴的學習成績在班中只能占中等,不升也不降。金鈴曾經也為父母、老師口中的好學生而努力過,也曾和老師做過“斗爭”。但她的成績還是只能占中等。
剛才說過主人翁金鈴手中拿著很多作業,看完全書我才知道,那不是她一個人的作業,而是全班同學的作文本,因為她們的語文老師生病了,讓金鈴當小老師給同學們上一節作文課,所以才有這么多作文本的。
在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情節是這樣的:金鈴和她同桌尚海是一對小活寶,有一次他們的數學成績全都考砸了,不敢讓家長簽字,便學報紙上當笑話登出來的作弊手段,就是用膠帶把以前家長簽字的名字揭下來,然后貼上去。可是再狡猾的狐貍也逃不過好獵人的眼睛,他們最后還是被老師發現了,讓他們面壁思過了。
通過這本書的閱讀,我認識到我們學生不但要成績好,還應該人品好、行為好,碰到需要自己幫忙的人,就應該伸出援助之手。千言萬語,萬語千言匯成一句話:好孩子應該做好自己份內的事,讓生活每天都豐富多彩。
《我要做好孩子》讀后感8
前兩天,我看了黃蓓佳的著作《我要做好孩子》。讀完這本書,我被書中那一個個看似普通卻有著非凡意義的故事感動著,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書中小主人公金鈴是一個六年級的小學生,她天真純潔,善良正直,是個積極上進的好孩子。為了做一個讓家長、老師心目中滿意的“好孩子”,她做出了種種努力……
在老師眼中她是一個成績平平的學生,馬上就要小升初考試了,媽媽卉紫為此很懊惱。金鈴的語文算得上不錯,英語最低八十分,最多九十分左右,最要命的是數學,她總是粗心,一看到數字就感到頭暈,所以總分總是被數學拉后腿,望女成鳳的媽媽看了心急如焚。媽媽其實很愛金鈴,可是卻不知道怎么愛,她常常以學習成績來決定對金鈴的態度,不分析其中的原因,以簡單的方法教育金鈴,可憐的金鈴對媽媽的愛有說不出的委屈,她多么希望媽媽能看到她優秀的方面,支持她,鼓勵她……
在“老師病了“這一篇中,金鈴的班主任邢老師突然生了怪病,金鈴寧可舍棄自己的零花錢,為老師買了一枝康乃馨,老師激動得熱淚盈眶,夸她是個好孩子,并讓她當小老師,給同學們上課,出題目讓他們做,晚上就自己捧回家一一批改,批完已經是深夜十二點了。就這樣,金鈴的成績逐漸上升,幾乎每次考試都穩拿全班前十。最終,她和同學們一起信心滿滿地走進了升學的考場……
雖然成績平平,但她很自信;朋友被別人欺負,她見義勇為;孤兒幸幸沒人照管,她毫不猶豫地領回家,還無微不至地照顧她;看到小鳥被頑皮的孩子弄死,她傷心流淚,竟寫下了《我真想為你早一片森林》,來表達要愛護小動物的心愿……在學習和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她都以樂觀的心態對待,為此,我非常地欣賞她。
放下這本書,我心中仿佛有了人生的目標:要想成功,必須努力、勤奮,更讓我堅信我要以金鈴為榜樣,做一個大家眼中的好孩子。
《我要做好孩子》讀后感9
作為這本書的讀者,我深受影響,從金鈴那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成績,從金鈴“不正常”的體重,從金鈴那委屈的聲音。
金鈴,語文成績和英語成績都還行。可數學成績真心是太差了。我讀到這本書寫金鈴數學的時候就想:她的成績也太差了,十道里面錯六道,而且都是粗心大意才扣的分,怎么那么粗心呢?但是,她依舊那么快樂。后來,她遇到了孫奶奶時,我就感覺到金鈴的救星來了。沒錯,金鈴的`數學成績一下子就上去了,哪怕孫奶奶不教她了,她依然成績還是那么好。我就覺得,金鈴非常的聰明,一點就通。
再說說金鈴的體重吧,餓……對于我來說她能把我飛得老遠,總而言之,這體型,貌似有點過了。我看到金鈴要減肥時,我就想,金鈴一定不會減肥的,只可惜,她被迫減了。我覺得她媽媽太狠了點,逼著金鈴吃減肥藥,金鈴還在學校里昏了過去。不過她媽媽也是很辛苦的,為了幫女兒減肥,自己先瘦了十斤,女兒卻瘦了五斤,不過金鈴后來又長了十斤,又胖了五斤,她媽媽也沒說什么,金鈴卻對自己的體重表示抱歉。話說,金鈴幼兒園玩鉆水桶游戲時卡住了,真是好笑。
最讓我受影響的還是金鈴喜歡老鼠這篇故事。我看到金鈴說自己是老鼠,好學生都是貓時,不禁震撼了,金鈴這句話包含了她所承受的所有痛苦。因為成績不好,而經常被老師說,而成績好的學生,老師每次表揚他們。不只老師,自己媽媽也這樣,每次考試考得不好的時候,總是拿好學生去遣責金鈴,總是去說金鈴怎樣怎樣不好,怎樣粗心。因此我十分同情金鈴,在別人眼里,老鼠是十分可惡,十分惡心的動物,而在金鈴眼里,老鼠是十分可憐的,她甚至覺得自己就是老鼠,一樣讓人討厭。
哪怕金鈴的缺點很多,但她也有優點,那就是,她有一顆善良堅定的心。因為,她要做一個好孩子!!!做一個成績好,討人喜歡,不胖,心地善良的好孩子。我要做好孩子。
《我要做好孩子》讀后感10
《我要做好孩子》這本書的作者是黃蓓佳,她雖然是北大中文系畢業的高材生,但她經常給孩子們寫東西,這本書主人公金玲的原型就是她的女兒,所以我覺得和我的生活幾乎一樣,都是講小生初關于好學校的事情,比如外國語學校了。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集講貓和鼠的。聽到這兒,你會說:“老鼠過街——人人喊打,老鼠真可惡!”主人公金玲卻偏偏喜歡老鼠,奇怪吧,在聯歡會中,金玲被他們班上的學習尖子倪志偉捉弄,在小品排練中當豬八戒。倪志偉雖學習好,但品質極差,還有她們班的好學生胡梅、劉婭如,每次考試都是高分,但犯了錯誤卻不敢承擔,他們就是偏偏被人喜歡的貓。而金玲說自己就是那可憐的老鼠,人人討厭老鼠,喜歡貓,他們不許老鼠這樣的東西活在世上,用貓捉它、用夾子夾它,毒藥毒死它,除了這些,還用火燒、石頭砸、腳踢……這些都是因為貓比老鼠聽話,模樣漂亮。這些關于貓和老鼠的聯想,出自11歲金玲的口中,在大人眼里,可見金玲是受了大委屈了。好在又被大人理解了。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分數并不代表一切,重要的是品格,一個人善良、誠實、無私、博愛,不論卑貴,他都是偉大的。當然,對學習一樣要認真,比如金玲,她后來刻苦用功。她也有一個雄心壯志,就是做一個好孩子,她一點一滴地進步,從不驕傲,踏踏實實地。
當然,作者雖然沒有寫到金鈴期末考試是不是理想,但我相信,只要金鈴付出了努力,成績好不好,父母都是會接受的,畢竟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呢?現實生活中也是一樣的,不管你考試考得好不好,只要你努力了,即使成績不理想也不會使你傷心,因為你已經懂得要努力學習了!
《我要做好孩子》讀后感11
這幾天,我一直在讀一本名叫《我要做好孩子的書》,書中講述了一位六年級女孩金鈴在學校和家庭的生活。金玲是一個學習成績不怎么突出,但卻是個有正義感、善良、機敏的女孩子。她一直在努力著:為了做一個好孩子而努力著;為了保留一顆天真、純潔的童心而努力著;為了讓家長、同學、老師滿意而努力著……
好孩子一定是那種學習成績優秀,各方面都出類拔萃的人嗎?不!絕不是!正如書中的邢老師所說:“好孩子的內涵太豐富,它不全是由100分組成的。”書中的主人公金玲能寫出那么好的文章,憑什么不能稱為好孩子?現實生活中那些關心他人、善待他人的人憑什么不能稱為好孩子?那些孝順父母、珍愛生命的人憑什么不能稱為好孩子?那些善良、正直、寬容大度又有一顆悲天憫人的高貴心靈的人憑什么不能稱為好孩子呢?
要做好孩子是每個孩子心中美好的愿望,但又為現實生活而困惑。正如書中所說的:“她是真的努力過,卻因為年齡、性格、能力等原因而無法比別人做得更好。她常常用快樂把自己掩蓋起來,而實際上心里很在乎別人的看法和態度,盼望得到父母的寵愛和贊美,盼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肯定。”所以我認為要做好孩子是一種理想,一種信念,更應該是一種堅持。
“我要做好孩子!”讀完這本書,這個聲音一直在我的腦海里盤旋,一直在我的心中激蕩。書中的邢老師有句話令我印象深刻:“老師相信你將來能做了不起的事,是一個外表平凡而靈魂偉大的人。為此我暗下決心:我一定要做一個好好學習、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奔跑,一起努力,一起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吧!
《我要做好孩子》讀后感12
前不久,我看完了一本書叫《我要做好孩子》,它主要描寫了一個叫金鈴的小女孩,在小學六年級時和父母、老師、朋友之間所發生的一些感人的、有趣的故事,并且書里還生動地描繪出了家長與孩子的心理。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發覺我似乎漸漸地喜歡上了這本書,它給我帶來了震撼和安慰。因為在家中,媽媽常常拿我和別的孩子比較,仿佛我就是一個人見人厭的丑小鴨,而別人家的孩子則是人見人愛的白天鵝。因此,我心中總是難以咽下這口惡氣,盡管我知道外婆是為了我好!可是,當我看到這本書的小主人公金鈴和我也有著共同的情況時,我心里頓時感到一絲安慰,原來,這件事并不是發生在我一個人的身上!
當我看到金鈴媽媽因懷疑女兒行為而跟蹤金鈴時,我心中不禁燃燒起一股無名的怒火,我不禁在心底里呼喊:天下間所有的父母,我知道你們都十分關心自己的兒女,盼望他們將來能夠飛黃騰達。所以,處處管著他們。但是,請允許孩子有一個自由的空間吧!保存他們心中的秘密,或許,這樣才是真正的愛他們!請相信自己的孩子吧,不要讓孩子們對父母失望!一些家長把孩子的分數看得太重,如果孩子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為何還要苦苦相逼?這樣一來,孩子不快樂,你們也不會快樂!作為家長,你們應該為孩子一個小小的進步而感到驕傲,不是嗎?有些家長說孩子必須要嚴加管教,不錯,孩子們是需要一些提醒,以免誤入歧途,可孩子們更希望得到家長的鼓勵,這才是學習最好的強化劑呀!難道你們忍心讓你們的孩子變成一個只會聽從吩咐,一天到晚只會做題的機器嗎?難道你們忍心剝奪孩子們一生中只有一次的短暫童年的所有快樂嗎?你忍心讓孩子的童年一片空白嗎?
我之所以喜歡這一本書,因為它寫出了孩子的無奈與苦惱,說出了孩子們想說卻又不敢說的話。其實我們都想做好孩子!只是好孩子的標準太高,我們無能為力!所以,親愛的家長們,請稍微降低一下好孩子的標準吧!我們會努力去做一個好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