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楊振寧觀后感800字(楊振寧讀后感600字)
感動中國楊振寧觀后感
《感動中國》是一檔非常有意義的節(jié)目,通過講述普通人的感人事跡,激勵更多人去做善事。本次我觀看的是第六季第一期《楊振寧:科學家的良知》,這一期讓我深受感動。
科學家的良知
楊振寧是一位享譽全球的物理學家,他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并在中國科技界赫赫有名。但是,在這一期節(jié)目中,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同于傳統(tǒng)印象中高冷遙遠的“大師”形象。楊振寧談到自己年輕時為了工作經常熬夜,甚至放棄了陪伴妻子和孩子的時間。但現在,他已經意識到時間無法倒退,所以他開始更加注重陪伴家人、關心員工和支持公益事業(yè)。
對父母的思念
在節(jié)目中,楊振寧也提到了自己對已故父母的思念。他說:“想著我的父母都離開我們好幾十年了,他們?yōu)槲腋冻龅暮芏啵覜]有能盡到孝心。所以每當我想起他們的時候,就會有一種很深的感情涌上心頭?!边@句話讓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親情的珍貴,也讓我更加明白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科學家也是人
在這個信息化、科技化的社會里,我們對于科學家總是有些神秘和遙遠。但是通過觀看這一期節(jié)目,我們看到了楊振寧身上不同于常人的一面,那就是他對生命和人性關懷的感悟。他說:“一個科學家最好具備良知和道德??茖W發(fā)展不能丟掉道義和倫理?!边@番話讓我感受到了科學與人文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
公益事業(yè)
除此之外,在節(jié)目中我們還看到了楊振寧對公益事業(yè)的支持。他曾經捐助過數千萬元用于資助中國物理學界研究生及青年教師,并參與籌建賽先生教育基金會、董浩云-楊振寧獎學金等多項公益事業(yè)。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一位科學家應有的社會責任感,他通過個人的影響力來推動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
結語
這期《感動中國》通過楊振寧的故事,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一個科學家應該具備的素質和責任。同時也呼吁大家關注公益事業(yè)、珍惜親情,用行動來證明自己是一個有良知、有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