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史上第一篇滿分作文,此文一出轟動全國,至今仍被人奉為神作
隨著高考志愿填報工作的陸續結束,一年一度的高考也即將落下帷幕。近年來,高考似乎有了一些不同尋常的平靜,沒有出現那些璀璨奪目的考生,這其中的原因或許與高考分數的屏蔽政策有很大關系。盡管有不少學子在高考中表現出色,但由于他們的成績被保密,外界對他們了解甚少。
要是回溯到以前,高考狀元一旦出現,便會引起一片熱烈的慶祝。但實際上,高考狀元或許各科成績都很好,總分也領跑,然而,高考的殿堂上,他們并非獨占鰲頭。令人刮目相看的是,某些考生,雖然總分不高,卻因某一科目的超凡表現,勝過了高考狀元。2001年的高考中,蔣昕捷,一名來自江蘇的考生,總分僅為527分,但他卻以一篇引領潮流的作文成為那年高考的一匹黑馬。
2001年高考語文閱卷中,一位閱卷老師偶然翻到了一篇名為《赤兔之死》的作文。盡管這篇作文以古白話文書寫,但它清晰明了,推敲透徹,令人深感震撼。雖然題材古老,但并未違反高考規定,更因其與考題緊密契合,文辭飛揚,語文閱卷組老師們紛紛給予高分評價,賦予其58分的高度認可。
江蘇省高考語文閱卷組組長何永康,一位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的教授,亦為博士生導師,閱完《赤兔之死》后,大為稱道。他表示:“既然已經拿到了58分,只差2分滿分了,再沒有太大問題,索性給滿分。”就這樣,江蘇高考史上的第一篇滿分作文應運誕生。
隨著這篇作文的曝光,立刻引起了全國中學教育領域的轟動。人們難以置信這樣一篇文章竟然出自一名高中生之手。連《人民日報》都將這篇作文轉載報道,全國各地的中學生也跟風學習古典文學。蔣昕捷,作為《赤兔之死》的作者,受到了各大名校的青睞。眾多高校紛紛伸出橄欖枝,盡管他的高考總分只有527分,但很多重點院校愿意為他特招。
雖然20多年已經過去,但蔣昕捷的《赤兔之死》至今仍被推崇為經典之作。每年的高考,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高考狀元。然而,在唯分數至上的競爭環境中,難以再見到像蔣昕捷和王云飛這樣的出色考生,也鮮有以文言文創作的高考作文能再現輝煌。當然,也有一些學生勇攀高峰,以文言文創作高考作文,但成功者寥寥,高分者更是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