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往事話變遷-1121字作文
時間不留人,轉眼之間,改革開放30年在繁華富強中度過。這30年來,中國有了什么樣的變化呢?以下是我對我爺爺的采訪。我:爺爺我作為二附小的記者,能采訪一下您嗎?爺爺:可以,你問吧。我一定盡全力回答。我:改革開放前城市、農村是什么樣的呢?爺爺:從前的農村,孩子們除了課本,其它什么書也沒有。不僅如此。人們的日子過的苦不堪言。以前中國窮,人們更是窮困潦倒。再加上賺了錢還要交稅,只靠那剩下一點錢養家糊口。
農村處境最不好,本來收入就最少,還要上繳農業稅。孩子們上學要走很遠的山路;各家各戶的農民們每天要起早貪黑地工作才能掙到一口飯吃,房子還經常漏水;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農村家家戶戶,全都窮得不像樣!單說農村還不行,那時物資相當的匱乏,就是城市里也沒幾家能過好日子的,買米要糧票、買油要油票、買布要布票、買肉要肉票、總之買什么東西都要票,沒有票你就是有錢也買不到東西。我:什么買東西還要憑票,我聽都沒有聽說過啊!爺爺那你以前的零食是什么?是糖嗎?爺爺:我小時候,沒有零花錢就用雞毛來換糖。賣糖的小貨郎很久才來一次。我那時唯一的零食就是菜地里的胡蘿卜、番薯,所以小貨郎一來,我很多時候都要用雞毛換糖吃。因為家里逢年過節才會殺雞,所以沒有那么多雞毛來換糖吃,父母當然不舍得給我那么多錢買糖,常常都沒得吃或只有一顆吃。
有一次,小貨郎來了,我向爸爸要錢換糖,爸爸沒給我錢,不知道是舍不得還是沒有那么多錢。那時我還幼小,不懂得太多事情,爸爸便拿一張紙給我,糊弄我,我還以為是錢呢,拿著紙興沖沖地買糖吃。結果小貨郎說這不是錢,糖就又沒吃成了。我:以前的條件真差啊!那改革開放以后呢?爺爺:改革開放以后人們是吃的飽,穿的暖。以前的小孩一個個面黃肌瘦,無精打采。現在的小孩一個個白白胖胖,精神飽滿。以前人們大多數都是步行的。如今人們有了自行車、電動車、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出行變得更方便了。還有房子也變了,成了鋼筋、水泥的,就不會漏水了。馬路也變寬了、公園變美麗了……。
這30年來,全國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哇!變化真大啊!爺爺說是總體的變化,那我們衢州呢?爺爺:嗯衢州的變化也不小。原來市區范圍很小,街道很窄兩邊都是低矮的平房。你看如今市區變得越來越大,都已經跨過衢江發展到西區了。窄小的街道被寬闊的柏油馬路代替了,馬路的兩邊,高樓大廈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就說我們身邊的斗潭河吧,原來是一條污水河。
一到夏天就臭氣熏天到處是蚊子飛來飛去,再加上風一吹臭氣就吹進家里來讓人無法忍受。現在呢經過污水處理河水變清了,兩邊還建起了公園變成了綠化帶,夏天再也沒有臭氣了,還有一陣陣花香呢!我:謝謝爺爺我的采訪結束了!我心想:改革開放,為中國立下了大功。是改革開放,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是改革開放,讓中國過上了好日子!讓人民過上了好日子!我們要感謝鄧小平爺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一國兩制的奠基者,是他,推動中國走向繁榮和現代化,使我們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改革開放,一定會讓中國的日子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