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鄉新貌看秀山發展-756字作文
吃過晚飯,我和媽媽、兩位阿姨漫步在家鄉的小路上,望著沐浴有夕陽中美麗的家鄉,我們不約而同感嘆到:“家鄉的變化可真大呀!”我的家鄉在龍池,我很喜歡家鄉。媽媽對兩位阿姨說:“龍池是秀山縣重要的一部分,這一部分包括文化、政治和經濟,是整體的一部分。
龍池鎮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濃縮著秀山的文化、政治和經濟的滄桑巨變。”記得我上小學一年級時,家鄉都還貧窮落后。一條崎嶇不平的羊腸小道,一到下雨天就變得泥濘不堪,走不了幾步,鞋底就會沾滿泥土。車子一開過,更是飛濺得一身水。下雨天上學都是媽媽穿筒靴送我一段路程,然后又換一雙鞋走路。
到了冬天,一下雪,小路就變得很滑,走在上面,一不小心就會摔跤。道路兩旁是光禿禿的,只有幾棵垂頭喪氣的小樹,把頭伸出在地面,膽怯地看著這個陌生的世界。房子前后的垃圾隨處可見;腐爛的廢物散發出陣陣臭氣……街道上也沒有超市,想買點反季節的新鮮東西就要到縣城才能買到。
可是現在不同了,在黨的正確領導和家鄉人民的辛勤勞動下,家鄉變了。一條條寬闊的水泥馬路代替了原來的泥濘的小路,火車、鐵路線經過龍池鎮,昔日破舊的房子變成了一幢幢的樓房。公路兩旁便是挺拔的樺樹,就像守衛邊疆的士兵。
龍池街有幾家超市了,柜臺前,人們排著隊伍交錢,售貨員滿面笑容迎接顧客。現在每家每戶都有彩電、電話,都用上了自來水。是的,是改革開放給農民們插上了翅膀,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多了。昔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
伴著家鄉的變化節奏走向致富的道路。我們家鄉的人們,就像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媽媽說她深深地感到:“改革春風吹大地,家鄉舊貌換新顏。”與過去比較,我發現家鄉確實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少年朋友們,火車的鳴笛已經在我家鄉吹響,她將架起不同地域、不同語言、不同性別、不同思想的友誼之橋。
讓我們家鄉的人們不只有家鄉意識,也有秀山意識、重慶意識、國家意識、未來意識……一路上有你、有我,讓大家共同努力,用知識和才能為我們添上有力的翅膀,去創造美好未來。共同編織秀山別具特色的未來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