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寂寞舞一場悲壯人生-982字作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中華民族浩浩蕩蕩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能被世人公認為是英雄的,最多只是被時間的流逝積淀在歷史長河的底部,卻永運也不會被“淘盡”。
英雄是什么?一個一生轟轟烈烈、戰績名垂千史,流芳萬代的人才算得上是英雄?一個一生為事業奮斗,最終得以報國的人才是英雄嗎?我不能否定這一點。但我想,一場悲壯的人生勝于一切對英雄的贊美!他們的一生是壯闊的。五千年的歷史長河,有岳飛勢如高山墜石,破空而來的“還我河山”!有陸游意氣風發,豪情萬千的“朱顏青鬢,擁雕戈西戎”;有辛棄疾壯志凌云,激昂奮發的“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還有諸葛亮一生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文韜武略……
他們的一生是坎坷而燦爛的。從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豪氣;至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壯氣。從陶潛“采菊東蘺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隱生活,至柳宗元那“悄愴幽邃”的小石潭,再至歐陽修“醉能同其樂”的能屈能伸——他們的故事被一代一代的人訴說著,永遠也不會停止!這中間,又豈僅僅是他們驕人的功名、戰績,流芳百世的經典?——更是因為一個“悲”字,為他們的人生畫上一個感嘆號!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飛這樣被終結了生命;“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陸游政治上的屢不得志,也終于讓這位一代忠臣在“家祭無忘告乃翁”中去了;“醉里挑燈看劍”辛棄疾只得在夢里回到“吹角連營”的沙場……武人精忠報國,卻沒有戰死沙場,寂寞地度過了自己凄涼、孤獨的余生;文人仕途也屢不得志,或獨自一人游歷名山大川,或隱居寄情于山水之間。在我們看來,他們擁有“生前身后名”,但他們的內心卻是寂寞的,在感嘆著“可憐白發生”的同時,看著、等著自己死去。“白首為功名”到頭來只是一場“空悲切”。“志未酬,志未酬。問君之志幾時酬?”古人的悲切是我們無法悉知的,他們蒼涼的一生也只能換來我們的一聲嘆息。
——然而,讀過他們一首首的詩句,翻過他們一頁頁的歷史,我仿佛看到了那一個個不屈的,內心孤寂的靈魂傲然立于歷史之巔,訴說著自己生前的未酬之志,舞著那一段悲壯的人生!當我們在歷史的長河中前行時,總不會忘記這些舞動在高山之巔的靈魂,他們在鼓舞著人們向前進!歷史總是弄人的,或許他們一生的寂寞是生來就被注定的,但他們卻用這“寂寞”舞出了一段如此可歌可泣,如此凄婉而又悲壯的一生!一場寂寞的人生竟也可以變得如此偉大,我們又何必去追求和在意那些無關緊要的種種呢?也和他們一樣,舞好自己的人生,即使我們寂寞,我們惆悵,我們迷茫……這也就沒什么遺憾了!“一壺濁灑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淡中。”世人嘆了也就嘆了,留給我們一些思索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