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中善若火,下善若石-875字作文
善良是有差別的。分為上善,中善和下善。
最下等的善,非但不能達到善的目的,有時反而弄巧成拙,把本質的善變為表面的不善。這樣的善,實在沒有善的必要。因為這樣實在是為他人添了麻煩。
而中等的善,比下等的善看起來要好得多,卻太顯山露水了。在大街上,布施米面,周濟窮人便是這樣的善。這樣的善,很難分清真假。因為這樣的真善之人是不會善的,這樣的偽善之人定是為了贏得聲名。因為這樣的善實在太容易被識出來,叫人一看就知道是在行善。
最上等的善,在我看來,就應當符合這樣四個字:上善若水。就是說,要像水一樣,人們每日使用水,卻不知道這些都是水的善行,也從來沒有感激過水。這樣的善,大概是最高的級別了吧。
也許對旁人來講,這個標準實在太高,太高。也許,他根本就沒有想過要行善。但是,對渴望成功的人來說,這個標準是必須達到的。曹操就是一個渴望成功的人。在講天子迎奉到了許縣后,將自己的一套珍貴的黃金酒器獻給了天子。其實,與其說是奉獻,不如說是施舍。因為當時的漢獻帝無異于一個叫花子,讓他用這樣的酒器簡直就是奢侈的享受。而曹操卻不說是進獻的,而說是奉還。他說,這是天子的父親賜給他父親的父親的,現在天子剛好需要它,而自己德行又不夠,而且,留著也沒有實際的用處,理當奉還。于是,漢獻帝因此十分感激他,以后什么事都征求他的意見。這就是施行上善的好處:它能讓你一輩子受用不盡,更能恩澤后世。就像水,恩澤后世。
但是,有的人雖然渴望成功,卻不想如此行善,最終落得個死于非命的下場。這樣的人在三國時代也有的是。比如說:許攸。這是一個貪心的人,叛離了袁紹,投降曹操。在幫助曹操打敗袁紹后,他變得十分自負,常常告訴曹操:要是沒有我,你的疆域才不能達到現在這個地步呢!當時正是用人之際,曹操沒有把他怎么樣。但在曹操一統北方之后,很快就借故殺了他。其實,他只不過想要曹操記住他的好而已,以便日后享受富貴榮華。這就叫中善:有時能助人渾水摸魚,有時卻能把行善者拖入泥沼。就像火,救人,也害人。
行下等的善是萬萬不能的。比如東郭先生。明明知道那是一匹狼,卻依然救他逃離獵人的捕捉。最后,如果沒有老者救了他,他一定已經喂飽了那只狼。狼呢?自然是繼續禍害人們。這大概就是行下等的善了吧。下善就是把善行給了世界上最不該接受善意饋贈的人。就像石,擋住了他人去路。
現在,請大家再不要去行下善了。希望大家能夠記住:上善若水,中善若火,下善若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