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游記-472字作文
烏鎮游記在一個微雨的初夏,我和老爸去了一趟烏鎮,我魂牽夢縈的江南水鄉,知道烏鎮是因為昭明太子的“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循著淡淡書香,我走在了烏鎮綴著淺綠青苔的青石路上錯落有致的白墻;斑斑駁駁的朱門,風雅古樸的茶樓,古樸的門洞,質樸的板門。讓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歷史的幽徑里。白天,窗外就是古橋綠水,夜間,枕邊響著船楫劃水聲水鄉小鎮,走進歷史時空的是那些如星光般燦爛的文化遺跡:昭明太子讀書處、翰林第、立志書院、文昌閣……,昭明太子不是烏鎮人,大名鼎鼎的沈約也不是。
沈約的父親葬于烏鎮,昭明太子做了沈約的學生。
這樣,為父掃墓,沈約就來到了烏鎮;從師讀書,昭明也來到了烏鎮。于是,這里便有了昭明書館,而烏鎮的人文歷史平添了一頁輝煌厚重。雖然書館早已毀坍,只剩下石牌坊一座,但吟誦之聲卻可越千年而入耳。
烏鎮文風郁郁,教澤綿長就是從這里開始的。幽幽的水巷,流水悠悠,。在靜謐中,烏篷船在清碧的河道里搖出的咿呀櫓聲,人們輕輕的細語聲,腳步扣著石板的踏歌聲,和成了一曲淡雅深情的民歌,仿佛走在詩經的質樸中。
江南,依舊有雨。有雨的烏鎮,恰如古舊宣紙上的一幅水墨丹青!聽細雨敲打著路面的滴嗒,看雨絲在小巷與民宅間交織出的朦朧。兩岸的迎春花沁綠了又一個美麗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