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里的笑話-497字作文
“沒有人知道為什么,小時候的傻事總是那么多……”這是我一個姐姐常常說的一句話。對呀。有時候,傻事總會從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中發生。小時候,我愛在客廳里玩,媽媽也愛在客廳看書。
一次,媽媽正在念《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正在拍皮球的我覺得很有趣,因為每句話都是三個字的。當媽媽念到“茍不叫,性乃遷”這句時,我覺得有十五分的疑惑,終于忍不住問媽媽:“狗不叫?媽媽,什么狗不叫啊?是不是樓下張爺爺家的狗不叫啊?難道是生病了……”
媽媽聽了我的話,一口口水差點噴到我的臉上,“哈哈哈”地笑起來,沒把媽媽小翻是不錯的,但是媽媽身邊的爸爸笑得差點喘不過氣來。媽媽邊捂著肚子邊說:“不是啦!是狗不叫啦,狗不叫?好像是茍不教……”連媽媽也被我搞糊涂了,我也糊涂了,說:“什么嘛?都是狗不叫啊?”爸爸說:“是,是茍不,教……你,你以后就明……明白了。”爸爸被我笑得連話都說不明白了。我徹底崩潰了,因為不僅我不明白,而且媽媽還在想呢!“到底是狗不叫還是茍不教呢?是茍不教吧?對,女兒,我知道了,是茍不教。”
我又被弄糊涂了,說:“哪兒有這么多的狗啊?張爺爺有買了?我怎么不知道?”自從那天以后,我一直想了一天。直到有一天媽媽把《三字》印來給我看,我才知道,原來“狗不叫”是“茍不教”啊!我不禁笑了起來。是啊,“茍不教”當成“狗不叫”,現在想起來,真是覺得好好笑哦!如果編寫《三字經》的人還在,一定會被我氣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