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多好的草地也會有瘦馬有感-814字作文
今天,我看了一幅叫《多好的草地也會有瘦馬》的畫,有了深刻的體會。
畫是這樣的:在一個遼闊無垠的草原上,長滿了鮮嫩的綠草,藍藍的天空中飄著一朵朵白云,好美啊!在這片草地上,生活著一群馬,有六匹馬努力地尋找草,吃著草,看上去膘肥體壯,顯得格外駿美,還有一匹馬躺著睡覺,它顯得與眾不同,瘦得連肋骨都清晰可見,衰弱得站都站不起來了。是什么使它奄奄一息,這么可憐呢?仔細看,我突然發現它嘴邊的草已吃光了,可它只要再向前走幾步或轉個身就能吃到鮮嫩的草了,然而,就連這舉足之勞的事它也懶得做,怪不得骨瘦如柴呢!同一塊草地,同樣是馬,差異卻這么大,看來外部條件不如內在因素重要啊!
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里,在人類歷史上,許許多多的前輩是靠著勤奮戰勝貧窮取得成就的。像范仲淹,他小時候那么窮,一天只能吃兩碗稀粥,可卻衣不解帶地晝夜苦讀,通過努力,最后他金榜題名考中進士當了大官,還成了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還有乒壇名將鄧亞萍,運動條件并不好,人又長得矮,在一般人眼里根本不適合打乒乓,可她訓練起來不要命,汗水濕透一雙鞋,換上一雙再練,連食堂師傅都說:“鄧亞萍來吃飯了,訓練館內沒人了。”就是憑著一股子拼勁、狠勁,打起比賽來的虎勁,這才成了世界冠軍。試想,這不正是“天道酬勤”嗎?
古往今來,在如今開放的年代,還有一種類似情況。你以為外地來的人,做生意時沒太多錢,成功率就比本地人低嗎?不!只要他們腳踏實地,講質量,講信譽,勤勤懇懇,取得大家的信任,比起那些上班挑輕松的活干,下班打麻將、玩游戲混日子的本地人可強多了。所以,平常人只在遵循這個“勤”字,沒有做不成的事。不提社會,就拿我們自身來說吧。我媽媽讀書時學習成績不錯,后來還當過老師,可每當我問她問題時,她經常以一個“兇狠”的“不知道”很干脆地來回答我,為這,我一直很生氣。
現在,看了這幅畫,我才發現自己大錯特錯了,就像懶馬只啃嘴邊的草一樣,可以先止住一時的饑餓,可總有把草吃完的時候,嘴邊的草吃完了,馬還得向前走才能吃到草,現在貪圖輕松,自己不動腦筋,只依賴媽媽,可媽媽幫得了我一時,卻幫不了我一世呀,我還是得自己努力才對!想著想著,我不由下了決心,無論如何不學這只懶馬,不能因為一時的懶惰而影響了一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