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草原的生靈-1192字作文
今年我去了向往已久的內蒙古,那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首先,我來介紹一下草原的生靈吧。我介紹的第一種生靈有些可怕,它的名字叫“蜱”,我們是在去駝峰嶺天池的路上,看到旁邊的標牌上寫著“注意防蜱”,當時同行的叔叔阿姨們都不知道是什么東西,我爸爸媽媽也不知道。于是我告訴他們這是一種吸血的昆蟲,它的嘴像一個鋸子,前端比較尖銳,可以鋸開人的皮膚,然后吸血,最后鉆進人的血管,可以到達人的大腦,破壞人的神經,甚至致人于死地。
導游告訴我們這個季節蜱已經變成成蟲飛進森林里去了,不要太擔心,但是絕對不能到草地和森林里去,防止被咬。幸好,我們全體人沒有一個遭遇蜱的攻擊,你說這種昆蟲可怕不可怕?
下面我要介紹第二種生靈——“沙啦啦”,它的名字聽起來就像一種聲音,的確是的,因為它飛起來的時候翅膀會發出“沙啦啦”的聲音,就像蜜蜂飛時發出的“嗡嗡”聲一樣,當地人于是管它叫“沙啦啦”了,很形象吧!它是一種蝗蟲類的昆蟲,比起一般的蝗蟲要大一些,翅膀是彩色的,可謂五彩繽紛。我在草地上“辛勤勞動”,終于捉了一瓶“沙啦啦”,真過癮啊!我仔細觀察瓶里的“沙啦啦”,有一只小不點死了,沒想到,它的同伴們竟然一擁而上爭著要吃它的肉,它們用尖利的下顎嘶咬它,最后把它吃了個一干二凈,真是慘不忍睹!
我想要是人類像他們這樣,我們是不是都要滅絕了?第三種我要介紹的生靈是鼠兔,鼠兔是因為它似鼠非鼠,似兔非兔而得名的。它的家一般在巖石縫里,我們在杜鵑湖邊,有幾位教授爺爺在火山巖上發現一只黃色的鼠兔,立刻告訴了我們哥倆,只見鼠兔“哧溜”一下鉆進了巖石縫里,不見了。我們的爸爸拍下了一張珍貴的小鼠兔的照片,我們高興極了。第四種生靈就是草原的靈魂——羊,成群的羊就像一大團棉花糖,羊群中的山羊角豎得老高,好像是棉花糖里添了什么新玩意,很有創意的棉花糖。聽導游哥哥說,羊群中大多是綿羊,會參雜幾只山羊,因為山羊比綿羊聰明,能找到肥美的草地。山羊的脖子比綿羊長,看得遠,所以一般做頭羊。
導游哥哥還告訴我們他小時候騎在山羊背上,被山羊頂出了兩米多遠,他爺爺非常生氣,心想這只羊竟敢欺負我寶貝孫子,當晚那只羊就成了導游哥哥的盤中餐——手扒肉。說起手扒肉,我也看到了,但是我覺得肥肉太多了,沒吃。沒有羊的草地非常肥美,但是沒有生氣。有羊的草地,雖然被羊吃了,看上去不是很肥美,但是很有生氣。
我還是覺得羊是草原的靈魂,騎馬的牧羊人是羊兒們的靈魂。最后再說說大家都熟悉的生靈——馬,近距離的看到馬是在阿爾山森林公園的邊上,那是在靠近森林的一片草地上,有許多白色的、黃色的、紫色的小花點綴其間,馬兒們在上面悠閑自得地吃草,有黃色的、黑白的、褐色的馬兒,他們沒有馬鞍,也沒有籠套,多自在啊!到了七仙湖,我看到了一排蒙古包,還有套了馬鞍的馬,這些馬是不幸的,它們是供游人騎玩的。
剛一下車,我就沖著那些馬跑過去,恰好看見一匹馬在點頭,我還奇怪它為什么點頭,只見它馬尾一撅,拉下一泡屎,像塊大餅,笑死我了。我央求媽媽讓我騎馬,我們買了兩張票,在專業騎手的保護下,我先上了馬,真難受,馬鞍好硬啊!我的腿被磨得紅了,馬兒慢悠悠地繞著蒙古包轉了一圈,爸爸幫我拍了一些照片,雖然腿難受,但是還是很高興!草原上的動物真是太美妙了,真想以后再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