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漸淡漸遠-726字作文
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的粉墻黛瓦,幾乎就是江南民居的代名詞。微風拂起輕揚的柳枝,鄰水而居的水弄堂卻依稀可見,它靜靜地佇立在水邊,似乎在娓娓地道著一段被人淡忘的歷史。
自從遠祖泰伯東奔梅里,江南這塊豐腴的土地便孕育了豐富璀璨的吳文化,世世代代棲息在這里的勤勞居民,用智慧和汗水把那黑白的顏色鐫刻在水鄉澤國。
獨自漫步在一條老街上,它的名字似乎在歲月的流逝中,被人淡忘,但是那純粹的黑白,浸入我們的靈魂。碎石青磚隨意鋪就的小路,青苔依附而生,默默地散發著泥土的清香。破舊的樓門,每一道縫隙中似乎都流淌過一段遠逝的歲月,標記著歷史年輪的輪回。行走在悠長的小巷中,只剩下腳步與磚石相碰的聲響在巷道里寂寞地回旋。曲折的小巷深處,孤獨的矗立著那些呈磚木結構的老房子,粉墻黛瓦,高聳的馬頭墻,精致的磚雕門樓,每一個細節都閃爍著工匠的獨具匠心。時而可以看到午后的陽光在粉墻上慵懶地流瀉下來,滿頭銀絲的老翁老嫗沐浴著陽光,坐著竹藤椅,手中緩緩地搖著蒲扇,悠閑地扯著家常。如果遇上下雨的天氣,可以看見雨滴從黛瓦上傾斜下來,連綴成珠簾,跌進水塘,激起水花,蕩漾開去一圈圈漣漪……
這一切,不曾刻意地修飾,只是潑墨而就,繪成這一幅渾然天成的圖畫,素凈卻不失雅韻。
時光的侵蝕,時代的刻剝,這黑白也在漸漸地褪色,遺落在時間鏤空的縫隙中。
自列強叩關以來,西方文化如潮涌入,地處于東南沿海地帶的江南,也最早地受到了西方的影響,在民居中融入了大量的西方元素,就連當年成排的民居也被小洋房、別墅取代。而隨著現代化的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摩天大廈像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鱗次櫛比,漸漸遮住了那溫暖的陽光,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商業氣息,而原來那恬淡的鄉土氣息早已煙消云散……
一切都是過去時了吧。
這帶著歷史厚重的色調的黑白,在工業化、城市化的腳步聲中漸行漸遠。但是在我們心里某個角落,粉墻黛瓦依舊……
這永不褪卻的顏色,據說一直是國際流行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