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生活-1172字作文
外婆出生在舊社會,長在新中國;媽媽是伴隨著文化大革命而出生的;而我,則是21世紀落腳的,我們三個人經歷了三個不同的歷史時代。
外婆出生時,家里一貧如洗,窮得響叮鐺。幾代人擠在一個又破又爛又小的茅草房里,大風一吹,茅草房搖搖欲墜,下雨時,外面下大雨,房里下小雨,房子里什么東西也沒有,與今日的高樓大廈及富麗堂皇的裝飾相比,真是天上人間。那時外婆全家人吃不飽,穿不暖,外婆說她七歲時就去給地主家放牛,每天起早貪黑地放牛,地主家還總是不滿意。外婆每天吃得是地主家的剩飯剩菜,而且還是饑一頓飽一頓的。那時能上學的只能是富人家的孩子,外婆當時夢寐以求的愿望就是能讀書,但是環境所迫,外婆大字不識一個,可憐的外婆連自己的名字都不知怎樣寫。
媽媽總共有兄妹五人,全靠外公、外婆種田含辛茹苦地養大。外公、外婆特別勤勞,通過不懈努力,把茅草房改造成能給媽媽兄妹五人遮擋風雨了的小瓦房,小瓦房只有一廳二室一廚房,三個舅舅睡一室,外公、外婆睡一室,媽媽和姨媽只能在外公、外婆房間里另搭張小床睡覺。媽媽說她當時最渴望得就是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房間。媽媽小時候奢望能天天吃上白米飽飯,根本不知道零食為何物。手表、自行車、收音機、黑白電視機也是媽媽兄妹們的夢想。媽媽那個年代穿得是統一灰色的衣服,根本沒有像現在這樣形式多樣、五顏六色的衣服。老大穿小了老二穿,老二穿小了老三穿……也不分男女裝,補了又補,有一句順口溜“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是媽媽那個年代穿著得真實寫照。
外公、外婆深知不讀書的苦處,再苦再累就是賣血也要讓媽媽兄妹讀上書。媽媽他們每天放學回家首先要先幫家長干活,晚上才能寫字看書。那時鄉村還沒有通上電,晚上媽媽他們兄妹共用一個煤油燈圍做在一起看書寫字,伴隨著他們兄妹五人的呼吸煤油煙四處飄散,讓人嗆得受不了,風大一點煤油燈就被吹滅了,熄了點,點了熄,半夜學習下來,媽媽兄妹們熏成了小黑人。還好,盡管物質匱乏,媽媽兄妹們你追我趕,個個都有出息,都有一份不錯的工作。
可是,今非昔比,經過中國人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出生在21世紀的我,已經住上了寬敞整潔的高樓大廈,我家房子裝飾得非常漂亮,華麗的燈具、典雅的家具、大大的液晶電視、別致的電腦等一應俱全。而最令我樂意的是我擁有自己獨立的書房和一個完全屬于自己有創意的房間。我吃穿不愁,天天想吃什么就有什么,零食不斷,補丁的衣服是什么樣我都沒有概念。
出門若不想走路,打車;若想看書,書店和上網任由你選擇。“無所不能”的電腦,可以讓你足不出戶玩游戲、查資料、聽音樂、看新聞、買賣商品,還能通過電子信箱在幾秒鐘之內發送信件。我現在上學國家已實行免費,小孩子義務階段不上學,家長還將受到處罰呢!我的業余生活異常非富多彩,練習書法、學習舞蹈、學習唱歌、溜冰、打羽毛球、上游樂園等等,忙得不亦樂乎。
我們三代人見證了三個不同的歷史年代,我雖只是個小學生,但仍真真切切地從身邊感受到了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我們應好好學習,提倡勤儉節約,反對奢侈浪費,珍惜改革開放的偉大果實,長大了好好報效祖國,為祖國的更加強大做出自己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