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孟子中"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感-494字作文
這段話的意思是,天的時間變化和天氣可以阻擋敵軍,但比不上地勢,如果地勢不好,對敵人會造成更大的損失。可地勢又比不過人和,人只要和睦相處,團結一心,就可以戰勝敵人。比如如這個城內很重要,城內有三里,外城有七里,敵人肯定會選擇一個好天氣來進攻,但敵人包圍卻無法取勝,這就是天時不如地利。
又譬如那有一座城樓,城墻不是不高,護城河的溝不是不深,兵器不是不堅硬和鋒利,糧食也并不是不多,但是士兵們如果棄城而逃,這個城就會被攻陷,這就是地利不如人和。寒假看了電視"封神榜",發現孟子的道理的確很有道理。
譬如《封神榜》中的周文王、武王和商紂王,天氣對兩者沒有什么關系,西岐的占地面積小,紂王所占據的面積大,不一樣的地勢,為什么周武王就可以打敗商紂王呢?因為人民的問題,商紂王殘暴野蠻就連黃飛虎也投奔了西岐,商紂王卻不知事情越來越嚴重,對朝中的事視而不管,還重用奸臣費仲,尤渾,殺害忠良比干,勞民傷財,到處搜刮錢財,真是無惡不作。而武王不一樣,從不做那種傷天害理的事,都在為人民做善事,還給人民減稅,減輕人民的負擔。因此,許多名人和各路神仙都來幫助他,正因為他為人清正廉潔,得到了許多人民的擁護,人民便團結起來,打敗了商紂王。
孟子的話說的很深入,把武王用兵的道理都講的淋漓盡致了,即使過去了二千多年,仍然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