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十六計》有感-421字作文
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善于思考的龐統,能言善辯的蘇代,聰明伶俐的孫臏……他們并不是天生頭腦靈活,能隨機應變。他們的一番成就都來自于書。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讓我們一起去參觀一下《三十六計》里的黃金屋吧!
在我的腦海中《三十六計》就是古代的群英榜,訴說著古代人們的聰明才智,教導和啟示我們遇困時需要謹慎,三思而后行,從而反敗為勝。全書共分六類: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并戰計和敗戰計。最讓我難以忘懷的一計是“瞞天過海”。傳說李世民為安定邊疆,親自率領三十萬大軍渡海,為了不讓唐太宗擔心,他的下屬用了瞞天過海之計。晉國重耳的大臣也是運用此計讓重耳離開了紙醉金迷的生活,離開齊國回國成就霸業。
縱觀實際生活,人們也都無時無刻不在運用著這些計謀:警察常常運用“聲東擊西”和“調虎離山”之計抓壞蛋。小偷常常干著“順手牽羊”、“混水摸魚”的勾當,解放軍運用“反間計”抓特務。如果我遇到大同學欺負我,我一定用上三十六計中的“走為上”之計。牛頓說過:如果我比別人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多看書,看好書一定能讓我們變得更加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