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對錢的認識-1196字作文
(一)中學生的金錢觀
一個人對金錢的看法往往能反映出其消費的觀念及理財的意識。因而我們在問卷中設計了“你認為錢是什么東西”的問題,借此來反映出中學生的消費行為的內在依據。調查數據統計,約有40%的學生認為金錢的作用在于滿足生活需要,23%的學生選擇金錢應多用于積極的慈善事業,做有意義的事情,而認為金錢是用來滿足自己隨心所欲的要求的中學生竟占了33%。從這一組數據看來,現在中學生對金錢的看法還存在一定的偏差,有相當一部分搞不清他們所掌握的金錢的價值之所在。而這恰好反映出中學生高消費,亂消費的內在原因。
(二)中學生的消費觀
中學生一般都有零用錢,但是零用錢的多少不同,來源不同,自由支配的程度不同,使用也不同。所以,我們主要是通過中學生花零用錢的情況來反映出學生的消費觀。在問卷中,我們通過設計與此相關的幾道題目。從統計的數據看來,71。4%的學生每月都能得到父母給的零用錢,可見,他們的零用錢的來源是穩定的,這為他們的消費提供了物質基礎。有47。6%的同學每月的零用錢都50元以下,31%的學生零用錢在50-100元之間,19%的學生零用錢在100—200元之間,9。5%的學生零用錢在200元以上。如果一個家庭的平均月收入是2500元,59。5%的學生每月零用錢50—200元不等,這筆開支不算小。如果說零用錢是消費的穩定基礎,那么一定數量的零用錢便是消費的堅實基礎。71。4%的學生能夠或大多能夠自由支配自己的零用錢,并且有38。1%的學生是有計劃地使用的,還有38。1%的學生是沒有計劃但能有節制地使用零用錢。可見,現在不少父母對于子女使用零用錢給予很大的支配空間。沒有過多地干涉。這也反映出中學生消費時的靈活性、隨意性。調查數據還反映出66。7%的人把零用錢用于購買學習用品,35。7%的人用于上網或娛樂。從所占的比例最大的兩項消費可以看出,購買學習用品仍然是作為學生的一項最主要的消費,而上網娛樂或許是這個網絡時代的必然產物,可能這個數字還會上升的趨勢。
對中學生零用錢狀況的調查結果呈現出兩個特點:經濟來源穩定,數量可觀。正是由于這兩個特點,所以,中學生在消費時可以自由支配、隨心所欲,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消費行為。
(三)中學生的理財觀
金錢觀、消費觀和消費行為的綜合分析基本上能反映出中學生的理財觀念狀況。從33%的學生認為金錢是滿足自己隨心所欲的要求,到大多數學生能夠支配自己為數不少零用錢的情況中,消費表現出來盲目性,我們可以看出,中學生的理財能力基本上處于零水平。為了印證這一推斷,我們在問卷中還設計了幾道理財知識有關問題。如,“你所知道的有哪些投資的方式?”“你曾參加過或通過父母幫助(以父母的名義)哪些投資?”“你會不會正確使用銀行卡消費以及使用ATM機?”等問題。從學生回答的結果來看,93%的學生缺乏現代城市生活經常觸及的基本經濟、金融常識,不清楚自動取款機、銀行信用卡的服務功能,另外,雖然不少學生都在銀行有著自己的獨立帳戶,但大多由父母直接管理,對存錢取錢、銀行利息計算都沒有感性的認識。
那么,是什么原因在根本上影響和左右著中學生的金錢觀和消費觀,進而導致理財能力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