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畢淑敏散文》有感-732字作文
當我第一次拿到>這本書時,就覺得挺有意思的。拿到家中我仔細閱讀,發現畢淑敏的文筆非常不錯,而且還帶有點醫藥味兒。
整本書大都是圍繞一個主題——愛。她寫得每一篇散文中,每一個都有一個愛的故事。包括母愛,友愛,愛情等,不論大大小小的故事,都一覽無余。她居然能用“愛”作為題材寫出三十幾篇散文,不得不叫人佩服。在這之間,畢淑敏的“自序”和“青蟲之愛”這兩篇文章讓我印象最深刻,自序躍然簡短,用的都是非常樸實,平淡的語句,但里面時時刻刻都讓人感到幽默,詼諧。
“青蟲之愛”是一篇記敘文式的散文。文中描寫了作者的一位朋友,她從小就怕小蟲,一見到小蟲就非常害怕,但有一次她到畢淑敏家做客,在廚房中碰到了一只小青蟲,畢淑敏下意識把它拿到手中往外面拋,但她的女友卻鎮定自若。畢淑敏很奇怪,就問她什么時候開始不怕小蟲了。
于是女友就對她說,她其實還是怕小蟲的,只不過在臉上沒有表現出來,一般人是看不出來的。接著,她又對畢淑敏講起了她是怎樣練就這種本領的。有一次,她帶女兒去公園玩耍,突然有一只小蟲就在眼前,女兒好奇地把小蟲放在手上,仔細地看,為了不讓女兒像她一樣一輩子怕小蟲,她也強忍著害怕,也一起觀察小蟲。因為她知道,如果她一叫,在女兒幼小的心靈上就留下難以治愈的傷痕。于是,她的這種本領就這樣練成了。
是啊,在我們的生活中,父母總是為了我們承擔很多壓力。比如說爸爸的工作上不順利,回家卻從不向我們發脾氣,總是會讓我們過得很開心,不是嗎?小時候,我很怕鬼,一聽到“鬼”這個字,我就會嚇個半死。而且,媽媽也怕它。為了讓我不怕鬼,媽媽特意找來了一本關于鬼的書,和我一起看??戳瞬坏揭粫?,我就毛骨悚然,但我又想起了媽媽在看之前的話:“世界上是沒有鬼的。”
于是,我就又壯起了膽子看了起來。等看完,我才發現媽媽神情自若。但她的背上濕濕的,流過汗。這下我才知道,媽媽是為了我才看她最怕的書,這使我很感動。畢淑敏的文章寫得非常有趣,而且又讓人懂得了許多道理,希望還能看到她寫的新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