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逆境中成長-1337字作文
這個寒假,我從新華書店買了一本老師推薦的書—《魯濱遜漂流記》。這是一本很吸引人的歷險小說,剛閱讀了幾行字,我就愛不釋手了,它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一本極具吸引力的好書。
瞧,在“導讀”一欄里,濃濃的黑字寫著:“《魯濱遜漂流記》是十八世紀英國四大著名小說家之一的丹尼爾?笛福的代表作,在笛福文學創作的里程碑,同時也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小說!”哇!這派頭真夠大的,也就是說,我手上這本書是一本世界名著!作者笛福以塞爾柯克的傳奇故事為藍本,講述了主人翁魯濱遜在一次偶然的暴風雨中,來到了一個荒蕪人煙的孤島上,從此開始了在這個島上的獨立勞作生息,開拓荒地,圈養牲畜,生產水稻和小麥。
年復一年地與孤獨為伴,與野獸斗智斗勇,克服了重重困難……尤其是與野人周旋的一段,讓我記憶猶新:一天夜晚,魯濱遜發現有野人由另一個島嶼劃船過來,準備把抓來的俘虜殺死吃掉!第二天,魯濱遜在島的西南角看見遍布著人的骨頭,便找到了個藏身之處觀察起來。只見有一俘虜向他藏身處跑來,招引了一大群野人的追逐。魯濱遜沉著冷靜,用他的智慧與勇敢將這群野人殲滅掉,并救下了俘虜……
讀了《魯濱遜漂流記》之后,我不禁捫心自問:如果把我們這一代人放到那個荒無人煙,還沒開化的荒島上,能有多少人能像魯濱遜一樣活著回來?十分之一?不!百分之一?還是不對!我想可能連千分之一都困難。因為有一次,我們班跑八百米。那時將近中午,驕陽似火,陽光炙烤著大地,汗水濕透了我們身上的襯衫。每跑一步都十分困難。結果跑得最快的人要4分多鐘,跑得最慢的居然要十多分鐘。而且每一個到了終點都躺在地上,“哈哈哈“喘著粗氣。
唉!跑了八百米我們就累得夠嗆,估計在大海中被波浪一沖擊,可能早就一命嗚呼,葬身在大海深處了??蔀槭裁呆敒I遜經歷了那么多磨難,卻總能逢兇化吉?我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噢,終于明白了,碰到困難一定要沉著、堅強,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這樣,成功就會向人招手!當然,我特別佩服的是魯濱遜臨危不懼的勇氣!面對厄運,他不是束手無策,不是灰心,而是用自己智慧戰勝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并且用勤勞的雙手在島上創建了一個家園。如果換作現在的我們的話,面對那樣的困難,早就不知所措,怨天由人,抱怨自己如何地倒霉,然后自暴自棄,自生自滅。
《魯濱遜漂流記》讓我明白了,在生活中要積極進去,要求上進,不要因為條件的艱苦而放棄自己的理想,而要有戰勝困難的精神,不要讓自己一生的時光就這么平平淡淡的流逝。另外,如果遇到了困難,要鎮定,做到臨危不亂,要用自己的智慧,想辦法解決困難,而不是自暴自棄,怨天尤人,這樣也無濟于事。我很欣賞書作者笛福在書中的一句名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所以,縱觀全書,我最欣賞不是魯濱遜的勤勞與勇敢,而是他那驚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他不管在多么困難的情況下總是會調整自己的心態,自我安慰:沒有豐盛的食物,但他為自己有黑面包、酒而感到欣慰;沒有火爐,但他為自己有火堆而感到欣慰。可想而知,一個孤零零的大活人獨自在荒島上生活了十幾年,沒有人陪伴他,甚至于最基本的,與另一個人簡簡單單地說會兒話的機會都沒有,但他活得還是那么坦然。
整個荒蕪的島上沒有房屋,沒有稻田,只能靠他自己辛辛苦苦地打造出一片天地,可他總是那么知足,那么進取。在閱讀中,我還隱隱約約地感受到作者把自己多年來的航海經歷和體驗傾注在書中人物的身上,并充分運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力進行文學加工,所以整篇小說寫得妙趣橫生,雅俗共賞,離奇而真實,讓我看得如癡如醉,好象自己身臨其境一般。丹尼爾?笛福不愧是“英國和歐洲小說之父”!“魯濱遜”讓我獲益匪淺,終身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