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植物作文四篇
【精選】觀察植物作文四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察植物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觀察植物作文 篇1
很多人都知道黃豆芽很好吃,清爽,可口,讓你吃了之后贊不絕口,所以我想觀察黃豆發芽。
首先,我們挑選了40粒顆粒飽滿,沒有損傷,沒有蟲咬的“健壯”的黃豆。
接著,我們拿了一個透明的小瓶子,然后把這些“健壯”的黃豆放在小瓶子里,裝些自來水,老師告訴我們,不能裝純凈水,因為純凈水沒有養分,黃豆就發不了芽了。
過了30分鐘,黃豆光滑的表面開使起皺,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波浪,又像老爺爺額頭的皺紋一樣。
第二天,黃豆皺巴巴的表面變得光滑透亮,而且比以前那些“健壯”的小黃豆大了一倍!全班同學都大吃一驚。我一看瓶底,昨天剛加的水竟然一夜之間水全沒了,黃豆把水都吸干了!黃豆發出一種淡淡的清香的味道,像甜酒的香味和甜味,非常誘人。
第三天,黃豆的胚芽鼓起來了,皮比以前更薄了,幼芽似乎要破皮而出了,甜味比以前更濃郁了,同學對觀察黃豆發芽越來越感興趣了!
到了第四天早晨,我來觀察黃豆,同學們都說幼芽冒出來了,幼芽冒出來了,幼芽的頭尖尖的,像條小蝌蚪。黃豆的香味也漸漸消失了。
第五天,黃豆芽的莖白白的,……
到了后來,黃豆芽長得很慢了,幾乎沒有長了,老師告訴我們全班同學一個信息:原來我們養了一群“營養不良”的黃豆芽,因為我們忘記施肥了。
觀察植物作文 篇2
這個星期一,老師要我們寫關于植物或植物的作文。回到家里,我問:“母親豆子是植物嗎?”母親回答:“豆子不是植物,豆芽才是植物。”我迫不及待地又問:“怎樣才能弄到豆芽呢?”母親又回答:“豆子長大之后長出來的就是豆芽了。”我高興地說:“我要種豆子!”
我要母親拿了一些黃豆和紅豆,然后放在一個杯子里,之后,我又放了一些水,最后我把它放到了煤球上。
第二天,我回到家里一看,豆子的變化不小,豆子脫皮了,看到了里面,我把水倒掉了。第三,四,五六天豆子的芽長了好長。最開始長出了根,最后長出了豆芽。
我真期望豆芽快點變成綠葉子。
觀察植物作文 篇3
在我家的.陽臺上,種著一盆碧綠的馬蹄蓮。
馬蹄蓮剛來我家的時候,還只是一株普通的綠葉植物,在這個小小的陽臺上,茂密的常青藤、怒放的蟹爪蘭,都受著媽媽的寵愛,甚至她連那個微型的發財樹都比不上。家里來了客人必定會冷落她,可是,數十天后,馬蹄蓮的純潔、高貴便漸漸顯露,更是成了陽臺上最美麗的花兒。
馬蹄蓮可不是我們所說的“蓮”,她高挺的潔白花朵更加高貴。她碧綠的葉子越長越大,越長越多,隨之從碧綠的葉間便冒出一朵潔白的花兒,在綠葉的映襯下,愈加純潔無暇。遠看像一小片白云被一群綠衣仙女高高舉起,近看如同一只倒掛的馬掌,我想,這應該是她名字的由來吧!春天,陽光明媚,綠葉被陽光照耀得青翠欲滴,上面一道道黃色的葉脈,猶如巧手的工匠們精心刻出的花紋。
我喜歡馬蹄蓮,不僅僅是因為她外表美麗,更因為她有一顆含蓄、堅強的心,她在陽臺上五顏六色的花叢里,許久不被重視,但她不氣餒也不哀怨,而是努力地吸收著大自然的養份,堅強地生長著,當她開出美麗的花兒時,她依然不張揚,含蓄地彰顯著她的美麗,不管刮風還是下雨,她保留著最長的花期,固執地留下她的美麗。
啊!多美麗的花兒呀,純潔、高貴、謙虛而堅強!還有誰能比得上她呢?我想,做人是不是也應該這樣呢......
觀察植物作文 篇4
我發現了植物也有喜怒哀樂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會發現一些有趣的問題,也就是這些小發現使我的生活免于單調。
在我生日那天,爸爸送我一盆深綠色的蘭花,我愛不釋手。這盆蘭花的形狀特別稀奇,就像一只小鳥似的停在花盆里,我非常喜歡這盆蘭花,天天給它澆水,像寵物似的關心它。
一天中午,天氣非常悶熱,火辣辣的太陽在蒸發著大地。蘭花也被曬得垂著腦袋,無精打采。我趕緊把它搬進客廳涼快涼快。忽然,我驚奇地發現:蘭花葉子的顏色變深了!難道,植物對外界有感覺 ?它也有喜怒哀樂? 一個大膽的設想在我的腦海里閃現。我擦亮了一根火柴,想用火苗去刺激它,看它有什么反映,就在我劃著火柴的一瞬間,蘭花的顏色突然變淺了,而且出現了一些深色的小斑點。燃燒的火柴還沒接觸植物,蘭花的葉子就已經擺動了一下。這是蘭花在作用警戒。我差點被這個奇跡驚呆了,高興地叫了起來:"原來植物真有思想!"
之后,我放了一些輕音樂,想要蘭花提起精神,長得更好。蘭花果然又慢慢抬起了頭,好像忘記了剛才被太陽曬的遭遇。以后,我一定要根據蘭花的喜怒哀樂,讓它長得更好! 晚上,我在電話里向爸爸訴說了這一發現,爸爸笑著告訴我:"其實,每一株植物都有它的喜怒哀樂,它跟人類一樣,如果有什么可怕的東西,它的思想就會產生恐懼。相反,如果你給它放一些輕音樂,它也會快樂,促進它生長。"
聽了爸爸的解釋,我更多地了解了植物的性格。 雖然,我這個發現并不是很大,但我以后還要繼續努力觀察周圍的事物,因為里面將會有無數值得深入了解的未知之迷,等待我們去發現,去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