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作文300字匯編六篇
【精華】散文作文300字匯編六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散文作文300字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散文作文300字 篇1
落葉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帶著絲絲涼意,風兒不厭其煩地摘下樹葉,一只只半青半黃的蝴蝶在風中翩翩起舞。
又一個落葉季節來臨了。
每到這個時候,樹葉受地心引力的作用似乎特別明顯。葉子的歸宿便是泥土,這就是它們生命的最終樂章。或許,當你瞥見這半青半黃的落葉時,會不屑一顧的踩過去。誠然,落葉不如春天的新葉那樣嫩綠嬌柔,也不像秋天的果實累累那樣惹人喜愛。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普通的落葉蘊含了一種偉大。
你是否想起,落葉也曾為春枝添過新裝,也曾為碩果提供營養。現在它帶走只是一身土氣的外套,留下的卻是綠色的希望。它毅然下落,為的是大樹安全過冬。投入大地的懷抱后,它不滿現狀,又融入泥土,化為春泥,去滋長更鮮更綠的生命。
落葉毫無怨言地奉獻出自己的所有,一片片落葉,就這樣默默無聲地重復這一過程。
散文作文300字 篇2
時間在流逝,像離開了弦的箭矢一樣不知回頭。我們隨時間在成長,變得成熟。一直前進,即使在前方我們面對死亡,但我心無畏。
聽著旁邊斷斷續續的抽泣聲,我控制住自己的情感沒有落淚。我知道我們需要堅強,我們需要變得更強,更強。為某一些人分擔并支撐壓力。
淚水雖然有時是必要的,但我卻認為它是懦弱的表現,所以我從不輕易流淚。我應該更加堅強,強到無人能及。有時,即使在最后身邊的親人回離去,但我們卻是他們生命的延續,是他們價值的所在,為此我們應堅強得活下去。
生命本身就是孤獨的。它在孤獨中誕生,在孤獨中凋謝。即使在白天你用幽默的語言和笑嘻嘻的表情來掩飾你內心的孤獨寂寞之感,但當你在夜晚時你會默默的流淚,在清晨醒來時你會發現枕襟已濕透一片。隨著時間的腳步默默前行著,任憑風吹雨打,但仍不回頭……
散文作文300字 篇3
偶爾在小區中散步,我低頭看到石縫邊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蟻群正齊心協力,把一小片蘋果搬進洞中。這時,我會想:如此渺小的螻蟻,眾志成城,也能征服困難,俗話說: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孤身奮戰,力量自然是微不足道的,但團結一致,將所有力量凝聚,肯定是威力無窮的!
人生好比一次旅行,在旅途中我們會遇到許多艱難困苦,但是只要和伙伴們一起,又有什么磨難是跨不過去的呢?
偶爾在海灘邊散步,微風撫摸著我的臉龐,我抬頭望著西邊那一抹紅,思緒萬千卻又言語不出什么,低頭看著礁石上的海龜,它慢悠悠地爬下礁石,深邃的眼眸記錄著腳底踩過的每一步,我一動不動地注視著海龜,直到它消失在我的視線之中,任由它整個身體融入了茫茫大海這時,我會想:海龜雖然長壽,但在茫茫歷史長河之中的無數個日月里,它的生命又是多么短暫呀?何況是我們人呢?
散文作文300字 篇4
讀《印度哲學概論》至:“太子作獅子吼:‘我若不斷生、老、病、死、優悲、苦惱,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不還此。’”有感而作。
我剛剛出了世,已經有了一個漆黑嚴密的圈兒,遠遠的罩定我,但是我不覺得。
漸漸的我往外發展,就覺得有它限制阻抑著,并且它似乎也往里收縮─—好害怕啊!圈子里只有黑暗,苦惱悲傷。
它往里收縮一點,我便起來沿著邊兒奔走呼號一回。結果呢?它依舊嚴嚴密密的罩定我,我也只有屏聲靜氣的,站在當中,不能再動。
它又往里收縮一點,我又起來沿著邊兒奔走呼號一回;回數多了,我也疲乏了,─—
圈兒啊!難道我至終不能抵抗你?永遠幽囚在這里面么?
起來!忍耐!努力!
呀!嚴密的圈兒,終竟裂了一縫。─—往外看時,圈子外只有光明,快樂,自由。─—只要我能跳出圈兒外!
前途有了希望了,我不是永遠不能抵抗它,我不至于永遠幽囚在這里面了。努力!忍耐!看我劈開了這苦惱悲傷,跳出圈兒外!
散文作文300字 篇5
今天早晨,我一覺醒來,發現窗戶外面白茫茫的一片,心想:咦,以往的天,這個時候太陽公公早就起床了,可今天太陽公公怎么還沒來?我帶著心中的疑問從床上坐起來,仔細一看,哦,原來是外面起霧了。
我從窗口向外望去,遠處的一幢幢高樓大廈只能隱隱約約地看到它的輪廓。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子都亮起了燈,車速也比平時慢了許多。馬路上還時而傳來幾聲“嘀嘀”的喇叭聲。遠處的花草樹木好像披上了一層輕紗,在霧中若隱若現。路上的行人也分不清是男是女??過了一會兒,霧漸漸地散了,太陽公公出來站崗了。我感到很可惜,那是多么美麗的霧景呀,而它卻在這么短暫的時間內消失了,不過,霧留給大地一樣禮物-----水珠。花朵、樹葉上沾滿了晶瑩透亮的'小水珠,在陽光的照耀下,水珠閃閃發光,美麗極了!
霧雖然散了,但是美麗的霧景卻永遠地留在了我的心中。
散文作文300字 篇6
以前,我是不喜歡讀散文的。我總認為,散文就是用盡華麗的辭藻把一個事物形容得十分生動、優美,令人對作者的語言功底嘖嘖稱贊,可讀完了之后,就是不知道作者在說什么。我慶幸因為我一時的心血來潮買下了這本書,才明白我對散文的認識實在太狹隘了。
張曉風用她那細膩、真摯、充滿溫情的語言化為一陣陣帶著花香的清風為我吹走了夏日的悶熱和煩躁,心靈從而獲得久違的平靜。
打開《張曉風散文集》,第一篇《到山中去》和第二篇《地毯的那一端》是張曉風寫給她的丈夫德寫的兩封信。
《到山中去》讓我總想到山中去嗅嗅山的氣息,也想如張曉風所說干脆“著一身寬袍,好兜兩袖素馨回去”。在讀到“在外雙溪住了五年多,從來不知道內雙溪什么樣子”,“直到前些天,有朋友到那邊漫游歸來,我才知道原來山的那邊還有山”,讓我不禁想化用一句經典臺詞:“人生最痛苦的事,不是你沒有到過山中去,而是山就在你身邊,你卻沒有發現。”我讀著張曉風筆下的內雙溪,像在欣賞一幅精彩至極、驚喜不斷的山水畫。不、陽光溫和、瀑布飛瀉、水聲澎湃、浪花擊石、蘆草雜生、鮮花沾露、溪水潺潺、落葉隨波、風聲如濤、稻香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