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敬畏自然的作文合集8篇
有關敬畏自然的作文合集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敬畏自然的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敬畏自然的作文 篇1
嚴春友的《敬畏自然》喚醒了我前所未有的思緒與人應具有的本性。文章前端的一句“人們常常把人與自然對立起來,宣稱要征服自然”,看此之后并沒任何遐想與感觸,但帶著題目的好奇性一直讀下去后,回想剛才的句子,忽地有一種神秘而不可抗拒的力量震撼我——“如果說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類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個水滴”。
人類永遠那么幼稚。每個國家的人都在奮斗,都在拼搏,為了顯國威而研制出一艘艘航天飛機,扔幾個太空垃圾又算得了什么。而在人類沾沾自喜的后面,隱藏著不可名狀的災難。
人類是聰明的,但聰明的不是人類。一時的利己私欲便可以掩掩實實地遮住了人類所造成的后果的明亮眼睛,即使造成立無法挽救的后果,懊惱抽泣之后,還是有人故態復還。“前車顛,后車鑒”,聰明的人們連這顯而易見的道理也想不透么?人是聰明的,只是心被利益遮住了光明,失去了明辯能力。
人只是要考慮一切后果,就可以大大減少今后將要面臨的災難,與地球上的所有“弟兄”與睦的長久地共處下去。
敬畏自然的作文 篇2
人活在世界上總要有所敬畏的。
敬畏,是一種信仰,它如一盞明燈指引著人們向著理想前進;敬畏,是一種界限,它像一把戒尺時刻橫懸在人們頭頂,宣告著神圣不可逾越。
而在現代社會,我們遠離了洪荒曠野,迷失在鋼鐵森林。我們把自己關在磚、水泥、鋼筋組成的四壁之內,我們總活在眼前,匆忙而迷惘的我們無暇顧及敬畏,于是將敬畏踩在腳下肆意踐踏——我們不再是虔誠的圣徒,我們不再渴求精神的永恒轉而瘋狂地讓物欲橫流;我們不再是自然的守護者,我們貪婪地向自然索取甚至掠奪,肆意德奴役和蹂躪地球;我們甚至不再敬畏社會的準則,我們開始肆意妄為、觸犯法律……
然而人活著是一定要有所敬畏的。事實證明著,沒有敬畏的人錯了——物欲橫流者,終于被銅臭掩埋,遺臭萬年;掠奪自然者,遭到了自然無情的報復;觸犯法律者,終將被法律嚴懲……事實證明著,人活著不能沒有敬畏。
縱觀古今,千古風流人物,名垂青史者誰不是有所敬畏呢?
屈子行吟汨羅江畔,若不是心懷對名生的敬畏,豈能留下“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千古絕唱?官場失意的柳永,若非對人生的敬畏,怎能嘆道:“且去填詞”而開創清麗小令,留下“暮靄沉沉楚天闊”的美麗詩篇呢?“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古之圣賢不都是心懷敬畏才能做到忍辱負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嗎?
看那泱泱大秦,掃除六合,虎視何其雄也?“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可一聲大澤鄉的振臂吶喊,卻使百二強秦的帝國大廈頃刻間轟然倒下——“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如果不是始皇帝毫不敬畏黎明蒼生,苛行暴政,大秦會亡嗎?
同樣一位“秦王”——李世民,卻深明人民力量的強大。“上疆場彼此彎弓月,流遍了,郊原血”浩浩蕩蕩的隋末大起義,不知道流盡了多少戰士的鮮血,流干了多少孤兒寡婦的眼淚。正是如此,更令李世民敬畏天下蒼生,懂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他勵精圖治,終于開創了貞觀盛世,終成萬世稱頌的一代明君。
心存敬畏者昌,胸無敬畏者亡,這是歷史留給我們的教訓,更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只有心存敬畏的人才能戰勝苦難,不為浮華所迷茫,只有他們才能贏得別人的敬畏。
敬畏自然的作文 篇3
在今天的社會,人類不斷發展自己,而地球也在不斷被破壞。
我打開相冊,兩張新舊不同的照片跳入眼簾。舊的一張,背景是古樸的小院,隱約可見的葡萄架與盆盆花草,畫面恬靜、安祥。新的一張,背景是雄偉的廠房與高聳的煙囪,畫面整齊、氣派。
舊的一張是我幼時拍的,照片上的小院子是我以前的家。
那時,我家住在長白山下的一個小鎮里,小鎮規模不大,是一所具有典型山村風光的小鎮。一條小溪從長白山上方緩緩地流入小鎮的中心,洗去小鎮的`塵土,留下清潔又默默地離去。溪流的兩邊,錯落有致地分布著一個個小院,前前后后到處可見一叢叢花草及一株株高大的樹,那些地方是鳥雀們歌唱的舞臺,孩子們玩耍的天堂。鳥語花香、潺潺流水,給沉靜的小鎮增添無限樂趣。
我家坐落在小鎮的一個角落里,顯得格外寧靜,可在那不大的庭院里,有我寶貴的童年,有時,在傍晚我依偎在祖父的懷里聽他給我講故事。
新的照片是我在少年時拍的,那時因為父親工作的關系搬去了西安,照片上的建筑是我家路口的一個廠房。
去年,我同父親一同回了次老家,可是我萬萬沒想到,我心愛的小庭院與小溪、小鎮都已經不存在了,我得知幾年前,小鎮被規劃為長白山的“三大林區”之一。居民們都搬走了,祖父母都說住樓挺好的,以后離縣里更近了,還說以前的小院也都已經老舊,不行了,但我覺得不是那樣的,因為從祖父的眼里,我看到了無盡的悲哀。
小鎮已經變成了稻田,我不敢想像機器轟鳴著毀滅小鎮的情景,也不敢回憶以前兒時的種種快樂,我的小鎮消失了,但這世界上還有無數的小鎮、無數的小庭院。回去時,一路望見的都是長白山的“林場”,四處豎立著煙囪,微風過處濃煙滾滾,看見天空上的濃煙,我想起了兒時祖父給我講的漁夫的故事,產生一個奇妙的想法,這些煙囪多像故事中的“魔瓶”呀?冒出的煙又多像“魔瓶中的魔鬼”。我真想化作那位勇敢的漁夫把“魔鬼”降服。而且還讓它交出它隱藏的財富,為人類造福。到那時我要拍張新的照片,還是原來的地方,畫面上高聳的煙囪飄出了裊裊的清煙。
敬畏自然的作文 篇4
大自然是人類之母,人類一直享受著大自然的思澤,然而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人類已漸漸遠離了自然,地球之母變得越來越虛弱了。
我所擁有的一切都來自于大自然的給予,我要感謝大自然賦予我的一切,大自然在我的心目中占著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尊重它。大自然為我們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我們不但不知道回報,還變本加厲。一句話說的好: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確,我們人類實在做的有點掛了。我們不但不感謝大自然,還亂踐踏它身體上的每一個部分,我們真應該為我們所做的發自內心的檢討一下。
大自然的無私奉獻,讓我們銘記在心,然而,有的人去不把它放在眼里。它是不求回報的,只希望我們人類能夠好好地保護它。我們也應該像珍惜自己一樣珍惜大自然。
大自然之所以創造出會思維的生物也許是有深意的,并不是人類的智慧所能勝任的,總想犯錯誤,違背大自然的規律,總想“征服自然”然而我們的想法是有多么的傻,在大自然看來,我們只不過是一個小頑童,我們只是開一個天真的玩笑罷了,大自然是會“大人不計小過”。
其實,我們真正的不了解大自然這樣做是為了什么?難道連我們自己也糊涂了嗎?大自然的無私奉獻,并不是哪一個人就能回報的,我們要想回報它為我們做的一切,那就讓它每天不再為了人類而受傷,氣餒下去,我們應該攜起手來,共創我們美好的家園,我們不應該再盲目的走下去,到最后傷害的還是我們人類,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我們不應該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棄將來的一切,為了自己的子孫后代留下活口吧!現在改正,為時不晚,如果我們不積極地發現我們人類目前所做的有多么的愚蠢,把自己壓在自己的腳下。
大自然也有它自己的生存規則,如自然災害:沙塵暴、臺風、洪澇、地震等,都是人們防不勝肪的,是人們不能控制的。
歌德說過:“大自然是不會犯錯的,錯誤永遠是人犯下的”這也許我們從中受到啟發。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敬畏自然的作文 篇5
多少年來,大自然都遭到毀滅性的破壞,那些無知的人們也只有無知的亂伐,殊不知大自然的威力,臺風,海嘯,地震,甚至于龍卷風,這都是大自然對那些破壞自然的始作俑者——人們的“饋贈”。直到那一切真正地過去,人們才開始尋找原因,甚至還有指天大罵,怨天尤人,其實這些都是我們應得的。
人們對大自然的恐懼,是只有發生過之后才意識到的,其實真到那時也已經太遲,后悔莫及,是人們唯一對大自然的嘆息,為防范于未然,也只有少數開始真正意識到恐懼,開始尋求方法。但這個世界也只有為利而去破壞自然生態的人,“世間萬物皆平等”這句真理,到這時,也已是過眼云煙,獵殺,砍伐,焚燒,在大自然面前,人們也只能這樣,地球上的生命,也因人們的屠殺,變得稀少,或者,只剩下人們自己了……
在大自然面前,人們永遠是那個無知的孩童,殊不知是大自然創造了人們的祖先,哺育了人們的始祖,才會有人們今時今日的“成就”。在自然母親的面前所擺弄的伎倆,也只是人們處于“孩童時期”的叛逆,但孩童始終會長大,到那時才開始了解自然,才意識到自己在“孩童時期”所犯下的“無知”的過錯,相信人們,是會長大的,到心志真正成熟起來的那個時候。
人們,永遠是地球的一部分,無法取代什么,也只有一次次的進步,才懂得敬畏自然,人與自然,是和諧的一個整體,人與自然,只有真正地相輔相成,才能真真正正地和諧下去,才能有人們更美好的未來。
敬畏自然的作文 篇6
嚴春友的《敬畏自然》喚醒了我前所未有的思緒和人應具有的本性。文章前端的一句“人們常常把人與自然對立起來,宣稱要征服自然”,看此之后并沒任何遐想和感觸,但帶著題目的好奇性一直讀下去后,回想剛才的句子,忽地有一種神秘而不可抗拒的力量震撼我——“如果說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們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個水滴”。
人們永遠那么幼稚。每個國家的人都在奮斗,都在拼搏,為了顯國威而研制出一艘艘航天飛機,扔幾個太空垃圾又算得了什么。而在人們沾沾自喜的后面,隱藏著不可名狀的災難。
人們是聰明的,但聰明的不是人們。一時的利己私欲便可以掩掩實實地遮住了人們所造成的后果的明亮眼睛,即使造成立無法挽救的后果,懊惱抽泣之后,還是有人故態復還。“前車顛,后車鑒”,聰明的人們連這顯而易見的道理也想不透么?人是聰明的,只是心被利益遮住了光明,失去了明辯能力。
人只是要考慮一切后果,就可以大大減少今后將要面臨的災難,和地球上的所有“弟兄”和睦的長久地共處下去。
敬畏自然的作文 篇7
多少年來,大自然都遭到毀滅性的破壞,那些無知的人們也只有無知的亂伐,殊不知大自然的威力,臺風,海嘯,地震,甚至于龍卷風,這都是大自然對那些破壞自然的始作俑者——人類的“饋贈”。直到那一切真正地過去,人們才開始尋找原因,甚至還有指天大罵,怨天尤人,其實這些都是我們應得的。
人類對大自然的恐懼,是只有發生過之后才意識到的,其實真到那時也已經太遲,后悔莫及,是人類唯一對大自然的嘆息,為防范于未然,也只有少數開始真正意識到恐懼,開始尋求方法。但這個世界也只有為利而去破壞自然生態的人,“世間萬物皆平等”這句真理,到這時,也已是過眼云煙,獵殺,砍伐,焚燒,在大自然面前,人類也只能這樣,地球上的生命,也因人類的屠殺,變得稀少,或者,只剩下人類自己了……
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永遠是那個無知的孩童,殊不知是大自然創造了人類的祖先,哺育了人類的始祖,才會有人類今時今日的“成就”。在自然母親的面前所擺弄的伎倆,也只是人類處于“孩童時期”的叛逆,但孩童始終會長大,到那時才開始了解自然,才意識到自己在“孩童時期”所犯下的“無知”的過錯,相信人類,是會長大的,到心志真正成熟起來的那個時候。
人類,永遠是地球的一部分,無法取代什么,也只有一次次的進步,才懂得敬畏自然,人與自然,是與諧的一個整體,人與自然,只有真正地相輔相成,才能真真正正地與諧下去,才能有人類更美好的未來。
敬畏自然的作文 篇8
宇宙是一個碩大的生命體,世間萬物都只是它的載體,只是它機體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就像是一個龐然大物的一顆細胞一樣它看這些萬物也永遠只能像我們人類看一只螞蟻一般,永遠帶著那不以為然的蔑視之情。
我們人類也不過如此。
對于宇宙而言,大自然是它地組成部分,而對于大自然而言,我們人類也只不過是它地產物,只是相對于其它結構簡單而低等地生物,我們人類有著會思維、理解、想象地大腦,它使我們有了喜怒哀樂,因此我們看起來才會與眾不同,但這并不代表我們就有多么偉大,畢竟我們只是自然智慧地一種表現形態,哪怕在高級也不過爾爾。
如果說自然是一片天空,那么人類就是這天空中游離飄蕩地一朵白云;如果說自然是一畝農田,那么人類就是這農田間無聲無息地一撮泥土;如果說自然是一座大山,那么人類就是這大山里毫不起眼地一粒沙石……而現在,這粒沙石卻宣稱要戰勝這大山——人類想要征服自然!多么荒謬地想法!于此,我也不得不感到可笑、可悲與些許地可憐——人類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認清自己與大自然地本質區別!我們永遠也只是大自然地產物,我們地智慧是大自然賦予地,是大自然智慧地一部分,我們智慧地體現最終也只是大自然炫耀它智慧地資本!
面對這狂妄地人類,大自然一定會竊笑,就像一位慈母對無知、天真地孩子地笑一樣。而人類總是一味地沉浸在自己地美妙幻想中,以事在人為、人定勝天來安慰自己,以“只有想不到地,沒有做不到地”來激勵自己。喜歡有了一點成就就沾沾自喜,殊不知這僅僅是人類跨出地一小步而已,對于大自然來講,一切都是“小兒科”。
誠然,人類現在地科技已經很發達了,與我們地祖先相比,人類地確有了很大地進步。但如果把我們放到大自然面前:當火山爆發,當地震發生,當龍卷風刮來,當洪水襲來……我們依然會像我們地祖先那樣無助,這就足以說明我們依然無以與大自然抗衡,在大自然面前我們依然渺小!
大自然創造了世間萬物,我們人類便是其中的一種。“人貴有自知之明”,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把世間萬物看做是我們的同胞兄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們應該敬畏它們,就像敬畏自然一樣,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