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一切,我命自改 關于命運的議論文2300字_議論文-2519字作文
生命里有門功課,名叫接受。我們接受愛的人離開,接受親的人離世,接受現實世界中那些不怎么美好的事物,接受喜歡的人無論如何也不喜歡自己。但接受,是變好的開始。
草兒接受了自己的自然形態,雖然沒有花朵的芳香四溢和姹紫嫣紅,沒有大樹的萬木爭榮和郁郁蔥蔥,但草兒依然可以生機勃勃,讓人充滿希望;星星接受了自己的物質屬性,雖然沒有太陽的光芒萬丈和噴薄欲出,沒有月亮的清朗明亮和皎潔嫵媚,但星星依然可以閃閃發光,讓人仰望星空。誠然,如果人接受了自己,就可以使自己成為更優秀的人。
戰國時期孟軻在《孟子·公孫丑上》中寫道:人告之以有過則喜。意思是當他人告訴自己有過錯時,自己是開心的。面對負面的,消極的事物,常人大多會選擇逃避,而孟子選擇欣然接受。如果在當時孟子沒有豁然接受他人的批評,那怎會在歷史上出現一位有思想的智者呢?正是因為孟子接受了真實的自己,采納了他人的意見,才使自己的心胸寬廣,視野長遠,成為了儒家的重要思想家之一。
仙人掌接受了飛沙揚礫的沙漠,它不會因為沒有土膏微潤的土地和灌溉生長的水源就任自己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死亡。相反,仙人掌接受了,而且還使自己變得更加堅韌。正是仙人掌接受了外界的條件,才使西方詩人這樣贊美它:“你莊嚴地抬起長滿刺的正直的頭,驕傲地把這里的沙漠守護。”;梅花接受了冰天凍地的冬天,它不會因為沒有陽光明媚的天氣和較為適宜的溫度而選擇不綻放自己。相反,梅花接受了,而且還開的暗香疏影。正是梅花接受了外界的條件,才使毛主席這樣描寫它:“已是寒崖白丈冰,猶有花枝俏”,才在人們心中留下一身傲骨,冰清玉潔的品質特征。而人,如果接受了外界給予給自己的不是那么優越的條件并通過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生活的更好,不就是有價值,有意義的美好人生嗎?
黃美廉,中國著名畫家,藝術家。美國南加洲大學藝術博士,在臺灣開展過多次畫展。黃美廉出生時因為醫生的疏忽和過失,使她的腦部神經受到了嚴重的傷害。腦性麻痹這種疾病奪去了她四肢的協調感和平衡感,也奪走了她發聲講話的能力。對常人來說,如果患有這種疾病,大多是躺在醫院的冰冷病房里慢慢接受治療抑或是在待在小小的房間里,在家人的照料下慢慢度過自己并沒有太大意義的人生。常人會失去對生活的希望,是因為自己沒有真正接受自己的缺陷。而黃美廉,她接受了自己身體上的不完美,用彩色的畫筆書寫了屬于自己的美麗人生。
有一次黃美廉在學校作演講時,全場的學生都被她不能控制的肢體震住了。一個學生小聲地問:“請問黃博士,從小就是這個樣子,請問您怎么看您自己?”
“我怎么看自己?”黃美廉給出了這樣的答案:一、我很可愛!二、我的腿很長很美!三、我的爸爸媽媽很愛我!四、上帝會公平地對待每一個人!五、我會畫畫,我會寫稿子!六、還有很多的生活方式讓我熱愛……黃美廉寫出了很多讓她接受自己,熱愛生活的理由,她轉過身來看了學生一眼,再次轉過身去,在黑板上重重寫下了這幾個字:“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只看自己所擁有的,不就是秉著接受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人生嗎?黃美廉面對上帝的無情“玩笑”,沒有自我放棄,而是樂觀的接受自身外界的狀況。面對身患疾病這樣艱難的外界處境,她選擇拿起自己童年時喜歡的畫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練習,最終,黃美廉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體現了別樣的人生意義。
誠然,還有很多像黃美廉這樣即使外界環境對自身成長不利但選擇接受且不放棄對生活的希望和對人生的追求的人。雙腿癱瘓,后患尿毒癥的史鐵生,他自稱職業是生病,業余是寫作。他接受了自己的患病處境,并告訴人們:“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上一個更字。”史鐵生用手中的筆,寫下了自己的情緒和故事,成為了中國的作家,散文家;全身癱瘓,不能言語,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的霍金,他接受了自己的身體狀況,霍金說,:“在我21歲時,我的期望值變成了零。從那以后,一切都變成了額外津貼。”在我看來,他很樂觀。他沒有抱怨這個世界,反而用自己富有知識的頭腦研究宇宙和黑洞。成為了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還有接受后天失聰的音樂家貝多芬,他的耳朵雖聽不見,但卻讓世人聽見了屬于那個時代的聲音。這所有的光輝成就,都是從他們心底真正接受一切時所開始的。
人要學會正確地認識自己,并接受真實的自己,才能發展成為更好的自己。
古希臘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在晚年之際,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就想考驗和點化一下自己平時表現還不錯的助手。他在床前對助手說:“我的蠟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蠟接著點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嗎?”,助手趕忙說:“明白!您的思想光輝得很好地傳承下去……”,“可是,我需要一位最優秀的承傳者,他不但要有相當的智慧,還必須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氣……這樣的人選直到目前我還未見到,你幫我尋找和發掘一位好嗎?”蘇格拉底慢慢地對助手說道。“好的,好的。”助手十分虔誠地說,“我一定竭盡全力地去尋找,以不辜負您的信任和栽陪。”
蘇格拉底笑了笑,沒再說什么。忠誠的助手開始通過各種渠道四處尋找合適的人選,可他找到的傳承者都被蘇格拉底一一謝絕了。半年的時間過去了,最優秀的人選還是沒有眉目。助手淚流滿面地坐在蘇格拉底的床前,蘇格拉底遺憾地對助手說:“本來,最優秀的傳承者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給忽略了……”讓蘇格拉底遺憾的,應該就是助手沒有正確地認識自己,沒有接受可以成為傳承者的自己,沒有接受優秀的自己吧。
人生有三次成長,一是發現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時候;二是發現再怎么努力也無能為力的時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時候。這些年,我已經逐漸學會了接受,接受他人的誤解,接受突發的事故,接受生活的意外,接受努力卻暫時得不到回報,接受有時善良卻得不到這個世界的美好,接受我們每天向上卻身上依然存在那些殘缺,接受我從小相信這個世界有真正的仙子,美妙的糖果屋和善良正義的超級英雄,現今卻對每天直至未來都缺少哪怕一點點的幻想。我注定無法改變這個世界,但我可以依然選擇不那么妥協,我還是會讓自己努力去愛這個世界,去為自己心中所想不顧一切的大膽向前奔跑一次。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算是接受真實的自己,然后去無所畏懼的改變命運,在未來的路途中成為更優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