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亳州景點導游詞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亳州景點導游詞篇一
十月一日,我很早就從睡夢中醒來,因為我今天就要到被稱為“藥都”的亳州旅游了。
我們一切準備完畢,就往車站奔去,“十?一”的車真難坐,每個車都坐滿了人。最后,我們終于坐上了一輛車,此時的我,興高采烈,雖然置身于車中,可我的心已經飛到了亳州。
張飛廟等五座廟宇,形成了一處風格獨具、巍然壯觀的古建筑群,亭園景色入勝,令我留連忘返。
我們又去了三國攬勝宮,三國攬勝宮規模造型古樸典雅,雄偉壯觀,正門漢闕高大莊嚴,十八座大石鼎羅烈主甬道兩側,祭壇欄桿玉石雕成,祭壇廣場表石鋪就,城堡四周戰旗林立,魏武堂前魏、蜀、吳三方面錦旗威風凜凜。迎獻帝宮殿富麗堂皇,曹操率文武百官迎獻帝登位,鼓樂齊鳴,高呼萬歲;雷電交加,劉備驚慌失措;漢代相府大花園儀亭里呂布和貂嬋相抱,董卓氣得哇哇大叫,擲刺方天畫戟;官渡、赤壁戰場人喊馬嘶、尸體遍布、烽火連天;汶姬歸漢,胡茄十八拍琴音繞梁,吟育悲壯;原始森林里諸葛亮七擒孟獲,飛沙走石,毒蛇猛獸,張牙舞爪一齊沖到陣前;洛神和游仙詩兩場,金龍舞動,仙樂繞耳,仙境神怡。十場內景,將三國時代的情景展現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
接著,我們又游覽了道德中宮、運兵道、曹氏公園等地方,我見識大增。
離開亳州時,我不禁回過頭來。亳州,我還會再來的!
亳州景點導游詞篇二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亳州旅游觀光。
現在我們來到的地方是花戲樓。首先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花戲樓它始建于清順治十三年,原名山陜會館,也稱大關帝廟。舊時當地人稱其為歌臺,是當時山西和陜西的藥商在亳州經營藥材的聯絡集散地,之所以有今天這個名字,是因為院中有座色彩絢麗美倫美奐的花戲樓。
花戲樓整個建筑面積達3163平方米,但是其中的精華之處還是體現在那令人神往的"三絕"之上。大家想知道是哪三絕么?不用著急,讓我們邊走邊看。
現在大家正門前看到的這兩根鐵旗桿就是花戲樓的一絕.每根重15噸,高16米多,旗桿分5節每節分鑄八卦蟠龍等圖案,每根桿上還懸掛有24只玲瓏的鐵風鈴,每當有風吹過,便會發出悅耳的叮咚聲。
再來看花戲樓的第二絕,就是大家眼前這座仿木結構的三層牌坊式建筑-山門.它的上面鑲嵌著聞名天下的立體水磨磚雕,在不足10厘米厚的水磨磚雕上共刻有人物115個,禽鳥33只,走獸67只,樓`臺`殿`閣多處,在這里造就了16幅人物故事,浸透了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精髓.是佛,是道,是儒。幾乎無所不容,方寸之地展現了大千世界.
尤其值得大家關注的是花戲樓的第三絕-木雕,共雕有三國戲文18出,人物數百,神態各異.大家請看那幅位于舞臺上方中間的是.它向我們講述了曹操愛將惜才的故事,這樣看來.司馬遷筆下所描述的一代奸雄在他的故鄉還是是很受尊敬的。
亳州景點導游詞篇三
花戲樓座落在安徽亳州城北,渦水從其旁流過。為亳州一臺甫勝事業,也是國度一級文物掩護單元。花戲樓原名大關帝廟,亦稱山陜會館,因為戲樓磚雕、木雕彩繪處所戲曲折子戲為首要內容,以是俗稱花戲樓。花戲樓建于清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為山西藥材販子籌資興建,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重建,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對大關帝廟重修一次。
大門為三層牌樓架式,仿木布局,水磨磚墻上鑲滿磚雕,雕有人物、車馬、城池、山林、花草、禽獸,琳瑯滿目。閣下為鐘、鼓二樓,詩詞歌賦,門火線石獅、鐵旗桿,桿高數丈,重15噸,上有懸鐘、蟠龍、飛鳳。戲樓內裝大木透雕和彩繪,內容為三國戲文十八出,配飾垂蓮、懸獅、鰲魚、藻井圖案;鐫刻玲瓏剔透,彩繪堂皇爛漫。有上了局門四。屏風透雕二龍戲珠。
戲臺前閣下各有6間看樓,戲臺正面臨大殿,大殿前廳彩繪華美,后廳高峻雄偉,供奉關羽像;大殿閣下有庭院各一,修竹幽徑,清雅宜人,藏有元趙孟順、清梁獻書刻。此樓對研究清代早期、中期構筑藝術和雕、繪、戲曲藝術有著極其重要代價。連年又多次舉辦修茸,現已列為世界重點文物掩護單元,成為安徽省重要旅游景點。今為毫州市博物館地址地。
亳州景點導游詞篇四
各位團友:
大家好!也許在座的一些朋友們曾經來過亳州,但是我想即使是土生土長的亳州人,有時對亳州也會感到幾分陌生。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把亳州簡單的介紹一下。
美麗的青島,古老而又年輕。
亳州鐘靈毓秀,英才輩出。千百年來,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唷育出無數文治武功、彪炳史冊的先哲名流。道教鼻祖老子以特有的宇宙觀、行知論給后人留下經典著作《道德經》,雖只有五千言,卻文約辭要,博大精深,提出一個非常完整的哲學體系,被譽為萬經之王一代圣哲莊子,曾為漆園吏,他喻牛辭相的故事及王安石吏無田甲當時氣,民有莊周后世風的詩句,至今仍在民間廣為傳誦;魏武帝曹操煮酒論英雄、橫槊賦詩的英雄氣概,使天下多少有識之士為之傾倒;陳思王曹植的七步?quot;,至今讀來仍令人蕩氣回腸;神醫華佗的麻沸散是醫學史上全身麻醉的世界之最,首創的五禽戲現在依然有不少人在天天習練;巾幗英雄花木蘭代父從軍的膽識、謀略與風采著實令人敬仰,其故事更是婦孺皆知;一代圣君商成湯、道教至尊陳摶、憫農詩人李紳、捻軍首領張樂行幗英雄花木蘭代父從軍的膽識、謀略與風采著等,都是這塊蘊才積盛之地的驕子。他們為創造輝煌的中華古代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火的貢獻。
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給亳州大地留下眾多的古跡和寶貴的文化遺產。亳州現存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余處;其中省以上保護單位22家,占全省的l/3。這些古跡融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于一體,處處蘊含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花戲樓,戲文遍布,彩繪艷麗,大殿威嚴,戲樓、鼓樓輔襯,磚木鏤雕雙絕,其建筑巧奪天工聞名于世,令人贊嘆不止。全國道教第一大殿--太清官,又名太靜宮,俗稱老子廟,規模宏大,建筑輝煌,碧瓦紅墻,紫氣縈回,莊嚴肅穆,氣勢非凡。湯陵丘埠巍然,古木虬枝盤空,蒼碑夾道聳立,置身園中,憑吊先賢,景仰之情油然而生。被譽為地下長城的古隱兵道,雙道并行,縱橫交錯,互相連通,工程巨大,建筑宏偉,相傳為曹操所建,堪稱古代軍事史上的奇跡。當代文史大家郭沫若親題館名的華祖淹,包括有草堂經聲、藥圃流香、五禽鳴壽等八大景觀,廟祠完整,占樸典雅,實為亳州一大勝跡。其它名勝古跡較為著名的有占地十多平分公里,建筑考究上程浩大的曹氏宗族墓群;有金碧輝煌,殿宇寬敞,孔子問禮處的道德中宮;有造型美觀,高聳云霄,朝山進香人群如潮的薛閥塔和萬佛塔;有建筑巍峨,清幽雅靜的白衣律院及清真石寺;有嵇山之巔,古風依然的嵇康故居;有方丈凸石,平滑如砥,印有巨人所壓之痕的陳摶臥跡;還有市區內明清風格猶存、古貌依舊的.36條老街、72條古巷等等,名勝遍布,古韻悠然。亳州的歷史人文景觀,與黃山的自然景觀遙相呼應,素有南黃山,北亳州之說。1986年被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8年被評為全國首批優秀旅游城。
亳州所產的國宴用酒古井貢酒享譽九州,馳名中外。近年還建成了中國酒文化博物館,展品豐富,陳列考究,充分表現出中國酒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亳州下轄的蒙城縣的中國最大的良種牛產地,最近這個縣別出心裁的聘請了著名相聲演員、資深攝影家牛群任該縣的副縣長,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
大家剛下飛機,也一定很累了。那么大家先休息一下,養足精神之后我們一起來看亳州,請允許我再一次代表我們亳州旅行社的全體員工對您的到來致以最誠摯的歡迎,預祝您在亳州能夠吃得好睡的香,能夠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謝謝大家!
亳州景點導游詞篇五
各位團友:
大家好!也許在座的一些朋友們曾經來過亳州,但是我想即使是土生土長的亳州人,有時對亳州也會感到幾分陌生。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把亳州簡單的介紹一下。
亳州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和優秀旅游城市之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歷代人才輩出:商朝開國圣君成湯,道家始祖老子、莊子,外科鼻祖華佗,魏武帝曹操,文帝曹丕、詩人曹植、巾幗英雄花木蘭……如璀璨的明星閃爍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們留下的遺址、景觀,歷數起來猶如串珠,令人留連忘返。亳州古為南亳故地,公元前16世紀,商湯在此建都,后世稱為"南亳";隋大業二年(公元6__年)改稱譙郡,唐武德七年(624年)譙郡復改稱亳州,為唐代十望州府之一。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劉復通擁韓山童之子朝林兒于亳州稱帝,國號大宋,改元龍鳳,稱小明王。明洪武初(1368年)降州為縣。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又復稱亳州。19__年州改為縣。解放初期設亳州市之后又改為縣。1986年5月撤縣設市(縣級,隸屬阜陽地區),同年12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6年經國務院批準為省直轄市,由阜陽市代管,1998年2月省委、省政府決定亳州市由省直接管轄,同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旅游城市。__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為省轄市。
美麗的青島,古老而又年輕。
亳州鐘靈毓秀,英才輩出。千百年來,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唷育出無數文治武功、彪炳史冊的先哲名流。道教鼻祖老子以特有的宇宙觀、行知論給后人留下經典著作《道德經》,雖只有五千言,卻文約辭要,博大精深,提出一個非常完整的哲學體系,被譽為"萬經之王";一代圣哲莊子,曾為漆園吏,他"喻牛辭相"的故事及王安石"吏無田甲當時氣,民有莊周后世風"的詩句,至今仍在民間廣為傳誦;魏武帝曹操"煮酒論英雄"、"橫槊賦詩"的英雄氣概,使天下多少有識之士為之傾倒;陳思王曹植的"七步quot;,至今讀來仍令人蕩氣回腸;神醫華佗的"麻沸散"是醫學史上全身麻醉的"世界之最",首創的"五禽戲"現在依然有不少人在天天習練;巾幗英雄花木蘭代父從軍的膽識、謀略與風采著實令人敬仰,其故事更是婦孺皆知;一代圣君商成湯、道教至尊陳摶、憫農詩人李紳、捻軍首領張樂行幗英雄花木蘭代父從軍的膽識、謀略與風采著等,都是這塊蘊才積盛之地的驕子。他們為創造輝煌的中華古代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火的貢獻。
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給亳州大地留下眾多的古跡和寶貴的文化遺產。亳州現存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余處;其中省以上保護單位22家,占全省的l/3。這些古跡融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于一體,處處蘊含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花戲樓,戲文遍布,彩繪艷麗,大殿威嚴,戲樓、鼓樓輔襯,磚木鏤雕雙絕,其建筑巧奪天工聞名于世,令人贊嘆不止。全國道教第一大殿太清官,又名太靜宮,俗稱老子廟,規模宏大,建筑輝煌,碧瓦紅墻,紫氣縈回,莊嚴肅穆,氣勢非凡。湯陵丘埠巍然,古木虬枝盤空,蒼碑夾道聳立,置身園中,憑吊先賢,景仰之情油然而生。被譽為"地下長城"的古隱兵道,雙道并行,縱橫交錯,互相連通,工程巨大,建筑宏偉,相傳為曹操所建,堪稱古代軍事史上的奇跡。當代文史大家郭沫若親題館名的華祖淹,包括有"草堂經聲"、"藥圃流香"、"五禽鳴壽"等八大景觀,廟祠完整,占樸典雅,實為亳州一大勝跡。其它名勝古跡較為著名的有占地十多平分公里,建筑考究上程浩大的曹氏宗族墓群;有金碧輝煌,殿宇寬敞,孔子問禮處的道德中宮;有造型美觀,高聳云霄,朝山進香人群如潮的薛閥塔和萬佛塔;有建筑巍峨,清幽雅靜的白衣律院及清真石寺;有嵇山之巔,古風依然的嵇康故居;有方丈凸石,平滑如砥,印有巨人所壓之痕的陳摶臥跡;還有市區內明清風格猶存、古貌依舊的36條老街、72條古巷等等,名勝遍布,古韻悠然。亳州的歷史人文景觀,與黃山的自然景觀遙相呼應,素有"南黃山,北亳州"之說。1986年被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8年被評為"全國首批優秀旅游城"。
亳州是“神醫”華佗的故鄉,也是我國歷史上的四大藥都之一,盛產中藥材,藥材市場由來已久。1994年,亳州建成了全國最大的中藥材交易中心。在交易中心上市的藥材品種多達__余種,上市量4000萬公斤。年成交額達20多億元。同時,與藥材中心相配套的中藥材期貨交易所、中藥材信息中心也在亳州陸續建立起來了。1995年,__欣然為亳州題詞:“華佗故里,藥材之鄉”。
亳州所產的國宴用酒“古井貢酒”享譽九州,馳名中外。近年還建成了酒文化博物館,展品豐富,陳列考究,充分表現出酒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亳州下轄的蒙城縣的最大的良種牛產地,最近這個縣別出心裁的聘請了著名相聲演員、資深攝影家牛群任該縣的副縣長,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
大家剛下飛機,也一定很累了。那么大家先休息一下,養足精神之后我們一起來看亳州,請允許我再一次代表我們亳州旅行社的全體員工對您的到來致以最誠摯的歡迎,預祝您在亳州能夠吃得好睡的香,能夠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謝謝大家!
亳州景點導游詞篇六
十月一日,我很早就從睡夢中醒來,因為我今天就要到被稱為“藥都”的亳州旅游了。
我們一切準備完畢,就往車站奔去,“十?一”的車真難坐,每個車都坐滿了人。最后,我們終于坐上了一輛車,此時的我,興高采烈,雖然置身于車中,可我的心已經飛到了亳州。
張飛廟等五座廟宇,形成了一處風格獨具、巍然壯觀的古建筑群,亭園景色入勝,令我留連忘返。
我們又去了三國攬勝宮,三國攬勝宮規模造型古樸典雅,雄偉壯觀,正門漢闕高大莊嚴,十八座大石鼎羅烈主甬道兩側,祭壇欄桿玉石雕成,祭壇廣場表石鋪就,城堡四周戰旗林立,魏武堂前魏、蜀、吳三方面錦旗威風凜凜。迎獻帝宮殿富麗堂皇,曹操率文武百官迎獻帝登位,鼓樂齊鳴,高呼萬歲;雷電交加,劉備驚慌失措;漢代相府大花園儀亭里呂布和貂嬋相抱,董卓氣得哇哇大叫,擲刺方天畫戟;官渡、赤壁戰場人喊馬嘶、尸體遍布、烽火連天;汶姬歸漢,胡茄十八拍琴音繞梁,吟育悲壯;原始森林里諸葛亮七擒孟獲,飛沙走石,毒蛇猛獸,張牙舞爪一齊沖到陣前;洛神和游仙詩兩場,金龍舞動,仙樂繞耳,仙境神怡。十場內景,將三國時代的情景展現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
接著,我們又游覽了道德中宮、運兵道、曹氏公園等地方,我見識大增。
離開亳州時,我不禁回過頭來。亳州,我還會再來的!
亳州景點導游詞篇七
游客們,大家好!
我就是你們今天的導游,我姓洪,大家就叫我洪導得了!今天我帶大家參觀的是四川省樂山市的樂山大佛……好!我們到了。走進大門,我們就來到了一座小山腳下。首先映入你眼簾是兩尊巨大的佛像,被古代的能工巧匠活靈活現地雕刻在山上,栩栩如生。那么陡峭的山嶺,就是現在的人們也不一定能造出這么完美的藝術品來,古代修筑佛像的人們又是怎么造的呢?真是鬼斧神工啊!
告別了兩尊大佛,我們又來到了“藏佛洞”。為什么叫藏佛洞呢?因為在古代曾先后好幾次發生了“滅佛行動”,人們毀壞文物,燒掉寺廟,屠殺僧人,許多佛像也被破壞了。僧人們為了保護這些佛像和文物,將他們藏到一個洞中,待風波平息之后再搬出來。在這些災難中,藏佛的僧人無一幸免,直到很久以前,有人無意之間發現了這個有佛像數尊、文物百件的洞。走進洞中,第一個看見的是一尊千手觀音像,神情嚴肅,多少只手不可計數,每只手上都各有一件法器,胸前托著一只凈瓶,里面插著幾條柳枝,唯妙唯肖。菩薩兩旁是兩個大佛守護神,兩人一人手持禪杖,一手持法器,神態嚴肅,好似誰敢對大佛不敬,他就毫不客氣地給他一下子。
走出藏佛洞,我們繞過一座座樓閣,就來到了山頂,你們看,這里真是人山人海,游人如織啊。在這里,我們可以看見大佛的頭,你們看,有好多好多個螺髻,數也數不盡,縫隙處滿是青苔,可見年代十分久遠了。來到山下,我們才能看到大佛的“廬山真面目”,不能不感嘆:真是一尊大佛啊!大佛的頭與山頂平齊,神態莊重,耳朵長三米多,比一輛汽車還要長。大佛呈直坐式的,臨江而坐,雙手平放在膝蓋上,手上可以站十幾個人!大吧?難怪人們說,樂山大佛了不起,可真是“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
樂山大佛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多少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雄偉壯觀的樂山風景啊!好了,今天我們游覽就結束了,祝大家愉快!
亳州景點導游詞篇八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來到這里!
滄浪亭位于蘇州城南滄浪亭街,是現存蘇州最古的園林。其地初為五代時吳越國廣陵王錢元璙近戚中吳軍節度使孫承祐的池館。北宋慶歷五年(公元1045年),詩人蘇舜欽(子美)流寓吳中,以四萬錢購得園址,傍水構亭名“滄浪”,取《孟子。離婁》和《楚辭》所載孺子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之意,作《滄浪亭記》。自號“滄浪翁”。南宋時為抗金名將韓世忠所居,人稱韓園。元延祐年間僧宗敬在其遺址建妙隱庵。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蘇州知府胡纘宗于妙隱庵建韓蘄王祠。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僧文瑛復建滄浪亭,歸有光作《滄浪亭記》。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江蘇巡撫王新命建蘇公(舜欽)祠。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江蘇巡撫宋犖尋訪遺跡,復構滄浪亭于山上,并筑觀魚處、自勝軒、步碕廊等,道光年間,增建五百名賢祠,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毀于兵火。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重建。
滄浪亭面積約16。5畝,為蘇州大型園林之一,具有宋代造園風格,是寫意山水園的范例。
滄浪亭造園藝術與眾不同,未進園門便見一泓綠水繞于園外,漫步過橋,始得入內。園內以山石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隆然高聳。山上幽竹纖纖、古木森森,山頂上便是翼然凌空的滄浪石亭。山下鑿有水池,山水之間以一條曲折的復廊相連,廊中砌有花窗漏閣,穿行廊上,可見山水隱隱迢迢。假山東南部的明道堂是園林的主建筑,與明道堂東西相對的是五百名賢祠。園中最南部的是建在假山洞屋之上的看山樓,看山樓北面是翠玲瓏館,再折而向北到仰止亭,出仰止亭可到御碑亭。
園以清幽古樸見長,富有山林野趣。池水縈回,古亭翼然,軒榭復廊,古樹名木,內外融為一體,在蘇州眾多園林中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