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問西東觀后感
無問西東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后感吧。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無問西東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熒幕落下,燈光熄滅,四下無光。突然地,耳畔飄起了輕輕的音樂,眼前一點點出現亮光。我開始隨著時間的腳步,走進這一場夢境。 一部電影,橫亙四段時空,跨越百年歷史,娓娓道來四段清華學子的故事。從一心想實業救國的吳嶺瀾,到無畏獻身的沈光耀,再到將自己奉獻給邊疆的核工業參與者陳鵬,最后是不忘初心的張果果。他們坎坷曲折而又不平凡的人生之路相互交雜在一起,布滿風沙與錯亂的足跡,卻在中國近一百年來的故事里抹上了重重一筆,宛若貧瘠土地里開出的第一支玫瑰,明艷又美麗。
在看到沈光耀想要去當兵時,在看到他用飛機載食物給疾苦的孩子們吃時,在看到他英勇戰斗、無畏赴死時,就想起梁啟超說過的:“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沈光耀出生于名門之家,就讀于名牌大學,將來畢業了就可繼承家業。這本是一條充滿光明、前途無量的.道路。可他看到了在日軍的轟炸下死在母親臂彎的孩子,看到了曾經一起嬉笑過的人兒失去了生命,他想起有人對他說過的:這個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從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與同情。所以,他棄筆從戎。“不是華北之大容不下一張平靜的課桌,而是整個國家都危亡了,我們要去當兵。”我敬佩這樣的人,敬佩他的勇氣與毅力,敬佩他這樣從容赴死的心。
大家林清玄說:“情,就是這樣,或如暗涌心底的波濤砰然成淚,滿懷情愫驟成江海;或如棲息芒花的光蟲嘩然飛起,滿天星斗綴成點點。”此刻我心中暗涌的江海、紛飛的星斗,不都是來源于這部電影里絲絲縷縷的片段嗎?我在那個雨打鐵皮屋頂的噪雜教室里看到了老先生寫的“靜坐聽雨”,一時倍感安定;我在那個寒冷的冬日里聽到的校長與對前路感到迷茫的人的講話“把自己交給繁忙,得到的是踏實,卻不是真實。真實,是做什么和誰在一起,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時感覺人生有了一個可以足夠努力與向上的方向;我在看到沈母去探望光耀時說的“當初你離家千里,來到這個地方讀書,你父親和我都沒有反對過,因為,是我們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樂趣”時,我看到了一個開明的母親,一個優雅的女子,看到了清風拂起楊柳,看到了月光瀉在水面;我看到為中國核工業辛苦專研十幾年的優秀學者脫落了黑發、蒼白了面容時,又深陷感動,這些為中國核工業奉獻了半生的無私學者,我們還沒看到你們的鮮衣怒馬,卻看到了你們的早生白發;我看到一個現代的商人,在一個充滿陽光的玻璃房子上畫滿五彩圖案給他救助的四個寶寶。他說“愿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愿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我甚至感覺,連二十四點的黑夜,都染上了金色的陽光。
緩緩地,悠長的音樂停止,電影結束。門內一片黑暗,門外寒風瑟瑟,我卻依舊能感受到光明與溫暖。再回憶,眼前盡是那些一句句的歡聲,一張張的笑顏,仿佛讓我置身于數年前那個微風和煦、綠柳含煙的春天。
奇異恩典,沁入心田,日月山川,同見,
也曾氣餒,常被試煉,信心帶領,向前。
歷經困頓,跨過艱險,總會再見,晴天,
你的恩典,鋪滿天邊,總有些人,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