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端午節作文(匯編15篇)
過端午節作文(匯編15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過端午節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過端午節作文1
今天是端午節,我早早的起床了。因為伙伴們跟我約好,要好好的玩個痛快。電話鈴響了,伙伴們叫我來了。
我拿起滑板飛快的下了樓,果然他們也都帶著滑板,我們一起來到了鳳凰廣場的假山上,玩起了“卡丁車”的游戲。我們分別都坐在自己的滑板上,從山頂向下滑,富有挑戰性,特別刺激,特別是我們這些淘氣包給這種“卡丁車”也添加了“攻擊”和“防御的技巧”,那種現代化的攻擊措施的確是很有創意的,所以我覺得特別有趣!
中午,我們回到家,媽媽已經做好了粽子,并且說要好好的過一個端午節,我最喜歡吃糯米紅棗餡兒的粽子,我一口氣吃了六個。香甜可口的粽子讓我回味無窮!
吃完粽子,媽媽告訴我,過端午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古代時人們把做好的粽子扔進了汨羅江中,是為了避免魚蝦吃了屈原的尸體。所以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了今天。
我愛端午節。
過端午節作文2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決定回老家和爺爺奶奶一起過。
一大清早,媽媽就帶著我和妹妹上街購物。大街上真熱鬧呀!到處是車鳴聲,叫賣聲。真個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將節日的氣氛推向高潮。我們來到超市,超市里也是熙熙攘攘,人們在忙 著選購物品。一個多小時后,我們選好帶給爺爺奶奶的禮物,媽媽還買了新鮮的粽子。出了超市,媽媽又給我和妹妹賣了花花線、生肖香包,還給我們買了烤魚棒,我和妹妹高興得不得了。
帶著買好的禮物,我們趕回老家。一路上行人絡繹不絕,我和妹妹也嘰嘰喳喳個不停。到了老家奶奶一見我們臉上就樂開了花,還準備了豐盛的午飯,有雞肉鴨肉……還有我最喜歡的香腸 。我們一家人開心的吃著、說著、笑著,享受著團圓的喜悅。
這真是快樂的一天,既記念了屈原,又讓忙碌的人們有機會問候親人朋友。
過端午節作文3
今天是端午節,一大早,媽媽和我一起包粽子。
媽媽先拿來葦葉,卷成一個小斗兒在里面放進一些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紅棗,再給小斗蓋上蓋子,媽媽一邊給粽子系紅線一邊給我講有關端午節的故事:古代有個愛國詩人-屈原,他寫了很多愛國詩篇,想了很多治國的好辦法,但國王不聽,而且把他流放到很遠的地方,后來國家滅亡了,屈原很悲憤,就投江自殺,人們位了不讓魚兒去吃屈原的尸體,就包了很多粽子投入江中。聽了這個故事,我才知道,小小的粽子竟然意義深遠。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小心翼翼地包了起來,包完粽子,媽媽把鍋燒開,然后把粽子放進鍋里,煮15分鐘,粽子撈起來,放在盤子上,我們全家人圍在一起吃粽子,剝開葦葉,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我們吃得津津有味,爸爸媽媽都夸我包得好。
今天,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還學到了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
過端午節作文4
端午節來啦,媽媽買來一束草蒲和艾葉,插在門前。這兩種植物都是綠色的,艾葉像菊花的葉子,菖蒲則長長的,像蘆葦葉。兩種植物都散發出一陣清香,聽說都可以驅蟲。
媽媽還給我買來一個香囊,我萬分驚喜。這個香囊一面繡著“三溪堂”,一面繡著“平安符”,是紅色的底,黃色的邊,上面和下面都掛著幾個紅色的珠子。我聞到了一股濃濃的草藥味。媽媽說這個香囊是她帶奶奶去看病時,順便買來的。
端午節這天有吃粽子和雞蛋的習俗。今天早上媽媽就燒了粽子和雞蛋。我超喜歡吃肉粽,媽媽問:“要吃豆沙粽還是肉粽?”我大聲地喊道:“肉粽!”我所知道的粽子還有很多:蜜棗粽、鮮肉粽、豆沙粽、火腿肉粽、蛋黃板栗粽......,各式各樣,品種繁多。
過端午節的滋味真好。
過端午節作文5
我最喜歡過端午節,因為可以看精彩的賽龍舟,吃到美味的粽子,還可以學包粽子。
端午節還有一個傳說:有位愛國詩人屈原,因國家滅亡,跳河自盡,人們為了不讓河里的魚吃屈原的尸體,就把糯米和各種材料用葉子包好投入河里,讓魚兒吃,這就是最早的粽子。
我最喜歡吃粽子和包粽子了,只見媽媽把幾片葉子合在一起,在里面放入少量糯米,再放入新鮮的肉,然后把糯米放上,最后把葉子包好并用繩子捆好。
看著看著,我也忍不住開始包了,我挑了幾片小小的葉子,往里面放入許多糯米,再放上幾塊新鮮的肉,抓一把糯米就往里面塞,剛想把葉子包好卻發現葉子怎么也合不上去,我犯難了,最后還是媽媽幫忙解了難,去掉一些糯米,我心想:“包粽子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粽子下鍋了,不一會兒,房間里飄滿了清香,我使勁吸著鼻子,恨不得把清香全部吸到鼻子里,終于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撥開葉子,咬了一口,好吃極了!
過端午節作文6
年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習慣。關于端午節的由來以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為廣泛。相傳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由于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抱石投汨羅江自殺。人們為了紀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為端午節。
說到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要數吃粽子。雖然商店里的粽子品種很多,可是,我還是喜歡家里包的粽子。在端午節的前兩天老媽就會把包粽子的蘆葦葉買回來用清水煮好,然后準備包粽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紅棗等。接下來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每次奶奶都會選取兩三片葉子,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里一卷,卷成一個圓錐體的形狀,卷好后就往里面放準備好的原料,最后用棉線把粽子捆結實,一個有模有樣的四角粽“寶寶”就誕生了。
在這一天,人們還會插艾葉、賽龍舟。端午節真是個充滿神奇、充滿喜悅、充滿熱鬧的節日。
過端午節作文7
今天是端午節,一大早,媽媽和我一起包粽子。
媽媽先拿來葦葉,卷成一個小斗兒在里面放進一些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紅棗,再給小斗蓋上蓋子,媽媽一邊給粽子系紅線一邊給我講有關端午節的故事:古代有個愛國詩人-屈原,他寫很多愛國詩篇,想很多治國的好辦法,但國王不聽,而且把他流放到很遠的地方,后來國家滅亡,屈原很悲憤,就投江自殺,人們位不讓魚兒去吃屈原的尸體,就包很多粽子投入江中。聽這個故事,我才知道,小小的粽子竟然意義深遠。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小心翼翼地包起來,包完粽子,媽媽把鍋燒開,然后把粽子放進鍋里,煮15分鐘,粽子撈起來,放在盤子上,我們全家人圍在一起吃粽子,剝開葦葉,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我們吃得津津有味,爸爸媽媽都夸我包得好。
今天,我不僅學會包粽子,還學到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
過端午節作文8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來了,家里到處都飄著粽子的香味,媽媽讓我從電腦上查找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原來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屈原是一位愛國者,他想讓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就常常跟國王提意見,可是國王不喜歡聽,就把他趕出了國都。有一次秦國來打楚國,楚國很快就被打敗了,國家就快沒有了,屈原更加傷心,這一年的五月初五,他搬著一塊大石頭投江了自盡了。
人們知道后,非常悲傷,為了不讓魚吃了屈原,就把竹筒里面裝著粽子,扔到河里,希望魚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了,粽子也就是這樣來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愛自己的國家,此外我也知道了,現在吃的粽子,只不過是把竹筒,換成了一種寬寬的葉子。吃粽子也就是紀念屈原的。
今天我通過一個節日而了解到了一個歷史故事,我感到很高興,多么有意義的一個節日呀。
過端午節作文9
我們國家有很多的傳統節日。我喜歡端午節,因為每到端午節的時候,爸爸開著車帶我到一個地方去看賽龍舟。每一只龍舟顏色都不一樣,有黃的、紅的、綠的。比賽開始了!龍頭龍尾都站著一個人,中間還站著兩個人,一個人在打鼓、一個人拿著旗飄來飄去,岸邊觀看的人都在喊著加油、加油!他們劃得非常激烈不分上下。
回到家里我問媽媽,媽媽今天晚上吃什么?吃粽子,媽媽又說:農歷五月初五,俗稱叫端午節。端午節的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我又問;那為什么吃粽子和賽龍舟呢?媽媽接著說:端午節是我國民族的傳統節日。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至于掛菖蒲、艾葉、喝雄黃,則說為了壓邪。
過端午節作文10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節日的習俗之一是吃粽子,我們家自己包粽子,媽媽對我說:“包粽子先要把糯米和竹葉在水里泡一天,才好包又好吃。”所以媽媽昨天就泡了糯米和竹葉,并備好了一些配料。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拿起粽子葉,把一頭一卷,就形成了甜筒狀,然后把糯米裝進去,再放進一塊淹好的五花肉,把粽子葉折好捆緊,一個肉粽就包好了。接著媽媽一邊包一邊示范給我看,我仔細看著,學著她的樣子慢慢的包著,終于包好了一個,雖然形狀還不太好,看著我包的第一個粽子,我高興極了,后來我包的一個比一個好,“好棒!”媽媽笑著說。
粽子煮熟了。我聞著清香解開粽子,一邊吃著一邊聽媽媽講端午節的故事。
過端午節作文11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到端午,我就會想起這首充滿童趣的兒歌,大家看了這首兒歌,一定有一肚子的問題:明明是端午,兒歌里怎么變成端陽的呀?還有沒有其他習俗啦端午又叫重午、端陽許多習俗都與五這個數有關:用紅、黃、藍、白、黑等五種不同顏色的絲線系在兒童的手腕上、足踝上,成為長命縷;吃五黃:黃魚、咸鴨蛋黃、黃豆包的粽子、雄黃酒雄黃酒喝完了,人們還喜歡用酒杯里剩下的雄黃在兒童的頭上寫上王字,再把多余的雄黃倒在廚房的地上,用來消滅害蟲。
說到端午,大家肯定還想問:為什么要把粽子扔到水里去呀?那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扔粽子是為了讓魚蝦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體。說到這兒,你也對端午有一定的了解了吧?一定要記住哦!
過端午節作文12
中國有許多節日,中秋節、重陽節、七夕節、端午節。其中端午節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之一。
每年的農歷五月五就是端午節了。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酒。龍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聽到這首童謠,一定會想到端午節。
聽媽媽說:端午節是用來懷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聽奶奶說:到了端午節每家每戶都少不了包粽子這件事。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的最愛。粽子的形狀各異,有三角形的,有棱形的,還有正方形的。粽子的味道也有很多種,鮮肉的、板栗的、紅棗的。味道好極了!
如今,端午節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過端午節作文13
在端午節這天,每個人的.臉上都有洋溢著節日的喜悅。挖草藥、包粽子,更是忙著不亦樂乎。農民伯伯在清早就會到山頭,田地里去采集各種各樣的中草藥,這種藥被稱為“端午藥”。
據說這天采的藥藥效最好,人們把采集下蔥綠的艾葉掛在大門邊上,據說可以防蟲驅邪呢!你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嗎?
據說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楚國才子受到權貴的排擠,覺得報國無門于是就投入泊羅江自盡。人們怕魚兒吃掉他的尸體,就把粽子投入江中,為了懷念愛國詩人屈原,從此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就流傳開來了。每年端午節,家鄉的鄉親們都會聞著艾葉香,吃著香甜的粽子。沉浸在對美好生活與無限向往及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無限緬懷中。
過端午節作文14
端午節,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一段歷史文化的延續。
五月五的端午節,粽香四溢、龍舟賽起,插艾蒿、薰蒼術、系香囊、喝雄黃,以此來紀念屈原、辟邪祛災。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古老歷史文化的延續,是我們需要緬懷和珍惜的節日。
端午時節,我們懷念屈原,因其高尚的愛國主義思想、因其偉大的浪漫主義情懷。“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我們的國家和民族需要有擔當、有責任感的公民,關心民生、造福社會、促進發展,應該成為我們心中不懈努力的方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如此,不遺余力地去探索真相、追求真理。
端午佳節,一家人圍著圓桌,分享美味的粽子,是多么愜意和溫馨的日子。在外的游子也許會思鄉心切,粽香可能會使你想起童年的生活,想起當年的無憂無慮和歡聲笑語;緬懷過去的同時,要鼓足信心勇敢面對未來,同樣是充滿希望的日子。
過端午節作文15
你們都過端午節嗎?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節日,每年端午節,我們都要看劃龍舟和吃粽子,我最喜歡吃粽子,下面我給你們講一講這次我是怎么過這次端午節的吧!
星期五時,我們去了幺婆婆那里玩,我的大姑婆和哥哥也去了,中午時,幺婆婆拿出幾個粽子,每種味道都有幾個,我和哥哥迫不及待地想吃粽子了,吃飯了,我們快速地跑過去吃粽子,我的粽子是肉的,哥哥的是怪味的,大人們笑著說:"你們可真喜歡吃粽子呢!"我們笑著說:“當然咯,你們也快點吃吧!不然我們把粽子吃完了。”大人們快速說:“不要!”于是大家爭先恐后地搶著粽子吃。
你們喜歡這樣過端午節嗎?喜歡的話,就快點來和我們一起過這個傳統節日,也給我講一講你是怎么過端午節的吧!在那一天,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