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資金 飛地安置 建立鎮域扶貧開發項
沙溝鎮位于沂水縣城西北35公里處,全鎮總面積218平方公里,67個行政村,2.2萬戶、6.6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856戶、3048人,貧困發生率4.7%。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我鎮整合吸納資金,飛地實施項目,建成了220畝卞莊高效冬暖式蔬菜大棚項目等一批大項目,形成了鎮域扶貧開發項目基地。2016年實現1005名貧困群眾脫貧,保障了2017年2043名困難群眾如期脫貧。
一、破解發展瓶頸,探索飛地安置的新路子
沙溝鎮黨委政府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謀劃扶貧路子。通過廣泛征求各村黨員干部、村民代表、貧困戶意見,認為以往扶貧項目采取了村考察、村實施、村管理、村分配收益的路子,客觀上存在著扶貧項目規模小、管理粗放、監管難度大等弊端,扶貧收益很難有保障。同時,各貧困村和貧困戶也有項目選擇難、施工慢、收益低、管理差的難題。沙溝鎮黨委政府組織外出實地考察項目,結合本地種植蔬菜大棚的傳統和經驗、水源優勢、交通優勢,在通過各村扶貧理事會征求貧困戶意見,最大程度凝聚鎮黨委政府、貧困村、貧困戶的廣泛共識的基礎上,決定整合多項扶貧資金,飛地安置項目,集中建設卞莊高效冬暖式蔬菜大棚扶貧開發項目基地。基地占地220畝,整合15個重點貧困村扶貧資金450萬元、整村推進資金100萬元、“特色種養加”資金100萬元,共計650萬元建設高效冬暖式蔬菜大棚38個,項目收益主要覆蓋15個貧困村447戶、713人,著力打造統籌資金合力、突出規模經營、扶貧保障有力的鎮域扶貧開發項目基地。
二、規范合同管理,明晰扶貧資產產權和收益
為確保扶貧資產建成后產權和收益清晰,在項目建設前期,召開黨委政府、財政、扶貧、涉農部門及相關貧困村聯席會議,研究扶貧資產產權和收益分配問題,通過簽訂合同和公約的方式,確定資產所有權和收益分配方案,防止各方出現爭議。一是簽訂公約。項目涉及的15個重點貧困村自發聯合簽訂《沙溝鎮卞莊高效冬暖式蔬菜大棚項目整合框架約定》,約定簽訂后所有貧困村必須共同遵守。約定主要事項有資產建成后歸各村村集體所有、按照程序進行資產移交、項目收益按照投入資金比例進行分成等等。二是簽訂資產移交合同。項目建成后由鎮經管站形成資產清單,鎮政府和村集體簽訂資產移交合同,合同規定將資產移交村集體,按照各村投資比例確定資產所有權,經管站形成資產臺賬,確保扶貧資產順利移交村集體。三是簽訂租賃合同。各村與承包方簽訂租賃合同,約定承包方每年11月不論經營方效益如何,必須給予15個貧困村合同規定的收益。
三、突出市場化運作,確保產業扶貧可持續發展
產業扶貧項目建成后,各村在鎮經管站指導下通過公開競標的方式精選合作伙伴,以優秀的企業帶動產業扶貧項目長效穩定發展。為保障項目長效穩定發展,在公開招標時對承接主體設定了具體條件,一是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項目的發展需要融入大量的工商資本,這是項目發展的根本。二要有成熟的管理經驗,走市場化經營就要實現管理的現代化,用成熟的管理體系融入項目后期生產中。三是具備優秀的社會公信力,產業扶貧是經濟扶貧更是“良心”扶貧,不能因為市場管理變了扶貧的味道。
通過公開競標,沂水縣沂州果蔬研究專業合作社順利承租了沙溝鎮卞莊高效冬暖式大棚項目,并與各貧困村簽訂了租賃合同,規范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項目投入使用后,該合作社迅速啟動,在短期內先后融入資金300萬元,保證了項目的順利實施。經營中,突出農業產業化經營,積極引進壽光蔬菜高產新品種,聘請壽光蔬菜種植專家采用先進種植技術根據市場需求調節蔬菜種植品種和規模,提高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增強了扶貧成效和質量。目前各大棚蔬菜長勢良好,每天采摘8000斤茄子和6000斤辣椒,每天銷售收入達到2萬多元。
2016年該合作社就根據租賃合同向15個貧困村支付租金65萬元,幫扶貧困人口713人,人均增收771元。實現了項目可持續,貧困人口早受益的目標。同時注重吸納周圍村莊包括貧困戶在內的剩余勞動力,帶動群眾脫貧發展。
四、實施兩步工作法,保障收益分配到戶
由村“兩委”和扶貧理事會制定發包方案和收益分配方案,嚴格執行村級議事程序,確保扶貧資產收益安全到戶。第一步,進行資產發包。項目建成后,各貧困村通過鎮經管站對資產出具資產評估報告,各貧困村和扶貧理事會根據評估報告制定經營性扶貧資產發包方案,召開村“兩委”會議研究,村民代表大會通過,報鎮經管站審核后在各村進行公示,公示期過后進行公開招標發包。第二步,確定收益分配機制。項目收益后交鎮經管站代管,由扶貧理事會提議收益分配方案,報村委會研究,報鎮經管站審核后進行公示,收益由經管站打卡發放給貧困戶。卞莊高效冬暖式蔬菜產業項目由沂州果蔬研究專業合作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無論收益高低,每年給予15個村莊投入資金的10%,計65萬元,用于幫扶447戶,713人,人均年增收771元。
五、加強資金管護,確保資產安全和保值增值
整合資金的15個貧困村分別成立了扶貧理事會,扶貧理事會由各村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黨員、貧困戶組成,定期巡查合作社生產經營狀況,發現問題及時指出,保障了扶貧資金資產安全;合作社定期召開會議,與黨委政府、各村扶貧理事會通報項目運作情況、生產經營情況和收益分紅情況;合作社與大棚經營戶簽訂合同,明確各自權利義務,保障扶貧資產安全。
卞莊高效冬暖式蔬菜大棚項目建設的成功經驗做法得到了有效推廣。沙溝鎮繼續在九嶺坡村投資1000萬元建設高效冬暖式蔬菜大棚60個,建設蔬菜儲藏冷庫等配套設施,發展壯大扶貧開發項目基地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