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二輪復習: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
關注“語文閱刊”并設為星標!每天都收到我們的文章。
立意要求:(1)科學正確的價值取向;(2)突出中心;(3)真摯、深刻;(4)新穎。
立意方法:結合“十大主題”提高我們的立意水平。
所謂“十大主題”是告訴我們我們的立意可以從哪些方面來選擇,是橫向的拓展。
十大主題
立意
親情
通過我和媽媽的一次爭吵表現我和母親之間的深厚親情。
友情
郊游時我受傷了,同桌對我細致的照顧,表達我們之間的友情。
師生情
一次沒考好,老師叫我散步,開導我,我受益匪淺,深深地感激老師。
故鄉情
回憶童年時在故鄉的小溪邊的往事,表達對故鄉的情誼。
民族情
難忘2008年的奧運開幕式,那是中華兒女民族自豪感的來源。
社會問題
一次虛假的“義務勞動”,一次有預謀的“擺拍”,折射出社會良知的倒退。
環境保護
目睹菜場里野味攤位的火爆生意,我呼吁人們保護自然,愛護動物。
哲理啟示
事情都有兩面性,成功和失敗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理想與追求
我們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戰爭與和平
戰爭帶給人們的只有無盡傷痛,世界大家庭應該和睦共處。
作文常考分為五大主題:
主題一、家庭生活與親情;主題二、校園生活與友誼;
主題三、人生理想與成長;主題四、往事回憶與品味;
主題五、自然社會與人類。
確立主題偏向后,為了文章更有深度,可以注意文章層次范圍。例如從常寫的“關注自我、關注他人”到“關注群體、關注社會”。在自己能力允許的前提下,我們可以努力將自己文章的立意往更高層次發展,這樣你的文章在立意上就會更深刻,也更引人深思。
訓練
一、作文
1.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病的經驗就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明白不咳嗽的嗓子多么舒服……后來我終于明白,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任何災難前面都有可能加上一個“更”字。
——史鐵生《幸運》
以上文字,引發了你哪些感悟與思考?請自選角度,寫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可以敘寫自己的經歷和見聞;可以發揮想象,創作故事;也可以對這個話題發表見解。
要求:題目自擬,文體首選(詩歌除外);2.不得抄襲、套作;3.不出現真實的校名和師生姓名。
例文:
學會滿足
世上有太多的遺憾,因為人們不懂得滿足;世上有太多的懊悔,因為人們不懂得滿足;世上有太多的哭泣,因為人們不懂得滿足。正所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世上的一切并沒有絕對完美的。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完美,卻永遠不知足,也只會畫蛇添足,一個人獨自享受遺憾的滋味。
小時候的我也是一個永不知足的小孩。讓我現在依然記憶猶新的還是小學時上的那堂美術課。對于孩童的我來說美術課就是展示和發揮自己想象力的天堂,那是最美妙的時光了。可是那一堂的美術課讓我怎樣也高興不起來。
那天,我依然像往常一樣坐在桌前,用筆頭頂著下巴,入迷的構思著即將躍然紙上的作品。苦苦思索了許久后,忽然我靈光一現,立馬拿著畫筆在紙上揮舞起來。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的作品也終于大功告成。我不屑看了看同桌,發現他才畫了一半。閑來無聊,我又開始環顧四周,發現好多同學還在埋頭苦干哩!正當我東張西望時,一不小心在我畫好的畫上點了一個綠色小點。雖然不怎么起眼,但我看著始終特別別扭。難道就讓這個小點毀了我的作品嗎?我厭惡地望著那個小綠點,總有種想滅了它的沖動。于是我拿起畫筆,不停地改來改去。但最后我絕望了,那個本不起眼的小點如今已是格外引人矚目。我明白,我的作品徹底毀了。
望著這幅面目全非的畫,我懊悔不已,我為什么就不能知足,非要在意那個小點呢?當老師走過別的同學身邊,夸獎著他的畫畫得好時,我唯有從頭再來,默默的嘆氣,獨自享受著這份遺憾。
現在想想,當時的我挺傻的,如果知足一點,何來的遺憾呢?熟不知,這世上還有很多像我這樣不知足的人,只是一味的追求最好,可到頭來卻只是自食惡果。就像那賭場里的賭徒一樣,贏了還想贏得更多,輸了總想著贏回來。他們的心就像是一個無底洞自始自終不知道滿足,最后傾家蕩產,流落街頭。但如果他們學會了滿足,那結局還會這樣嗎?
如果人要想不后悔不遺憾,要想快樂幸福,就得學會滿足,學會適可而止。只有懂得滿足的人才能夠更好的享受生活的美好。而相反,對于貪婪的不自足的人來說,生活無疑是地獄。
滿足與貪婪,幸福與噩夢,只在一念之差。聰明人知道適可而止,懂得要滿足。那么,你呢?
【詳解】本題考查材料作文。
審題立意:分析引導語可知,引導語是一段著名作家史鐵生說的話,其中的關鍵語句是“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任何災難前面都有可能加上一個‘更’字”。強調的是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始終對生活保持著熱愛,意識到自己的幸運。當然,這并不是滿足于現狀,不思進取,更不是隨遇而安。而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一種對生活的熱愛。懂得滿足,對于自己有深刻的認知,更能行穩致遠,利于個人的成長。
選材構思:可以有兩種寫作思路。一是寫人記事,創作一篇記敘文。可以從正面選擇材料,記敘自己因為懂得滿足而獲得了心態的平靜,精神的豐盈,盡情享受生活的美好的事件。也可以從反面選擇材料,記敘自己因為貪求過多,不懂得滿足,導致內心焦慮煩躁,諸事不順的事件。以具體的事件引出“懂得滿足”的主旨。二是議論說理,創作一篇議論文。以“懂得滿足”為論題。首段引出論題,激發讀者閱讀興趣,然后依次論述“為什么要懂得滿足”“怎樣做到懂得滿足”“懂得滿足不是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末段總結全文,發出號召。
2.實驗中學“青苗”文社的成員,近期做了一個關于“最美青年”的專欄。閱讀其中一個版塊的部分內容摘錄,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和感悟?請在任務單里任選其一,完成寫作。
同學們,你的“文學鏡頭”里有哪些“最美青年”呢?讓我們一起走近那些驚艷在時光里、活躍在視線里的“最美青年”!
“最美青年”
【鏡頭—】
鄧稼先放棄國外優渥的生活條件,毅然回到中國。他隱姓埋名在荒無人跡的戈壁灘上埋頭一扎就是整整28年。終于為新中國研制出了自己的“兩彈一星”,大漠埋忠骨,脊粱銘心間。
【鏡頭二】
清華貧困生發布在“樹洞”的匿名自白,感動無數人。自己每月花400元,卻資助了4名家鄉希望小學的孩子。網友們紛紛感慨其“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的精神,并稱其經歷是“現實版的《送東陽馬生序》”。
【鏡頭三】
滑雪場上的00后“天才少女”谷愛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希望能給女孩們做榜樣,讓她們覺得愛凌能做到的,自已也能做到,我想和她們一起努力。”比賽場上她后背騰飛的“金龍”就是明證。
【鏡頭四】
羽生結弦在北京冬奧會上,毅然選擇挑戰“4A”!因為他希望展現極致的美。雖然最終失敗了,但他說:“也許所有的努力沒有回報,但對我而言,這是一屆充滿尊嚴的冬奧會,我為之驕傲。”
……
寫作任務單
任務一:你有一本“我手寫我心”的精美日記本。相信這些“最美青年”的精神,一定能帶給你力量。請寫一篇日記,抒發感悟,激勵自己。
任務二:“青苗”文社的“最美青年”專欄,設置了“我眼中的最美青年”主題板塊。請你寫一篇文章投稿。
寫作要求,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②字數不少于800字(詩歌不少于16行);③不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等信息,不允許抄襲。
3.(2022秋·浙江金華·九年級統考期中)泰戈爾在《飛鳥集》中寫道:“世界以痛吻我,而我卻報之以歌。”歐陽修被貶滁州并未沉淪,仍心系“吾君”“吾民”“天下之學者”;外賣小哥生活平凡,仍為夢想和生活奮斗……
上面的文字觸發了你怎樣的聯想或思考?請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題目自擬;
②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等。
4.閱讀材料,按要求完成寫作任務。
來自熱線:“紹興文理學院附近的廊橋大樹下有一塊大石頭,上面寫有‘廊橋夜月’4個字,給古城紹興增添了別樣風情。但現在被邊上的樹木擋住了。”近日,家住越城區風和苑的市民王先生來電反映,希望有關部門能引起關注,及時對樹木進行修剪。
記者核實:9月27日上午,記者來到現場,發現王先生所說的這塊石頭所處的位置并不是很起眼,石頭“藏”在花壇中,四周被灌木叢包圍著。加之花壇內有一棵大樹,附近還有用來加固樹木的木樁阻擋著,大石頭就更不易被發現。
市民王先生說,石頭上的字還是著名書法家沈定庵寫的,應該被放在顯眼突出的位置。王先生還建議,或許可以給該石頭“搬家”,挪到馬路邊治水廣場旁的綠化帶上,好好布置一番,讓這個景點的作用有效發揮出來。
(《紹興晚報·熱線通》2022.9.28)
以上圖文材料中石頭的境遇、大樹的處境、熱心的王先生等引發了你怎樣思考?你在生活中遇到過類似的現象嗎?有過相似的經歷嗎?你又如何看待?請結合生活體驗,發揮聯想和想象,寫一篇文章,可以記敘,可以議論,也可以用其他表達方式。
要求:①題目自擬;②不少于800字(詩歌不少于16行);③不出現校名、人名等真實信息。
【答案】范文: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我和姐姐都生得一副好嗓子。姐姐生性開朗,不怯于在人前展現自己;而我,每次都靜靜旁觀,內向的性格使我向來寡言。當爸媽問及我想學什么時,我只淡淡說道:“我為姐姐伴舞。”舞蹈房有一面大大的落地窗,拉開窗簾,細小的塵霧成束地彌散在空氣中,一點一點漫進我練舞疲憊的心房。汗水沾濕了額前紛亂的碎發,我撫著胸口,靜倚在窗邊。刺眼的陽光彌散了我瞳孔的焦距,我就這樣呆立在那兒,靜默不語。
“這耀眼的陽光多像姐姐啊,熱情張揚,被所有人喜歡。哪怕我再努力,他們注意到的也只會是姐姐,不是嗎?”我沮喪地低下頭,睫毛靜靜垂下,使得失望的眼神不會暴露在陽光之下,輕嘆一口氣。
側頭望向舞蹈房兩旁的鏡墻,那里面映著我疲憊失望的臉龐,但陽光灑在我的臉上,卻又是那么的攝人心魄,如映襯在陽光下的一朵清幽白蓮,淡雅高潔,卻又光彩奪目。一瞬間,我仿佛明白了什么。當初自己選了伴舞這條路,似只是為陪伴姐姐的。但誰說姐姐的光芒定會遮掩我的光芒呢,只是一直以來的不自信才使得伴舞只是伴舞罷了。姐姐因我而耀眼,而我也定可以因姐姐而奪目……
踮起腳尖,張開雙臂,我在陽光下不停的旋轉,飛揚的發絲在空中劃出別致的弧線,汗水順著脖頸流下,沁濕了衣領。雙足一頓,我向陽光敞開了臂膀,向陽光敞開了我多年未敞開的心扉,這一與陽光的擁抱,當我時隔多年后再次響起,仍覺好美好美。
聚光燈下,舞臺上,我靜立姐姐身后不遠處,聽著臺下如雷的掌聲響起,我相信,總有一份掌聲會為我響起。輕抬下顎,隨著音樂的奏起我自信地邁出了第一個舞步,隨著姐姐的歌聲我如癡如醉地沉浸在自己的舞蹈中。我知道,此刻的姐姐,定是美麗非凡的,但我也堅信,因著姐姐的歌聲,我的舞蹈也定會精彩絕倫……
迎著聚光燈,我想起了那個與陽光擁抱的午后,想起了那個曾經因姐姐的光芒而怯懦的自己,想起了現在在舞臺上盡情展現的自己,心潮澎湃。我似用生命在舞蹈,似要舞出這么多年來不曾舞出的真正的自己,似要將自己這么多年來未嘗綻放的光芒頃刻迸發。最后一個動作伴隨著最后一個音符而起,我面向耀眼的聚光燈,敞開懷抱。
余音裊裊,我那最后一刻綻放出的美,驚艷全場。
【詳解】這是一道材料作文題。
審題立意:從石頭的角度。寫有“廊橋夜月”(且還是著名書法家沈定庵書寫)的一塊大石頭代表著有價值的東西。結合“所處的位置并不是很起眼,石頭‘藏’在花壇中,四周被灌木叢包圍著。加之花壇內有一棵大樹,附近還有用來加固樹木的木樁阻擋著,大石頭就更不易被發現”可立意為“懷才不遇,壯志難酬”“默默無聞又何妨”“正確認識自我”;結合“挪到馬路邊治水廣場旁的綠化帶上,好好布置一番,讓這個景點的作用有效發揮出來”可立意為“抓住機遇”“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從大樹的角度。結合“加之花壇內有一棵大樹,附近還有用來加固樹木的木樁阻擋著”可立意為“懂得如何對待別人的光芒”“尊重別人”“正確對待別人”“學會欣賞別人”。結合熱心的王先生的所作所為可立意為“學會關心我們周圍的人和事”“做生活的主人翁”等。
構思選材。如從石頭的角度來寫,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是這樣的石頭,一時默默無聞,但只要你具備“石頭”的潛質,具備一種條件,換一個環境,或者借助某種外力,“石頭”就可以實現你自身的價值,發出耀眼的光芒。通過描寫自己活身邊人的經歷,寫我們即使在困境之中,也不能自暴自棄,要正確認識自我,一有時機,便要彰顯自身價值。文章可以記敘,可以議論,也可以用其他表達方式。
5.按要求完成寫作任務。
一個小人物、一個小物件、一張老照片、一句家訓……串起了真實的人間世態。學習強國APP開展《我家的“人世間”故事》征文活動,特邀請你也參與。
具體要求:講述真實發生的故事,每篇征文不少于800字,題目自擬;為保證公平公正,征文中勿需注明單位名稱、作者姓名等信息。
編輯部提供了少部分已征集的精彩講述,請你參考。
爺爺奶奶的墓碑后,兩棵松柏緊密相依,在陽光雨露的沐浴下,它們愈加蒼翠挺拔。松柏無言,默默守護著我的爺爺奶奶,在我眼里,它們是爺爺奶奶半個多世紀樸實而真摯的美好革命感情的象征——歷經了時間和空間的考驗洗禮,歷久彌新。李驍《半個世紀的“光明”戀》
麻線縫的涼鞋果然結實,我一直穿到六年都沒再壞,后來是因為不合腳才沒穿的。雖然每次穿出去都會有異樣的目光投來,但我知道踏出去的每一步都是穩的,這是我的幸福,是奶奶給的“穩穩的幸福”。付廷江《奶奶的針線筐》
她換了一個更大的背篼,起得更早,回來得更晚了,那塊案板上的刀痕也愈加深了。她只是默默地,沒日沒夜站在案板前,仿佛案板就是她的整個世界,在這世界里,她肉眼可見地蒼老了。陳映汀《母親的案板》
那時候,母親真是年輕,一輛破舊的大自行車,一前一后搭著她的兩個孩兒,她一路笑顏如花,東不著調西不挨曲地輕聲哼唱著家鄉的歌,從城市的南邊穿越到北邊。范麗《我的北方我的家》
6.觀察下面這幅圖片并閱讀小詩,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前面有希望
哪怕腳下有阻礙
摔疼了自己
有時會摔出
愉快
看著嫩芽裂開的小嘴
眼鏡擦亮
空中的塵埃
漫畫和詩歌給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你就此寫一篇文章。以下任務供你參考。
寫作對象
文本類型
參考角度
任務一
班主任/父母/同學
敘事類
敘寫自己的親身經歷/分享生活體驗……
任務二
潛在的所有讀者
議論文
……
任務三
關心社會的公民
小說
反思當下的社會現狀/關注社會的未來走向……
寫作要求:①自擬題目;②符合文體特征;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④不少于800字。
例文:
挫折成就夢想
人生在世沒有人一帆風順的,難免會遇到挫折,有人厭惡挫折,因為他經不起挫折的考驗;有人青睞挫折,因挫折而精彩。古人云:寶刀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也正如屈原所寫: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經歷挫折的考驗,我們的人生怎么能開出美麗的生命之花。我懂:挫折成就夢想。
司馬遷,為完成父愿,繼承了父業。但誰也不曾想到,他為征戰沙場的將軍李陵求情時,惹惱了漢武帝劉徹,劉徹讓他在宮刑和死刑中選擇一種,為了完成“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他忍辱選擇了宮刑,在受盡了身體上和精神上的劇痛后,終于鑄造出“史家之絕響,無韻之《離騷》”的千古巨作。他經歷挫折,成就經典。
勾踐,江山被奪去,身陷囹圄。他為了實現“不是自己土地上種出的糧食不吃,不是臣民織出的衣服不穿”的豪言壯語,他忍辱負重,苦讀兵書,最后終于有了“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是結局。他用自己的挫折磨礪出一把利劍,殲滅了強悍的吳國雄霸一方。挫折為他的人生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中華民族還在沉浸在古老文明之際,為“四大發明”、唐詩宋詞、明清小說而驕傲的時候,洋人卻悄悄地侵入,用那我們發明的火藥,打開了文明的國門。國人為中驚詫,英雄豪杰為之挺身而出,從“虎門銷煙”到“五四”運動,從“南昌起義”到“橫渡長江”哪一步不是經歷了千磨萬難?哪一步不充滿挫折?哪一步不讓人心驚膽戰?但他們一步一步地走了過來,終于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的莊重宣告。中國的面貌因挫折而更加強大。
踩著潮濕的地面,望著初生的朝陽,風柔柔地拂來,在耳邊絮語,可怎樣也無法讓我停步。當跑完一半的路程時,腿突然變得沉重起來。無論我怎么努力,卻怎么也無法加快腳步,我想奮力向前奔跑,可一種無形的束縛卻阻止了我前進,我的雙腿是灌了鉛一樣。難道我真的不行?陽光也好似向我投下了嘲諷的目光,射在我弱小的心上。一陣風徐來,吹滅了我心中的怯意,吹醒了我的夢想,我揉揉酸痛的腿,再一次邁開了步伐,將那個落后的自己甩在了身后,終點!我長舒一口氣,飛一般的沖了過去,然后慢慢的坐在了地上,長呼一口氣。我抬頭望了望天空,只見湛藍天空,一碧如洗,陽光也好似在向我微笑,留下了我奮斗的痕跡……
一棵樹,不經歷風吹雨打,怎能深深得扎根于大地;一個人,不經歷挫折的洗禮,怎能開出美麗的生命之花;一個國家,不經歷挫折,怎能富強,完成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呢?
挫折是亦是挑戰,亦是成就夢想的墊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