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將熱血沃中華:寫給巾幗英雄趙一曼的一封信
趙一曼同志:
80多年前,您在東北林海雪原抗擊日寇,英勇的戰績令敵人聞風喪膽,被捕入獄后,寧死不說黨的秘密,就義時年僅31歲,盡管時間已過去了80多年,但每每提到您的名字,內心就感到無比的堅定與自豪。陳毅曾評價您:“生為人民干部,死為革命英雄。臨敵大節不辱,永記人民心中。”您對黨忠誠、忠貞愛國、勇于犧牲的精神,激勵著我們前進、前進、再前進。
在您臨刑前高唱的《紅旗歌》中,學習您“對黨忠誠”的優良品格,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九一八事變后,您奉命前往東北地區發動和組織群眾進行抗日斗爭,由于在戰斗中沖鋒在前,英勇無比,有“紅槍白馬女政委”之稱,這也讓您成了日偽軍的眼中釘、肉中刺。1935年秋,您為掩護部隊突圍,身負重傷,昏迷被俘,面對日軍老虎凳、辣椒水,鋼針刺的嚴刑酷打,您寧死不屈,不肯吐露黨的一點秘密,二次被捕后,您高唱著《紅旗歌》英勇就義,年僅31歲,“民眾的旗,血紅的旗,收斂著戰士的尸體,尸體還沒有僵硬,鮮血已染透了旗幟”,在您的身上,讓我們明白什么是忠貞愛國、救亡圖存的民族氣節,什么是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崇高品格,什么是堅忍不拔、百折不撓的鋼鐵意志,什么是大愛無疆、言傳身教的家國情懷,什么是視死如歸、獻身真理的英雄氣概。廣大黨員干部要以您為榜樣,發揚對黨忠誠的優良品格,在守紀律、講規矩上作表率,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做對黨忠誠的“捍衛者”。
在您被捕時寫的《濱江述懷》中,學習您“忠貞愛國”的革命精神,永葆初心、砥礪前行。“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白山黑水除敵寇,笑看旌旗紅似花”,這首您當年所作的《濱江述懷》一詩,是日本戰犯大野泰治在戰敗后交出來的紙片,在交出的時候,他跪地懺悔說:“我一直尊敬趙一曼女士,她是真正的中國女子。”通過詩句,我們讀出了您在短短31年生命中所表現出的偉大精神,在民族危亡之際,您一介女子,卻毅然站了出來,憑著對共產主義的信仰,選擇了共產主義事業,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給了黨,交給了人民。14歲讀革命書刊接受新思想、18歲加入青年團、21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黨領導的“抵制仇貨”愛國運動。在您拋頭顱、灑熱血,為國家、為民族犧牲一切之時,我在您的詩中讀出了一名黨員的理想信念與大義凜然。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在黨史中汲取前進的動力,學習您忠貞愛國、大愛無疆的革命精神,自覺扛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永葆入黨初心、砥礪奮進前行。
在您犧牲前《寫給寧兒的信》中,學習您“勇于犧牲”的英雄精神,矢志不渝、奮斗不息。1936年8月2日凌晨,在被日寇押往珠河的火車上,您知道這是最后的時刻,寫下了這封天底下最真摯、最感人的家書,“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犧牲的”。臧克家曾說過:“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的確,您雖然早已離我們遠去,但您的精神永垂不朽,這封信寫滿了您對孩子的愛,也寫滿了您對國家和民族的愛,在個人與國家、家庭與民族之間,您選擇了后者,用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人的初心,教育了百千后人。您高尚的品格、堅韌的意志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就在昨天,神舟十二號載著3名航天員成功進入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這是中國航天邁出的歷史性一大步,也是中國綜合國力的集中體現,令十四億中華兒女無比驕傲,這樣的繁榮與發展,離不開您當年的犧牲與付出。新時代黨員干部當學習您勇于犧牲的英雄精神,時刻牢記歷史教訓,珍惜今日和平,在干事創業擔當作為中保持“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懈奮斗。
“誓志為人不為家,跨江渡海走天涯”,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緬懷先烈、回顧初心,在傳承紅色血脈中汲取革命力量、賡續奮斗精神!